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職業素養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2-27 09:39:16

導語:中職生職業素養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生職業素養問題與對策

一、中職生三產服務類工作現狀

近年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中職生的就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調查顯示,中職生就業率在全國就業比例中達到95.6%,與大學生“就業難”形成鮮明對比,中職生越來越吃香,甚至供不應求。由此可見,中職畢業生只要努力學好一技之長,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就不愁找不到工作。然而,中職生就業工作中卻隱藏著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

二、三產服務類工作中中職生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標定位不準確,好高騖遠,不思進取學生對自身定位不準確,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際能力,總認為自己有一技之長,不愁找不到工作,忽視了社會的現實情況和企業的需求。比如,有的畢業生自己獲得工作崗位后,在工作崗位上三心二意,不珍惜,不踏實,總認為自己應該能勝任更好、更輕松的崗位,時刻思考著如何跳槽,尋找跳槽機會,導致沒花心思鉆研本職工作,工作狀態不佳。2.上崗后不能很快適應公司環境,頻繁跳槽大部分中職生就業前幾乎沒有接觸過社會,往往高估自己的學歷和專業,認為自己有學歷,有技能證件,有技術,應該做穩定、收入高、地域好、工作環境舒適、朝九晚五的工作,對那些條件艱苦、偏僻、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利、工作時間不穩定的工作完全屏蔽,且發現工作崗位艱苦、單調、枯燥、乏味,就想盡辦法跳槽或直接辭職不干。3.人際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欠缺中職生由于中學階段學習成績較差,沒有考上高中或大學,本身基礎就薄弱,表現也不突出,感覺沒面子。同時,大部分中職生來自農村,缺乏自信心,有自卑心理,導致不愿意與人交往,更不擅長團隊協作。4.學生缺乏勞動紀律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一些學生在工作中自律性差,勞動紀律意識薄弱,常常出現遲到、早退、曠工、上班聊天、玩手機、無故離崗等現象;也有一些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中斤斤計較、抱怨連天,嚴重缺乏敬業精神。

三、培養中職生在三產服務類工作中職業素養的對策

1.加強中職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樹立自信心中職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挫折承受力、自卑感、社交恐懼感、心理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差等。在就業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挫折,也會遇到很多矛盾的人和事。同時,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缺乏交際能力,導致生理與心理不平衡發展,再加上個體生活體驗不同,個性心理特征有很大差異。因此,在職業教育中,首先應該加強對中職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注重因材施教,然后制定個性化指導方案,揚長避短,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樹立自信心,從而能勇于面對挫折,克服困難,百折不撓,為今后的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2.準確定位學習目標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教育,引導學生在單位要積極主動,刻苦磨煉,謙虛謹慎,低調做人,踏實做事,對工作崗位不要要求過高,對工作也要更加積極主動,這樣才更有利于今后的發展。3.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加強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從學校到走向社會,不再是單純的同學與同學、同學與教師的關系。在社會大舞臺上,中職生將面臨的是同事與同事、上級與下級、企業與客戶的關系。因此,中職生應該更重視人際交往,懂得溝通,加強團結協作能力。為人處世要以誠相待,講誠信,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和忍耐,謙和、謙讓地與人相處,退一步海闊天空,消除偏激,避免矛盾激化。另外,還要懂得放下架子,不以自我為中心,顧全大局,要注重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會尊重、體諒他人,講禮儀、講文明,以小積大,養成良好的文明交往習慣。4.積極培養鍛煉吃苦耐勞精神和敬業精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自古以來,吃苦耐勞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獲取成功的秘訣,是每一位渴望走向成功的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條件。不管做什么行業,在什么領域,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吃苦耐勞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良好的敬業精神也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更是中職生能否順利畢業、就業、成才的必備素質。作為一名中職生,特別是剛剛走出學校的畢業生,要增強時間管理觀念,善于管理時間,做事有計劃,提高工作效率;要積極主動去做事,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有主動加班完成工作量的奉獻精神;要講誠信,忠誠對人對事;要懂溝通,善于團隊合作,不僅要做好分內事,還要有協同同事或部門完成工作的精神;要有責任心,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能夠承擔工作責任,有錯改之,避免下一次犯同樣的錯誤;要謙虛待人,不過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保持樂觀自信的態度,一切以集體利益為重;要注重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在工作中學會總結經驗,創新技能。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更有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5.降低就業期望值,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量身定制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首先,要降低自己的就業要求,不要眼光過高,高估自己的專業技能,要知道自己從事的職業及崗位應在生產第一線,工作要從基層做起。其次,認清自己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有限,到了工作崗位并不能馬上勝任,做好虛心向老員工(師傅)學習和參加相關培訓的準備。再次,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規劃嚴謹的學習時間,盡快了解從事崗位的特點及性質,更快更好地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技能和技術水平。最后,要明白“就業憑競爭,上崗靠技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就業的客觀規律,積極參加實驗實習、技能競賽、工程化實習訓練等活動,用活動促進進步,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爭取得到提高待遇及晉升的機會。

總之,對于三產服務類中職生面臨的職業素養問題,我們要有充分的預見和心理準備,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關于中等職業教育要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核心觀念,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為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培養為經濟發展服務的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因此,中職生德育教育工作上要不斷創新,使學生以優良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促進就業成功率與優質就業。

作者:甘瓊藝 單位:廣西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