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德育研究
時間:2022-12-25 08:47:12
導語: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德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部分,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在素質教育大潮的推進下越來越明顯,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音樂教育的重視度還不夠強烈,使得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正在弱化,鑒于此,本文就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作簡單分析,再從幾個方面探討關于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德育功能的實現途徑,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職業教育;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實現路徑
在職業教育的工程中,音樂的德育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是給學生道德情感的啟發,還會幫助學生提高藝術的修養,更是直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一、德育功能的意義
第一、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到的思維。從長遠的人格培養目標來看,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不完全取決于智力的優勢,其中大部分是成分是來自道德的思維方式。而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涉及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千姿百態的生活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使學生直面真善美,從而提升判斷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思維方式,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第二、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學生的文明行為是道德思想在形式上的具體表現,這是一種區別于內在的外化行為方式,職業教育中的學生在通過不斷完善的音樂教育后,形成優秀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再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表現出來,就會成為影響社會道德導向和社會風氣的標桿,實現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德育功能缺失的現狀
(一)不重視德育功能。很明顯,在目前,很多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學體系組織中,根本不會去考慮學生的藝術發展,只是一味地擠占音樂教育的課堂時間,搶占學生音樂學習的機會,來給其他學科的應試學習創造更多的時間[1]。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導致音樂課程可有可無,完全摒棄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而且關于音樂課程的管理、設置等等方面也就會長久擱置,導致音樂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步弱化,使得音樂課程沒有辦法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教師能力欠缺。在音樂教學的發展中,職業教育的音樂教師水平、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首先來說,音樂教師數量十分缺乏,就導致音樂教師的教學門檻低,專業水平弱。其次,學校管理部門,甚至是其他學科的任課教師都認為音樂教學不重要,就形成了一種音樂無用論的風氣,使得音樂教育的成效不顯著,所以在對音樂教學的教學隊伍上沒有高質量的要求,因此,管理部門不肯花費財力物力聘請優秀的音樂教師和采購高水平的教學設施,這樣學生的音樂素養根本沒有辦法得到提升。(三)缺失教學評估。職業教育中音樂教師的存在可有可無,使得音樂教學的教學評價也全面缺乏。在音樂教學每個關鍵的過程中,引不起學校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沒有辦法體現,音樂教師也就沒有辦法提起教學的興趣,久而久之,音樂教學的成效和功能根本沒有辦法顯現出來。這樣的音樂課程的教學全都是在走流程狀態,沒有真正實現其想要實現的目的。
三、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
(一)加強理論指導。德育功能的實現需要德育理念的指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絕對堅持德育理念的方向,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思維方式。首先,要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身心,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促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才能讓學生保持初心,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要積極地學習他人的長處,要借鑒優秀的音樂教育理念,吸收、包容不同的音樂教育風格,完善、創新自身的音樂教學體系,將優秀的音樂思想和實際的教學過程融合在一起,完成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最大限度的學生服務優勢,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最后,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建設豐富、活潑有內涵的趣味性音樂網站,通過網絡的力量加強學生道德理念的深入理解,實現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2]。(二)完善教育制度。要進一步完善職業中學音樂的教育制度,就要從音樂教學的各個方面入手。首先,從課程設置上來說,要實現因材施教和分層施教,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心理特點、實際年齡逐層劃分,再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教學角色的相互轉變,讓學生的主導逐步地位上升,讓教師的領導地位逐漸削弱,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可以設置具有特色的音樂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比如,舉辦歌唱比賽,再比如舉辦歌詞朗誦,音樂原創賽事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來,潛移默化地實現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最后,要全面提高音樂教師的素質,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和道德水平直接決定了音樂教學的成效,因此,學校要不斷組織與音樂教學相關的培訓課程,以便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為德育功能的實現提供保障。(三)創新教學模式。音樂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要想適應素質教育的大潮流,就必須不遺余力地堅持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創新。音樂教學的創新,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融入先進的時代元素,需要通過民族音樂魅力的全面展現,才可以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得學生培養出高尚的精神品格,實現音樂德育功能的價值。
四、結語
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德育功能的重要環節,作為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課程,應該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全面重視,積極探索有效的音樂教學的模式,與此同時,學校管理者加強音樂教學師資力量的投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音樂教育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進步,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才能更高的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志遠.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3:77-81.
[2]戴清英.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06:60.
作者:楊瓊 單位:河南省商務中等職業學校
- 上一篇: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分析
- 下一篇:小學寄宿制家庭教育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