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職業素養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27 09:42:03

導語:中職職業素養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職業素養教育論文

2016年5月8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2016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更加關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辦好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充足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國家層面已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并采取了很多積極的措施,如基礎設施的大量投入、實訓設施設備的添置、減免學生學費、補助貧困生等。學校注重改善校園環境,完善實訓場室功能,提高教學質量,給學生提供一個學風優良、校園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層次的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然而雖然這些外部條件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教學主體——學生的素質及現狀還是不容樂觀。教學出現單頭熱,學生不能積極配合,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職業素養,以適應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已迫在眉睫。本文以國家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指導,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以職業素養為切入點,探析如何在實訓課中滲透職業素養教學。

一、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就業的對象是企業,而企業對用工對象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包含良好的職業道德、正面積極的職業心態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意識。簡言之,就是個人在從事職業時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為此,職業學校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在實訓課中滲透職業素養教學將是直接、有效的途徑。

二、在實訓課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職業學校為企業培養一線的技術人員,學校在教學時,不能只注重學生理論與技能水平的提高,還要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讓他們能更好地適應企業,更快地融入企業,而在實訓過程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模擬企業環境,規范職業紀律。以學校的汽車維修實訓室為例。此實訓室模仿汽車4S店維修車間的布置,并根據實際情況劃分為倉庫、操作區、交流區等區域。場室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標語等上墻,營造維修車間氛圍。學生實訓課按7S標準管理,嚴格考勤,分組管理。拆卸時,要求零部件輕拿輕放并在規定位置擺放整齊;工具隨時擦拭,保證工具整潔,用后歸位;下課前,整理工作臺,工具按規定放入工具箱,清掃場室衛生。學生在這一系列的規范要求中感受企業生產氛圍,為快速融入企業打下扎實基礎。2.注重質量意識,提升質量素養。產品質量是產品的核心,質量也決定企業的聲譽。沒有質量意識的員工將不受企業歡迎。汽車維修是為托修方提供服務的,用戶的要求是必須按照維修作業標準保質保量地完成。在實訓操作中,教師明確項目操作流程,落實操作注意事項、零部件安裝時動作要領、螺栓螺母擰緊力矩等關系裝配質量的內容。要求學生操作時膽大心細、認真嚴謹,關注裝配時每個細節,嚴格按規范進行實訓,絕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事故往往與馬虎同在。只有確保了車輛質量,才能保證車輛行駛安全。為此,教師讓學生充分明確質量與安全的聯系,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提升質量素養,以適應企業的要求。3.開展實訓比賽,提升職業素養技能大賽是檢驗實訓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從國家到省市都非常重視技能大賽。筆者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市里的技能比武,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由于受比賽人數限制,無法讓全體學生參與,學校就創設情境自行組織模擬比賽,讓人人都能體驗競賽的氣氛,提高職業素養。以配氣機構拆裝為例,對照評分標準,考核學生的工具選擇與使用、零部件擺放與裝配要求、裝配后檢驗、項目完成后整理整頓等內容。結束后對每位學生作出評價,分析存在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平時認真刻苦地訓練,才能在競賽時游刃有余、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以比賽激發學生的操作欲望,并以此來全面提升職業素養。4.夯實操作能力,提升技能素養。從事汽車維修職業,不能只有優質的服務,更重要的是具有嫻熟的維修技能和業務能力。技能素養是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之一,企業對員工的技能要求是全面的,而不是單一的。因此,在實訓中夯實學生操作基本功,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筆者學校開設了各種實訓課程,如汽車總成拆裝、鉗工、焊工、電子電工、空調檢修、整車維護與保養、汽車故障排除等。通過安排多種實訓項目,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操作工藝,從而較全面地掌握汽車維修所需具備的各項技能,為今后進入企業作儲備,學生的技能素養也將得到全面提升。5.開展分組實訓,培養團隊意識。在汽車維修行業,為用戶提供維護修理后的優質車輛,需各工種相互協調、緊密配合。只有搞好團結、相互支援、顧全大局,才能提高維修工作的效率,才能保證維修質量。團隊合作精神是企業工作中必備的工作素質。職高學生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淡薄,好勝心強。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將直接影響團隊合作。為此在實訓中,教師根據學生個體情況進行優化組合,推選組長,教師下達任務后由組長負責協調組內成員的任務分配和組員管理,對不配合管理和操作不認真的組員進行教育與處罰。若小組出現安全事故或學生不會操作等現象,整組評價不合格,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組內不是單一存在的,為團隊合作奠定基礎。在實訓中根據項目需要采取接力裝配方式,每位同學裝配一個零件,最終完成總成裝配。組員之間相互配合、團結協作,高質量完成任務,無形中培養了團隊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實訓效果。在實訓課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效果是明顯的。通過一學期的施行對比,學生對7S標準的認識逐步到位并積極踐行。操作過程中,學生質量意識不斷加強;組長在組員有困難時積極指導幫助,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動手操作能力提升較快,并能有意識地關注零部件之間的連接關系,提高裝配質量。當然這些提高與企業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自主學習能力缺乏,工作不夠嚴謹等,這些都將影響他們在企業的發展。全面提升職高學生職業素養任重道遠。作為職業教育人,為了學生的明天,需要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裘燕南.創設豐富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職業素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7).

[2]王民權,梅曉妍.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2).

作者:孫波 單位: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