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職業素養培育探析

時間:2022-01-22 03:02:16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職業素養培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酒店管理職業素養培育探析

【摘要】本文論述了職業素養的內涵,分析了貴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現狀,提出了貴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路徑:構建“家庭+學校+企業”職業素養培養工作站;打造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養第二課堂;建立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一帶一路;貴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養

“一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簡稱,我國已經與“一帶一路”沿線46個國家和地區締結了各類互免簽證協定。據國家旅游局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吸引沿線國家游客8500萬人次,“一帶一路”的發展有效刺激了我國出入境旅游市場的繁榮,從而帶動酒店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酒店業發展必然對酒店從業人員道德、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提出新的挑戰,作為西部地區高職院校,探索構建“一帶一路”背景下貴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是酒店管理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

1、職業素養的內涵。職業素養是一個人在從事職業活動中所需要的道德、心理、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意識、職業態度等,可以通過學習、培養、鍛煉、自我修養等方式逐步積累和發展。很多企業界人士認為,職業素養至少包含兩個重要因素:敬業精神及合作的態度。敬業精神是在工作中將自己作為單位的一部分,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好,除能吃苦耐勞外,更重要的是“用心”做工作。態度則是職業素養的核心,好的態度比如負責的、積極的,自信的,欣賞的等。通過對職業素養定義研究,總結職業素養是指員工在工作中綜合體驗出來的專業技能、職業意識、職業態度等素質和品質。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屬于顯性職業素養,而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則屬于隱性職業素養。2、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通過研究學術界對職業素養的定義,結合對各合作酒店員工職業素養的調研,根據酒店行業的特點,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五大職業素養。第一,思想素養。思想素養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基礎,包括政治思想、價值觀念、熱愛行業,吃苦耐勞、奉獻精神、組織紀律、職業道德、陽光心態;第二,文化素養。文化素養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知識的積累,包括審美素養、國內外文化素養、國內外文化知識、科學知識。第三,專業素養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核心。包括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組織管理能力、學習能力。第四,社交素養。包括中英文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情商;第五,創新素養。包括創新能力、創新意識。

二、貴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現狀及原因分析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山地居多,工業基礎薄弱,服務業發展受限,在外省很多人眼里是“窮鄉僻壤”,因此,貴州的學生自身素質偏低,對進入大學后的職業素養培養造成了一定困難。1、生源貴州居多。從貴州省高職院校主要生源看,90%的生源來自貴州本省且95%的生源來自農村。學生在高中或者中職階段受到的基礎教育薄弱,在進入大學之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各種能力較低,他們與外界接觸較少,進入大學時盲目的選擇專業,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2、分類招生影響。近兩年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貴州各高職院校實行分類招生,酒店管理專業屬于服務類中專業招生形勢不樂觀,為了在招生時滿足上級單位按比例規定的生源數量,就不得不忽略學生質量。由于分類招生采取不用參加高考直接面試的形式,從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上,分類招生所招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執行力、應變能力相對于通過高考考上本科的學生較低,也給學生在校期間的職業素養培養帶來一些困難。3、千禧一代生源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從2019年開始,貴州高職院校錄取的幾乎全是“00后”生源,他們許多家庭條件優越,曾有工作經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愿意創新和探索,對于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十分熟悉,利用新媒體交流是他們的優勢。但由于接收信息廣泛以及物質條件豐富,他們精神上缺少信仰、對自己的理想和規劃不清晰,追求自我,在價值觀、禮儀、規矩的遵守上有所欠缺,千禧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處于一種精神匱乏的“懸空狀態”,非常浮躁且承受挫折能力較弱,以上諸多因素導致面對新時代的“00后”大學生們,培養職業素養也是更大的挑戰。4、家庭教育缺失職業素養。最好的教育是來自家庭的教育,而在貴州省內高職院校,學生的家庭情況不一,但普遍存在三種情況:第一,來自農村的學生家長自身知識跟不上,在對子女教育的方法、內容、態度上存在嚴重問題;第二,來自城市的學生許多家長過分強調成績、就業,而忽略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對于有些服務類專業,家長也帶著偏見,導致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較低;第三,對于高等教育的依賴,由于高等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許多家長過于依賴學校,把教育的主要責任放在學校,認為大學里孩子已成年并且有自理能力,將學生放心的交給學校且對專業學習不關心,這種心態不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5、學校教育理念傳統。貴州省受地理位置和經濟等影響,教育事業欠發達。相對于中東部地區的職業教育,貴州高職教育辦學理念較為滯后,眾多院校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將技能大賽作為學校人才培養成果的標志,在設置課程體系時,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等專業課占比大,重視培養學生技能,對于學生的工匠精神、職業情懷等方面的教育較為薄弱,在職業素養教育方法上以理論教學為主,授課形式較為單一,沒有緊貼行業,實踐環節較少,學生的課堂參與環節較少。而高職學生畢業后,大部分是面臨要從一線的崗位做起,更有些理工類專業工作環境艱苦且收入不高,面對這樣的工作,學生的期望和實際會有落差,因此高職院校探索較為合理的培養模式成為新的挑戰。6、企業參與度偏低。企業員工職業素養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員工有好的職業素養才能提供品質優良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更好地吸引客戶,從而推動企業的良性循環。在新時代背景下,貴州高職教育更上一個臺階,職業就更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這不僅是體現在專業課程教學上,更體現在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深層次內涵上。在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中,離不開職業環境,但由于職業素養的培養較為虛化,企業看不到直接的利益,或者說企業投入人力資源或者財力幫助院校后,未必能獲得平等的收益,因此眾多企業體現的熱情度偏低,導致學校教育脫離企業文化,這成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一個難題。

