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學校遠程在線教學的有效性

時間:2022-09-01 11:29:27

導語:農村地區學校遠程在線教學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地區學校遠程在線教學的有效性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農村地區教師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使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城市化進程下如何有效開展教育工作,如何使農村地區的學生能少受或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進而有效地學習和成長。本文以農村地區學校遠程在線教學為出發點,試圖找到一種方法和策略,讓遠程在線教學產生與課堂教學相當的效果。

【關鍵詞】在線教學;直播課程;互動;群體動力

十年前,遠程教育曾被教育界寄予厚望,之后發展卻遲滯不前。在十年后的今天,5G網絡讓人們再次重視這一漸冷的教育方式。如今,可用于遠程教育的技術手段已不是十年前可比的,遠程辦公系統、視頻會議、網絡直播等都可以用于遠程教育課程之中。那么,如何才能讓農村地區學校的遠程教育課達到和課堂教學同樣的效果呢?這一話題值得深思。

一、農村地區學校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尋找并觀看了自己所能接觸到的諸多遠程在線授課形式,同時對自己的學生嘗試性地開展了農村地區學校遠程在線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嘗試和思考,筆者發現了以下一些網絡教育與學生學習中所存在的幾方面問題。

(一)教師難以從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在線教育模式

就一節農村地區學校課堂而言,課堂教學優于網絡教育的突出原因就在于課堂教學可以讓教師隨時通過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解答速度和表情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師生之間互動的便利是任何形式的網絡教育所不具備的。習慣了課堂教育模式的教師在面對在線教育模式時,由于無法隨時獲知學生學習狀況而顯得力不從心。在這種情形下,就一節課而言,教師的教學由原來的教學、課堂反饋以及課后作業三部分分化為網絡直播與課后作業兩部分,缺少了最為關鍵的課堂反饋環節。也就是說,教師的在線教育所采取的策略是刪除了課堂互動環節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不是真正的在線教育模式,環節的缺失勢必導致教學效果的不佳。

(二)在線教育下,學生隨意的學習行為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缺乏監督的學習行為使學生的個體興趣、意志力與惰性失去動態平衡。國內外數十年遠程教育發展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的學習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在線教育下的學生學習行為不受如同課堂教育一般的約束,全靠學生自覺或者家長監督。另外,由于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的學習行為難免會受到無關因素的干擾,很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面對學習,這種情況下,學習效果自然堪憂。

(三)在線教育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群體動力的情緒支撐

課堂教學優于網絡教育的另外一個因素就在于課堂教學環境由于學生的聚集而天然地存在群體動力學因素。群體動力的心理學意義在于處于群體中的個體會更趨向于表現出理想中的完美自我,因此對所從事的活動會更為專注和持之以恒。課堂教育無可替代的優勢就體現在其為學生學習提供了群體動力,它使每一個處在班級環境下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學習目的以及相對穩定和統一的情緒狀態,這對于學習過程而言至關重要。如何才能讓一節在線課如同課堂教學一樣產生群體動力學因素,這一問題不能很好地得到解決也是多年來遠程教育發展遲滯的主要原因。就筆者所授的農村地區學校課而言,筆者發現學生各自所處的家庭環境差別是很大的,這種家庭環境差異會對學生帶來心理方面的不同差異水平,而心理差異則會對學生在網絡教育環境下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就目前的在線教育而言,在這方面所能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很有限,因此對學生學習狀態和情緒的調適幾乎是完全缺失的。

二、農村地區學校網絡教學問題解決策略與思考

筆者在通過對自身在農村地區學校在線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思考,認為改進農村地區學校在線教育課的授課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應將在線教育側重點集中于師生互動過程

