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齡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游戲的作用

時間:2022-01-14 09:09:53

導語:混齡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游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混齡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游戲的作用

【摘要】戶外混齡游戲是為增進幼兒交往互動而開展的新型游戲形式,依照幼兒年齡、身心發展層次、游戲難度等設計出所有年齡班孩子都可參與的戶外游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透過實際戶外混齡游戲的案例對該理論進行論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混齡游戲;戶外游戲

混齡教育最初是為獨生子女模擬出近似大家庭的生活學習環境,幫助兒童在情感、社會交往上得到充分發展。兒童們在戶外混齡游戲中分散在不同群體、多種活動中盡可能擴大其交往環境,提高兒童社會性心理、獨立性的發展。本文將通過案例分析法對我國現階段幼兒園混齡游戲教育進行研究,分析其對兒童發展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一、混齡游戲對戶外戲的功能完善

將教育融入到游戲中,為兒童創造豐富的游戲類型是學前教育者們重要的職責[1]。同時幼兒教育也應滿足兒童自我生成的高級心理需求即特殊社會性活動需求,混齡教育則彌補戶外游戲的局限性。首先,擴展了兒童的接觸面,自主地與不同年齡、能力、性格的幼兒相互交往,為幼兒積累豐富的社交策略;其次,成熟的游戲環境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社會歷史學派教育家維果斯基認為,創造兒童“最近發展區”的最佳手段就是游戲,游戲會激發兒童超越現有發展水平的表現,在游戲互動中大齡兒童便是低齡兒童的“最近發展區”。最為關鍵是提供了自我發展空間,使幼兒在互動環境中找到自我優勢,例如在“以大帶小”的戶外體育拓展訓練中,教師可讓一大一小的兒童組合為一隊,進行組別競賽,如“舞動乒乓球”競賽,在桌子兩側搭建積木“球門”,將球置于桌子正中間,兩隊隊員分別蹲在兩端,哪方將球吹過對方球門則獲勝。在相互協作中,教師可觀察孩子表現,及時發現孩子優點提出明確表揚,如有些孩子善于利用策略,通過調整“球門”寬窄增加難度,而有的孩子則善于體貼、照顧對方。而混齡戶外游戲這一形式也推動了戶外游戲教學的優化,提供靈活、多樣化的游戲組織形式,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充分利用,為幼兒留下多彩快樂的童年記憶。

二、混齡游戲對戶外游戲的優化作用

筆者將通過活動實例分析混齡游戲對戶外游戲的實際作用。(一)增強游戲多功能化。傳統的戶外游戲功能具有單一性,面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教師易忽略不同幼兒成長需求的差異性,而混齡游戲的教育對象帶有明確多樣性、復雜性,這也決定了教育目標的多層次,符合兒童多重技能與情感的滿足。在創造性混齡游戲中則可明顯體現出現,例如:在混齡表演游戲《灰姑娘》的組織中,選角時,教師讓大齡兒童扮演年長角色,如仙女教母、父親、繼母、姐姐等,而低齡兒童扮演灰姑娘、王子等較小角色,通過感受劇中人思維和對比自己,形成正確角色認知。題材選擇為童話劇,給予幼兒天真浪漫的想象空間,角色也更為多樣,可包括小動物的扮演,增強兒童模仿與觀察能力。其次,教師應在尊重兒童自我意愿的前提下,有秩序進行分工分組,如道具制作組、場景布置組、劇本改編組、表演組等,也可交叉功能分組,讓每一位孩子盡可能多得接觸到多種類活動中。如在道具制作組中,年長兒童則可協助低齡兒童正確使用剪刀、針線、裁紙刀等工具;在理解《灰姑娘》故事中心思想時,孩子之間用心智相仿的語言去溝通交流效果更勝于家長、教師的說教;而在扮演時,幼兒需模仿洗衣服、跳舞、騎馬等動作,鍛煉了兒童肢體協調性。等孩子們熟悉流程之后,教師不妨把下次活動的選材、分組等交給幼兒們,讓他們學會積累相同經驗去解決類似問題。(二)豐富教育目標的多樣化。游戲是圍繞明確教育目標展開,有目的的教育活動,而傳統分班式的戶外活動對于教育目標的分化多采用根據不同游戲類型來確定。但由于混齡游戲的加入,教育主題需對應各個年齡組,運用多種教育手段來達到,這使同一教育內容具有了多樣目標性,但又能達到互利互助的統一。回歸到需教師提前規劃好明確目標的規則混齡游戲中,教師需掌握到大齡幼兒與低齡幼兒互動交流的媒介是材料或玩具,倘若缺乏明確的聯系則會阻礙到雙方的主動交往。以“混齡美術游戲”為案例,教師以美術游戲為媒介,搭建不同年齡階段幼兒溝通的橋梁,創造有效的交往環境,在活動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年齡幼兒提出稍高于其認識水準的目標,如在以“美麗家園”為主題的美術游戲中,可要求大齡幼兒先嘗試用語言描述出心中的美麗家園,并有邏輯地陳述理由,教師聽后給予歸納性的點評,在幼齡兒童的記憶庫中留下先行經驗印象,真正做到“玩中學”;同時在教師的帶領下,大家一同走到幼兒園園區,讓哥哥姐姐們指導低齡幼兒識別植物,對顏色、物體的認知能力進行提升。(三)提升戶外游戲的實效性。混齡游戲活動對幼兒發展具有科學性的指引,從生活技能、思維能力、情感價值觀、自主學習能力等全方面激發幼兒潛能,對幼兒的成才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作用,同時又充分調動起幼兒學習積極性,最終提升戶外游戲乃至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由于我國普遍幼兒教學仍存在片面追求硬件條件、教師仍以知識為本位等現象,正確認識到混齡游戲對幼兒教育的價值對我國學前教育活動起有利促進作用,因此樹立科學化幼兒教育理念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陳榮梅.幼兒園戶外混齡體育游戲的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8.

[2]鄒悅.幼兒混齡戶外游戲活動的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理論(A版),2017(7):70-72.

作者:周蓮芝 單位: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