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可操作性教學方法論文

時間:2022-10-18 08:26:00

導語:職業教育的可操作性教學方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的可操作性教學方法論文

關鍵詞: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職業教育合格人才

摘要:絕大多數企業對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識和技能,而是職業道德方面的水準,他們總是將人品、敬業,責任感作為聘用員工的先決條件。因此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學方法尤為重要。

從我們對用人單位進行的多次調研來看,絕大多數企業對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識和技能,而是職業道德方面的水準,職業道德素質已經成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第一質量。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否勝任工作崗位的要求和發揮應有的作用,既要看其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對待工作的態度、責任心及是否減實守信。因此職業道德教育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學方法尤為重要。那么新時期如何在教學中能更好的融入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校期間基本具備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從而縮短學生到員工之間的差距,能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一、人才培養目標中,突出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教育重要特征是鮮明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它側重培養工藝型、操作型、應用型的中、高級技能人才。與此相適應職業學校德育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抓好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并把素質考核納入學生的成績考核之內,考核方式可以分為教師評定,學生巨評,以及結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任務完成的情況,實訓操作是否符合行業規范等,教育學生斷進取、勇于創新;火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學校德育應緊緊抓住職業性這一鮮明特色,以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專業意識、技術道德意識為豐要任務。

二、課堂教學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

在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先從課堂理論教學人手,逐步向養成教育和實踐教學過渡,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及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學會自我職業生涯設計,根據市場需求擇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十會實踐,使學生能學用結合,知行統一一,并將職業道德知識內化為信念,將職業道德信念外化為行動。在實踐中,可采用:一一年級以公共職業道德的基礎理論教學為主,同時輔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職業道德的啟蒙教育,重點講述職業道德規范及職業生規劃與設計的相關內容;在學生中開展“職業生設計大賽”,通過活動讓學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認識自我,確立職業目標。二年級以行業職業道德內容為基本出發點,講授內容以個案教學為主,可開設職業指導與求職面試技巧方面的選修課,舉辦以所學專業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座談會、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三年級是以下企業親身體驗和結合實習實訓為主的職業道德實踐教學,可以邀請優秀畢業生回校進行座談,開設以“就業與創業”為主題的講座,增強學生的職業情感,指導學生順利就業。

三、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素質包括很多方面,團隊合作,交流溝通,抗挫折能力的培養都在職業道德教育的范疇之內。這些良好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單靠說教就能達到的,學校要營造一個文明、衛生、優美、高雅的學習生活環境,通過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努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過組織學生勤工儉學,開展“文明小區建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品德;通過“文明班級”、“星級宿舍”的評比培養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的習慣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專業技能比賽等,提供給學生施展才華的平臺,從而提升學生職業道德水平。其次,在公共場所設置職業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等,在校園網上開辟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網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中開辟職業道德教育專欄,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用“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把擇業觀、職業理想等根植在廣大學生的心中。

四、校企合作,共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行業要求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是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學生只有在職業實踐中感受、體會和鍛煉,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加強實習、實訓,既是職業學校專業實習訓練的需要,也是職業道德養成過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在實訓教學中更多的引入企業的管理元素,按照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做到實習車間和工廠合,學生和員工合,教師與師傅合一,從根本上讓學生在校就接觸到企業的文化氛圍。實踐證明,堅持職業道德教育的“職業性”、堅持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做統一”,摒棄“坐而論道”,讓學生在職業實踐中提高對職業道德的認同,增強道德選擇能力,是職業道德教育的必然選擇。

五、提升教師自身職業道德素質,形成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

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也是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而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一是加強教師的崗位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心理素質;二是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下企業掛職鍛煉制度,以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體驗性和實效性;三是從企業中聘請相關專家或從生產一線挑選品質高尚、有經驗的師傅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充實職業道德教育的師資隊伍力量;四是樹。立有良好師德的教師為全校教職工學習的楷模,同時挑選部分優秀教師有組織地開展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理論水平,并逐步成為德育學科的帶頭人。此外,建立健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機制,完善師德的考核、獎懲機制和建屯有效的監督機制,建立“優秀教師”報告會制度,使“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成為每個教職工的自覺行動。公務員之家

六、多方合作,就業教育貫穿始終

在專業課程設置中,要分階段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及職業道德素質培養。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不能脫離社會,忽視家庭、企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父母對子女的啟示和引導、社會對職業道德評價和認,都會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形成和能力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根據企業和社會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所要從事行業的職業道德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感,初步具有道德判斷和道德推理能力,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共抓共管,職業道德教育才會卓有成效。

通過幾年帶學生實習和企業調研的過程來看,職業道德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應該更加突出,中國職業教育在經歷了陣痛與改革之后,所有的職業教育者應該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注重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在我們向制造業大國邁進的同時,為社會輸送大批合格的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