近些年來,在線資源與以往相比極大地豐富了。在同一節農村地區學校直播課程中,教師可以從網上免費找到多種機構資源。因此,教師的在線教育課程無須再照搬在線資源課程的講授方法,而應該將教學策略和精力放在直播資源所不具備的師生互動環節上。師生互動在設備操作上雖然存在一定的不便,但與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相比,這是值得去嘗試的。目前的在線教育軟件都提供了提問、連麥、視頻對接直播等動能,雖然隔著一層屏幕,但這些方法幾乎可以實現課堂互動的大多數環節。當然,網絡狀態下的師生互動對教師教學設計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考慮到包括設備操作步驟、對學生設備和動作要求、狀態捕捉、情緒調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加強網絡互動化教學,不但可以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一種非隔閡感和參與感,實現與課堂教學相當的教學效果。

(二)對學生在線教育環境條件提出規范與可操作性要求

為了減少家庭環境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比如同一環境下父母的行為、聲音等對學生在線學習的干擾,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境,教師應對學生在線學習環境有一個規范化的可操作性的要求。首先要求學生在接受在線教育時,必須獨處一室,有適合學習用的書桌和椅子,有穩定的接收直播設備。其次,要對學生使用直播終端設備的技能進行培訓,要求學生掌握簡便化的互動連線操作指令語言。如果以上這兩點要求都可以實現,那么就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在接受在線教育過程中的隨意性,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在線學習狀態,提高教師在線教育教學效果。

(三)在線教育全程隨機化視頻連線討論教學可解決群體動力學問題

解決群體動力學問題的核心就是讓在線教育下的學生產生參與感,而不是如同以往遠程教育下學生感覺自己是處于網絡終端的,可有可無的,無人關注的個體。要想讓一節在線教育課產生群體動力學效果,筆者認為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能時刻集中精力,注意在線視頻內容。其實現方法一方面要求教學內容新穎,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隨時都有可能直接參與其中。因此,在線教育全程隨機化與學生視頻連線討論教學的策略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具體操作可以將一節課分為若干部分,提出不同問題,隨機連線不同的學生與教師討論解決。

三、經驗與總結

筆者在了解近些年一些網絡教育情形后,通過不斷思考和調適自己的授課方式和策略,以期自己的網絡授課能起到與課堂教學相當的效果,從中也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經驗。

(一)培養學生在線學習習慣

習慣的養成對做好一件事至關重要。對于參與在線學習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前期對每一位學生的在線狀態進行連線調適,與家長配合一起幫助學生養成在線學習習慣。在線學習習慣包括有合理的作息時間、設備的熟練操作與維護、習慣作業上傳等。

(二)個別學生需要教師上門進行訪談與指導

在實施遠程在線教育之前,教師需要對有些無法實現在線教育要求的學生上門訪談,了解相關情況,幫助學生掌握在線教育所必須具備的設備處理技能和習慣的養成。

(三)獨立無干擾在線學習空間的要求和建設極為關鍵

學習是一種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活動,獨立空間是在線學習必須具備的條件。這一要求對大多數學生家庭都是可以實現的,給孩子提供一個單獨的房間即可。在筆者的在線教育前期準備中,也發現有少數學生無法滿足這一要求。于是,筆者上門與家長一起通過掛簾子、用硬紙板搭建等方式為學生隔離出一個可供在線學習的獨立空間來解決這一問題。

(四)仔細斟酌教學策略,科學設計教學問題

教學策略需要仔細斟酌,將教學問題分解后提出不同方向的若干問題,設置好與學生討論的問題。這一教學方案設計過程難度較大,同時是最有價值和最能讓教師有所收獲的一種嘗試。這一過程不僅要考慮將問題的討論過程轉換為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更要考慮到在討論過程中隨時注意調節學生的情緒,通過幽默輕松的語氣讓學生敢于討論、樂于討論,輕松學習。對于幽默氣氛的渲染,筆者的經驗是討論過程中多說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話題和小故事等。

參考文獻:

[1]賈振紅.淺談農村地區學校遠程教育[J].都市家教,2011(12).

[2]王佑萌.農村學校推進遠程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2(Z1).

[3]胡瑩瑩,李宜納.主動與交互克服“遠程教育缺陷”[J].讀天下,2016(14).

作者:馬際 單位:甘肅省張家川縣龍山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