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調查分析

時間:2022-10-07 10:55:36

導語: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調查分析

摘要:民辦幼兒園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生力軍和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即他們的職業價值觀,不僅影響到幼兒園教師質量和流動,而且影響幼兒的發展。本文通過對某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價值觀現狀的調查,發現民辦幼兒園教師在看待自己的職業時存在精神與物質、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影響等等,以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調查研究

1問題的提出

自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以來,我國的民辦教育有了法律依據,獲得了長足發展。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2010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在國家政策、法規的保障下民辦幼兒教育以一種蓬勃的態勢迅速發展,成為我國學前教育領域的重要辦學力量。民辦幼兒園生存和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如果教師流動過于頻繁,民辦幼兒園發展將會產生巨大的隱患,這不僅無法確保教育質量,而且還會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影響民辦幼兒教師的大量流失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的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某一職業所賦予的一定看法、意義的總和。它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也是人們對其職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取向,它對職業目標和職業動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筆者用自編問卷,選取了某城市10所不同辦學層次的民辦幼兒園對其教師的職業價值觀現狀進行的調查。本次調查一共發出問卷128份,收回124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為94%。

2某城區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現狀及原因分析

幼兒教師的職業價值觀決定著幼兒教師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是否堅持當初的職業選擇,期望在職業中取得何等的成就等。通過調查發現,某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價值觀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擇業初期精神追求高于物質追求,隨后物質方面對職業價值觀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此次調查中,發現有68%的幼兒教師當初從事幼教行業是出于自己的喜歡,而且有55%的幼兒教師認為幼兒教育是一份高尚的事業,他們樂于為此奉獻。還有48位(占總調查人數的40%)幼兒教師認為雖然這只是一份工作,但是我也會努力做好。僅有5%的幼兒教師把幼兒教育事業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有很深的情感而且有很高的價值認識。他們當初在選擇幼兒教育作為自己的職業時,絕大多數考慮的還是自己精神上的追求。但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幼兒教育工作后,許多幼兒教師卻對幼兒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職業倦怠感。根據調查,有高達66%的幼兒教師表示有可能的話,會選擇離開這個崗位。在調查中,經常聽見有幼兒教師這樣說:“如果有更好的職業崗位,我當然會選擇更有利于自己將來發展的工作。”為什么當初懷揣著高尚的情操和愉快的心情去選擇幼兒教育工作,而其后的反差又會如此之大呢?根據調查結果分析,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待遇這樣一個比較大的因素,工作環境也是本次調查中所呈現出的另一大因素。在接受調查的120位幼兒教師中,有43%的幼兒教師認為工作環境的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他們的職業發展。接受調查的幼兒教師普遍認為幼兒園的老板大多只是為了謀求利益,她們則像賺取利益的工具。不僅要承擔幼兒教學,還要顧及生源招攬,不如當初選擇時想的那樣單純。她們長期在一種緊張的工作環境中,難免會有職業倦怠的感覺。雖然一方面想堅持當初的選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現實的影響,心里也有著很大的矛盾。不過也有教師表明,雖然會離開幼兒教育崗位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希望能夠再回來,因為內心還是很熱愛幼兒教育,選擇了就不會后悔。2.2幼兒教師對幼師職業價值的認識處于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狀態。在調查的120位幼兒教師中,有56%的幼兒教師認為幼兒教育是一份高尚的事業,他們樂于為此事業奉獻,。還有40%的幼兒教師認為雖然這只是一份工作,但是我也會努力做好。只有極少數幼兒教師把幼兒教育事業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這幾個數據表明,絕大多數幼兒教師認為自己當前的教育事業是一份高尚的職業,并且為此感到自豪。而這必然也體現在教師對自己工作的付出。但是在問及“為了提高工作效果,您常會做一些職責范圍之外的工作”這個選項的時候,53%的幼兒教師表示,他們并不確定自己會這樣做。只有9位幼兒教師很確定自己會這樣做,僅占總人數的7%。在談話中,幾位老師同樣都表示自己白天工作的時候已經很辛苦了,課后還要做教案、教具,平時還有園領導的工作要求,雖然自己也很想為孩子多付出點,但是有時候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可是每次想到自己想做又沒有精力面對的時候,又會感到十分煩躁不安。面對社會及自己對幼兒教師的精神的要求難以實現,許多幼兒教師感覺到十分矛盾。當幼兒教師對這種矛盾處理不好時,就會感到浮躁、不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甚至出現部分幼兒教師在本職工作中態度消極、被動,一心謀求其他職業,以實現自己的個人利益,追求舒適安逸的個人享受。甚至放棄幼兒教師工作,跳到收入和地位更好的其他行業或單位的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也正是因為社會及幼兒教師本人對幼兒教師職業價值的認識過高造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創造的價值也是有限的,學會正確看待一份職業也很重要。2.3在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評價方面趨于理性務實。職業評價是職業價值觀的核心。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評價如何,直接影響著幼兒教師的職業選擇和職業態度。經過本次調查發現,當前幼兒教師在職業評價上對待個人利益上更為理性,相比與以前所倡導的教師“蠟燭觀”而言,幼兒教師要務實得多,較為重視個人的經濟收入、受人尊重等因素。在關于工作與幼兒教師得到的回報一致的選項中,有66名幼兒教師接近于總人數的55%選擇的是不確定;認同自己的報酬的幼兒教師僅有23人,僅占總人數的20%。86%的教師認為并不是經常可以感受到職業所帶來的幸福感和尊嚴感,而這些因素也是幼兒教師可能離職的重要方面。雖然如此,但是也可以看出,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大轉型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觀也經歷著變遷,較以往更加理性務實,更加注重自我,強調個人的存在,更多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2.4幼兒教師期待個人價值的實現。幼兒教師深感市場經濟為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他們比以往更加注重個人事業的發展,個人生活目標的實現。其現實表現就是注重工作的挑戰性,改善生活待遇、改變自身環境、實現興趣愛好等。總結幼兒教師會離開的原因,其中不乏想尋找更有發展空間的職業。這點在談話中也有體現。偉才幼兒園的向老師說:“幼教的工資確實有些低,但是自己有離職的意向并不完全在此。一個人不僅要有物質追求,更要有精神追求。”而在小腳丫幼兒園做了12年的王老師就說:“有時候真的十分委屈,家長一不滿意就到學校亂發脾氣。他也不會管你怎么想,大不了轉一個幼兒園就好了的。有時候覺得幼兒園老師一點地位都沒有,要不是當初選擇了這個行業,而且做了那么久,現在再換職業也適應不了,不然還真的是想嘗試下別的工作。”這一點在問卷中也有相應的體現,有位教師認為自己還年輕,要多多嘗試其他的職業,也許在其他職業中,個人會獲得更好的發展。還有位教師更加消極地感慨到自己在這個行業中已經看不到前途的光亮。但是當初選的就是這個專業,選擇工作的時候覺得專業對口還是可以得心應手點,要是幼教行業發展得更完善些就好了,我們有這樣一份精神和期盼,如果社會給予的物質和精神回報都不夠,也會打消我們的積極性。