三、貴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路徑

職業素養培養能夠提升大學生畢業后的競爭力,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酒店管理專業更要走國際化辦學道理,對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要求更高,對于酒店行業如日中天的發展,職業素養每時每刻都在發揮著關鍵甚至決定性的作用。1、構建“家庭+學校+企業”職業素養培養工作站。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不能只依賴于學校和學生本身,企業參與度也非常重要,同時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可忽略,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很大程度來源于家庭中父母對行業的認知。在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建立“家庭+學校+企業”職業素養培養工作站,以家庭為依托,利用校內實訓室和酒店場地,利用現代學徒制、新型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度校企融合。企業全程介入教學,讓學生在校期間對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了解。2、打造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養第二課堂。針對貴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情況,建立學生三大職業素養第二課堂,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不斷接受職業素養教育?!靶律谝徽n”,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在新生第一堂課上課前回校講座,對職業生涯規劃形成初步概念,激發同學們對專業的熱情和對行業的期待感;“專業第一課”,由專業教師為學生進行專業介紹,讓學生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貴州地區酒店業發展現狀,介紹酒店行業具體崗位,明確學生晉升路徑,使學生對專業有清晰的認識;“實習前最后一課”,在學生走出校園進行專業實踐之前,邀請酒店行業人力資源總監為學生進行企業文化介紹,讓學生深入了解酒店業,進行正能量的社會宣導,讓學生對酒店行業有正確認知。3、建立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的課程體系。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貴州高職院校要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應該打破傳統課程體系,建立“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的課程體系”。從學生進校,第一學期認知行業了解不同酒店企業文化,第二學期培養職業素養,第三學期培養崗位技能,由于酒店基層崗位工作性質,也在第三學期重點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第四學期培養學生領導能力,為學生順利進入領導崗位打基礎,第五學期設置為酒店綜合運營實踐,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文化,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酒店業的快速發展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尤為重要,貴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必須要“家校企”通力合作,在學校育人時為學生創造豐富的第二課堂,建立創新的課程體系以實現培養學生匠身匠藝匠心,才能培養出適應當今酒店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能高職業的酒店人才。

【參考文獻】

[1]方曉勤.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8)253-255.

[2]張巧蓮.培養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探究[J].農家參謀,2017(16)38.

[3]李曉丹.高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職業素養分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1.

[4]張園.基于職業素養培育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7(S1)47-48.

[5]張娜.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初探[J].職業.2016(06).

作者:劉璐殊 單位: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