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和諧校園構建論文

時間:2022-09-13 10:20:00

導語:職業學校和諧校園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和諧校園構建論文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這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本質要求

中職校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必須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愛護人和激勵人,為廣大師生才能和潛力的發揮營造一種合理有效的寬松環境和良好氛圍。具體而言,就是要多為師生員工謀實事、辦實事。對教師,這一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的扮演者,除了關注其角色期待外,更應關注其群體的身心狀態,如部分中老年教師的身體屬于亞健康,他們承受著沉重的工作和家庭負擔,默默耕耘在教壇上,幾十年如一日。以人為本,就是要重視我們過去曾經忽略的問題,始終圍繞人的全面發展這一中心來開展工作。對學生要子女般的愛護,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關心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生活和身體情況;注意保障廣大學生的權益,及時處理侵犯學生權益的事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快速成才。

應該指出的是,“以人為本”絕不是“隨人所欲”,我們也絕不能用“以人為本”作為不服從管理,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借口,而是要從“人本”的角度出發,將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加強制度建設,減少隨意性行為,只有這樣,秩序規范才能得到強化,學校的各項日常工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

二、民主法制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準繩

民主和法制是學校管理的兩個車輪,缺一不可。學校的民主管理首先是學校領導的民主。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要民主。和諧的學校還要做到依法辦學。一方面,學校要認真學習和遵守國家和地方的各種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學校要經常組織師生學習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樹立法律意識。學校依法辦學還表現為學校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在遵守國家大法的前提下,學校要有自己的小“法”,做到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三、加強學校班子建設,這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

學校領導班子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第一要素。學校辦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關鍵取決于學校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校領導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意識,要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并嚴格執行班子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不斷提高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和治校的自覺性、主動性、前瞻性,提高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領導班子成員要加強個人修養,識大體、顧大局,大事講原則、小事講謙讓,以工作和事業為重。在班子內部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充分發揮每名成員的聰明才智,實現工作效率、人際融洽和班子整體效能的最大化。

四、依法辦學,依法治校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

《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是我們辦好中等職業學校的法律依據,依法治校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推進教育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實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嚴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定,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尊重師生人格,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實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斷完善學校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學校依法自主辦學、依法接受監督的格局。推進依法治校,有利于運用法律手段調整、規范和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構建法制、文明、和諧校園。

五、創設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保障

學校作為一個服務性組織,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組織目標實現的基本保證。而教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潛能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關鍵是要創設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無論對教師的年度考核,還是對課程建設的評估,都應制定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剔除彈性較大的項目指標,一切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其實,在教師群體中,每個體都各有千秋,各路“神仙”,各顯其通,都應給予肯定,給予公正評價,要用人所長,容人所短,讓長者更長,不削峰填谷。充分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讓所有教師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專心教學又和諧相處。當然有一點必須強調,在教學第一線上的應該是優秀的教師群體,將最優秀的教師群體激勵吸引到講臺,教學質量就有了保障,學校就會不斷呈現出發展的強勁勢頭。

六、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民主氛圍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動力

一是強化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程序。對涉及學校政務、財務以及事關學校重大發展或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情況,都要及時通報。要充分發揮教代會和職代會的作用,明確決策機構的議事規則和程序,提升決策水準;二是鼓勵全校師生員工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學校的決策。民主決策是各項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學校所做的一切決策,都要通過民主化和科學化的程序。要建立民意充分表達的渠道,使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能夠及時順暢地傳遞到決策層,并作為制度決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據,從而使學校的各項決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

七、妥善處理各種關系是中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

首先,各處室之間的關系。學校作為一個典型組織,集中體現在它的科層化的管理體制上,其組織機構是直線——職能形式結構,各職能部門和學科組都是這一機構網中的重要網結,各部門都應明確職責和任務,強化服務意識,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其次,各類人員之間的關系。學校是由教師、學生、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務者等所組成的群體。各類人員盡管文化層次、基本素質各異,但他們都是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缺少哪部分人都不可。由于工作的分工,難免彼此間產生矛盾,這不僅要求領導者具有統籌、協調能力,而且各類人員都應以大局為重,以學校的發展為先,同心協力,以自己的實際本領,促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第三,干群之間的關系。學校的各級干部是職責的承擔者,而不是利益的擁有者。都應把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作為首要職責。在各項工作中率先垂范,為群眾謀實事,為集體謀利益。這樣,自然會消解干群之間的矛盾,加強干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干群之間的友誼,呈現和諧的工作空間。

第四,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履行自己的職責,往往是在一定的群體以及與其他教師的交往合作中進行的。這就向每位教師提出了一個如何與同事和諧相處的重要問題?真誠是基礎,理解是關鍵!教師之間,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應以誠相見,以真交融,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以寬容的心態、豁達的氣度、謙遜的品格,重塑新時代的教師與教師關系。

第五,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作為共同的受教育者,他們首先有著很多共同的利益關系。但由于學生的思想狀況十分復雜,所以彼此間的矛盾時常引發。這既嚴重傷害學生間的感情,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有悖于和諧校園的生成。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學生發揚互助互愛的精神,共同戰勝困難,圓滿完成學業。作為學生自身要珍惜同學間的友情,遇事要多方面的考慮,尤其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問題的來由。同學間一旦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先檢討自己,后寬容別人。這樣,構建和諧校園的愿望就會實現。

第六,師生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的主要矛盾是教師對學生施加的教育和影響與學生能否接受這種教育和影響的矛盾。怎樣解決這一矛盾是構建和

諧校園的又一關鍵。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我國中職生是比較重感情的。以情感為基礎,溝通師生間的思想,適應中職生的心理活動過程。蘇聯教育家馬里延科說:“每個學生都可能發展成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不同的,這是由他們所處環境中的種種關系決定的。”具體來說,就是需要一種心理相融的新型師生關系。心理相融使得教師的思想、言行更深刻地在學生心靈上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蘇聯的另一位教育家加里寧也曾講過,優秀品德的培養不能“借助漂亮的說教或空洞的鼓動性的喊叫,它們只能以同志間的交往為基礎,在日常的看不見的影響下,在整個生活過程中深深地被灌輸到意識中去。”這兩位教育家都強調了師生關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師生關系是我們構建和諧校園所應關注的重要內容

總之,構建和諧校園,是中等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中等職業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全校師生和衷共濟,同心同德,求真務實,必將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發展注入活力,中等職業學校的各項工作才能上新臺階,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