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發展應對策略分析

時間:2022-12-09 11:36:53

導語:職業教育發展應對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發展應對策略分析

摘要:各級各類教育當中,職業教育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當前,社會發展迫切需要人才,尤其對應用型人才更加需要。因此,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各方更加重視這一教育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職業教育不僅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同時呈現出重要性。本文針對該類型教育的發展問題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為之提供一些新的建議。

關鍵詞:時代背景;教育現狀;未來發展;應對方法

1引言

新的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要想得到一定的發展,需要首先從自身出發,分析自身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緊隨教育改革的步伐,確定好自身發展的方向,這成為其發展過程中最為主要的問題。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進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主要包括了校企合作、教師水平、課程設置等的各個方面,因此在討論此類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這些方面出發,做好優化、改進。

2現狀分析

2.1特色不足。當前,雖然職業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視,但是在受教育階段中,教師、家長仍舊將學歷當作最為重要的事情,全日制教學是教學主流,這就使得人才培養當中缺少活力,呈現出比較單一的狀態,無法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因材施教”成為口號,這就使得職業教育不斷根據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失去了自身教學的特色,各類教育在模式、教學方式等各方面呈現出同質趨向,這樣,職業教育沒有真正將社會需求考慮進去,對于人才培養的定位產生誤差,無法保證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無法保證學生的良好就業,另外,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力度不足,無法滿足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實踐需求,整體教育無法得到有效發展。2.2課程設置。對于職業教育來說,其教育過程需要面向社會需求,學生不僅需要學習文化知識,更多需要面對生產,不斷進行實踐,保證自身技術過關,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在獲得職業能力的同時,還需要確保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良好的道德,確保他們有良好的精神。而在當前的職業教育當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輸,在課程的設置中產生誤差,如此的模式之下,整個教育過程缺少特色,也無法保證學生達到培養標準。2.3實踐力度不足。無論是因為校企合作力度不足,還是因為學校自身的課程設置有誤差,都使得當前的職業教育無法達到實踐的標準,在此類教育當中,需要針對社會需要做好人才輸送,而在實踐力度不足的情況下,學生無法真正感受到崗位上的具體需求,無法滿足行業要求。整體教學呈現出比較片面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校的課程問題,也因為教師的自身能力問題。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沒有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而教師也沒有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形成開闊的思維,自覺完成實踐環節。

3對策分析

3.1校企架起那個合作。教學當中,不僅需要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過關,也需要保持學生達到一定的實踐能力,對此,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機會,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對此,學校應當積極與當地企業相互合作,建立實踐基地,在合作的時候,可以定期輸送學生進入企業學習,學生將日常所學與實際情況相互對照,從而更加加深理論知識的影響,同時也能夠達到一定的實踐標準,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另外,不僅對于學生有利,在保持良好的合作時,企業也可以提前擁有選擇人才的機會,當學生在企業進行實踐的時候,也正是為企業培養人才的機會。雙方的合作呈現出供應狀態。為了保證校企進行更好地合作,政府首先需要做好政策支持,另外,校企之間需要保持良好溝通,雙方確定好各自的責任,必要其概況下,可以設置相應的部門針對合作事宜進行監督和管理。3.2合理設置課程。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首先重點考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轉化,因此在設置課程的時候,需要同時顧及理論學習與實踐環節,保證課程設置的平衡,另外,教師需要深入了解社會上的需求,將更多的實踐思維傳輸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實踐當中,并針對實踐過程進行總結、分析,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不同的職業類型有不同的課程,不同的教學方法,學校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好調整工作,使得課程設置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3.3做好教師能力審核。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長,因此可以帶給學生更大的影響,因此,任何教學都需要從教師出發,針對其專業能力、綜合素養等做好把控,從而使得整體教育過程有堅實的基礎,在招聘的時候,就需要做好把關工作,另外在教學當中,需要定期進行學習,針對教學問題進行集中討論,不斷總結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發現問題,隨之解決問題,另外,也可以招聘企業當中的人員為學生進行實踐課程,使學生與社會形成更好的銜接。

4結束語

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尤其針對專業性人才,因此,職業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獲得發展契機,該教育需要及時把握這樣的發展機會,從自身出發,做好改進工作,達到社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祁占勇,王佳昕,安瑩瑩.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的變遷邏輯與未來走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1):104-111.

[2]潘建華.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6):53-55.

作者:徐海峰 單位:南昌理工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