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功能語言學語境研究
時間:2022-07-08 09:47:43
導語:系統功能語言學語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語境
1.語境的概念
在語用學中,各種不同的語用學定義可以發現其共同點是他們都圍繞語言交際中的意義。語用學家把語境劃分為交際語境和語言語境,并提出了語境的動態生成觀,即語境并非在交際發生之前給定,而是交際雙方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動態生成的:語境隨交際過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更新。
2.語境的分析
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即語場、語旨和語式。例如,在例1中,通過上下文,我們可以推斷“日常對話”的場景,場景是在家里進行的對話;參與者是孩子和母親,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十分親密的;方式是口頭的。Halliday認為語境的三個組成部分決定著意義系統的三個組成部分:概念意義、交際意義、語篇意義,所以上述對話中也同樣體現了這三個意義。下面再以例1做進一步說明:該對話場景是家中,因此,在選用詞匯上大多數是口語化的,如wan-na,gonna等;另外本語篇涉及了表示及物系統的關系過程,Halliday認為通過過程(動詞)、參加者(名詞)和伴隨狀態(時間、方式和地點介詞短語等)組塊來實現相應的語法系統。這種表示“誰為什么對誰以怎么地方式在何時何地做了什么”的語法組塊,被稱之為語言的及物性系統。從語用學角度來說,筆者將從語用學中的會話含義、認知語境來說明語用學語境意義和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影響。但言語功能的劃分和分析只說明語句的基本功能,并不能解決話語含義這個問題。如例1的前兩句中,講話者A是以提問的方式索取物品,屬于“提供”功能。說話B以陳述句作答,屬于“稱述”功能。但是卻無法解釋受話者A如何將B的這種陳述與自己的索取聯系起來,如何從中領悟對方不讓自己吃冰淇淋的弦外之音。但是在語用學中,語用學家通過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等語用規則的建立與分析,通過這些規則的破壞現象,對會話含義做出了深入研究。這一研究理論對于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話語分析來說,應該有很大的補充作用。最后一個方面,認知語境。正如前面所說,系統功能語言學和語用學都很重視語境。兩者不同之處在于系統功能語言學重視的是廣義的文化語境和具體的情景語境,而語用學則重視的是認知語境。在語用學中的認知語境,指的是有許多可以顯示的事實和假設集合而成的。如在例1中,說話者B說了“Bringtheice-creamtoMike”,在這句話中,Mike指的是誰呢?在真實的語言交際中,類似現象很多,從而這就必須都借助語用學的認知語境來理解。系統功能語言學至今仍堅持從語言的表層銜接研究語義的連貫,仍拒絕采取認知方法研究語言。
二、小結
僅僅從語境方面,我們就可以看出系統功能語言學和語用學在研究任務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但是也可以看出兩者之間也確實存在互補性。在不同學派各持己見互不買賬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是語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任何的人為切分都會帶來語言解釋和分析的不完整性和缺失,所以今后學者如果將這種不同學派理論綜合互補來分析語言研究,很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價值和火花。
作者:王昕 閆麗莉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
- 上一篇:商務英語語言學教學論文
- 下一篇:英語語言學項目學習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