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學習環境
時間:2022-03-22 03:59:00
導語:幼兒英語學習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言能力的培養,與其說是一種教育,倒不如說是一種練習。語言學習,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個不斷練習,練習,再練習的過程。為什么桌子要叫桌子而不叫椅子,為什么有的桌子叫“table”,有的又叫“desk”,這些為什么都是沒有答案的,就是這樣叫的,沒有為什么。有一個美國教授在回答關于學習英語的秘訣的問題時,回答說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practice”——練習。
練習需要環境。幼兒學習漢語的環境是很好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親戚鄰居,還有電視、老師、小朋友,都在說漢語,隨時隨地的練習聽、說,不斷地學習新詞匯,掌握新句子,語言能力不斷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英語學習。可我們的孩子在中國化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如何讓幼兒快樂、輕松的接受英語,學習英語呢?這就需要我們為幼兒準備一個優美的英語氛圍來激發幼兒潛在的動力,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觸景生情吧。有了這個“景”作依托,幼兒會激活想象動力,擴大發揮空間,為學習英語提供堅實的基礎。
小時候就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作為一名雙語幼兒園的教師更深深懂得,能夠創造特別是用幼兒的、能動的、集體的力量創造一種全天候的英語氛圍又是多么可貴。在幼兒園,我們把學過,未學過的英語卡片貼在墻上,讓孩子們置身一個有趣的濃厚的應用氛圍中,小朋友們會情不自禁的用小手指著墻上的卡片大聲的朗讀。墻上的英語卡片不知不覺已走進幼兒的生活中,成為他們朝夕相處的好朋友。樓梯轉角的英語會話,摸得到的英語故事圖片,聽得到的親切問候,都可以讓孩子在輕松中掌握英語。我們在努力營造一個豐富的英語環境,使英語看得見,聽得著,摸得到,讓英語自然的融入幼兒的生活。
幼兒園英語學習環境的營造固然重要,但我們不可忽視家庭語言環境的重要性。家園共建,才能為幼兒提供一個更溫馨的學習環境。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跟學中文一樣沒有語言環境是學不好的,或者說即使考試能過關,也是啞吧英語。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各種語法、句法他用不著知道。他只要知道什么是“英語”,有語感,能夠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就行了。在此情況下,環境中,父母不懂英語也沒關系,書店里、電視上和網絡上的各種英語音像教材就是最好的老師,它們就可以為你的孩子創設一個不錯的人工英語環境。英語的素材,相對于漢語來說比較少,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一部分現成的英語聲像教材出售,比較普及而且典型的有洪恩、迪斯尼等公司推出的VCD--教材,畫面材料豐富,內容有趣,擬人化的小動物很可愛,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適合幼兒學習。作為家長,可與幼兒園的教師多交流、多探討,了解孩子的學習興趣,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為幼兒提供相關的音像教材。就像我們學會說中國話一樣,日常用語常常重復千萬次,因而可以不加思索脫口而出,并妙語連珠。孩子學英語因沒有人與之反復對答,就只有反復聽、看、跟讀音像教材了。反復無數次之后,孩子時不時就可以用英語“自言自語”了。作為一種語言,我們不要期望孩子一周幾節課,或者參加什么英文短訓班就能“脫口而出說英語”,那是不現實的。像我們學會說中國話一樣,需要天天見面,這就需要當父母的有耐心。在孩子在家的時候,不管你的孩子在干什么(做作業、睡覺除外),將英語音像教材打開。不必強調必須看或聽,孩子該干什么仍干什么,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英語。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能否堅持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能否堅持,這需要絕對的耐心!
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怎樣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這需要幼兒園、家長的共同努力,爭取讓所有的孩子用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快樂放松的學習心情去迎接未來的每一天。
- 上一篇:科學教育與幼兒創新素質
- 下一篇:BB班英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