3樹立正確的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觀的建議與對策

3.1對幼兒教師的職業價值觀予以準確、理性看待。目前,社會已經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職業價值給予了一定的肯定。但是社會還是過于強調了幼兒教師的社會工具價值,希望每個幼兒教師都達到理想的境界,而缺乏對幼兒教師職業內在價值的重視,將幼兒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對幼兒教師的人文關懷放在可有可無的地位。這種抽象的認識與幼兒教師自身的實際感受相去甚遠,這大大影響了幼兒教師內在需要的滿足。尤其是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不僅有精神方面的追求也有物質方面的需要,因此,對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觀給予準確定位,提高幼兒教師對職業價值觀的認同和內化水平,以增強幼兒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當務之急。3.2優化幼兒教師隊伍,提高幼兒教師職業聲譽。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教育投入,提高了幼兒教師工資,但是僅限于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教師卻很難享受到這一待遇。其實際收入依然偏低,和社會中其他高收入職業相比,民辦幼兒教師的經濟待遇實在顯得有些寒酸,這造成了在崗幼兒教師家庭生活拮據,軍心不穩,優秀幼兒教師流失時有發生,同時又使幼兒教師職業吸引不了社會上的優秀人才。誠然,作為幼兒教師應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能一味追求物質享受,但是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人們也要生存,經濟是基礎,幼兒教師的收入水平決定著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決定著他們的職業觀念。所以在待遇方面確實需要有所提高。與此同時,通過幼兒教師資格認定和證書發放這項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的有力實施,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隊伍。把不合格的幼兒教師剔除出去,保證幼兒教師隊伍的質量,提高幼兒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聲譽和地位。教師的社會聲譽和地位高了,其職業的社會競爭力就強,社會中想做幼兒教師的人就會多,無形中增強了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價值感。3.3加強專業發展,內化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觀。幼兒教師的自信不僅源于外在的評價,更在于自身的認同。專業的發展是幼兒教師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由于大多民辦幼兒園注重盈利,極少關注幼兒教師的職后教育,因此在這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相關研究表明,很多民辦教師由于專業發展機會少,自主意識薄弱,導致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同降低。進修學習、教學資源、教學研討如果沒有得到滿足,都會導致幼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下降。但是除了幼兒園應該加強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投入外,幼兒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同事之間的合作互助。在日常工作中,多進行教育、教學的探討,充分發揮專業自主權,從自身加強職業認同感,內化幼兒教師職業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9.

[2](美)赫茨伯格•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M].張湛,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曹莉,蘭新明.十年來我國民辦幼兒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衡水學院學報,2015(4).

[4]呂蘋,付欣悅.政府與民辦幼兒教育機構的合作關系[J].學前教育研究,2013(10).

[5]霍力巖.論信息時代幼兒教師的角色[J].學前教育研究,2003(1).

[6]張鳳琴.教師職業價值觀———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因[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

[7]宋妍萍.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J].學前教育研究,2009(7).

[8]陳桂蘭.影響我國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化因素芻議[J].職業時空,2008(5).

[9]劉蕙.談幼師生良好職業價值觀的培養[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10]張帆.論從社會支持系統上減少幼兒教師的流失[J].當代學前教育,2009(3).

作者:丁佳佳 鄧三英 單位:懷化學院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