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時間:2022-07-17 10:50:42

導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誘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其次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學法指導;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質疑、討論,自覺、自發地投入學習,解決問題,獲得情感體驗。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培養主動參與意識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自己學習的主人。但是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學生們普遍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和指導,逐漸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下降,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發揮。實際上從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來看,他們是比較喜歡參與課堂,展示自己的,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結合課程改革的要求,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切實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首先,重視課前預習。學生無法有效參與課堂與學生不預習有密切的聯系,沒有預習上課就缺乏目的性。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導學案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預習,為其上課參與教學打下基礎。其次,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小學語文學科中的一些知識,對于知識積累相對薄弱的小學生來說有些理解難度。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動畫等學生們喜歡的形式向學生呈現所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認知,也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巧設問題,誘發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提問設計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課堂上若只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就會使基礎差的學生望而生畏。可將提問的設計分出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層次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這樣做既打消了學困生的自卑感,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保證學優生有充分發展的機會,從而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也就找到了學習的鑰匙,就能利用它順利打開知識的大門,更快樂、更高效地獲取所需知識。這需要教師做好轉變———從“教”到“教會”,再到“不教”。那么,學生一定會改變———從“學”到“學會”,再到“會學”。(一)課前教給學生預習方法。課前預習時,學生大體了解學習的內容,就可以節省教學時間,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預習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就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使學生更加明確地預習。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下發導學案,引導學生有效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要結合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首先要求學生進行閱讀,盡可能熟讀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其次,要注意把一些學生能夠自己完成的任務如生字、詞語找出來,并通過應用工具書或字典熟悉其內涵;最后,讓學生找到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把相關問題整理出來,帶著問題去聽課,提高學習的實效性。當然,為了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的深刻印象,可以鼓勵學生們利用便捷的網絡來查找與之相關的內容,為新知識的學習提前做好準備。(二)課中加強學生學法指導。1.不同體裁的文章,傳授不同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也是有法可循的,更可以運用方法以一當十,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學習古詩,可以按照“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的步驟學習;學習說明文,可以按照“明對象—抓特點—辨方法—品語言”四步展開;學習描寫文不妨試試“品詞句—想意境—感情讀”的三部曲……結構相同的課文或段落可用遷移法。當然,這些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只是學習不同體裁文章的一般方法,在大量的實踐中,學生慢慢領悟,一定能融會貫通,靈活運用。2.教給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每一節語文課都應該倡導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所以,小組的建設與分工至關重要。教師要有計劃地向各個小組提出學習任務,指導小組成員根據個人特點和知識能力水平再次分工,讓所有的學生均能參與其中,并進行獨立思考、組內討論和互幫互助的學習。最后,教師要進行必要的總結與鼓勵,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認識到合作學習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三)教給學生課后復習的方法。如果說課前預習和課中合作學習非常重要,那課后的復習鞏固更是為自主學習錦上添花。因為這是學生將課上所學更深刻地內化為自己學識的過程,是總結和提高的過程。當然,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可以通過習題來檢測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切勿搞題海戰術。可以讓學生們復習的形式多樣化,比如說整理課后筆記,積累重要詞匯,或是小練筆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課前、課中、課后的不斷運用,學生自然將教師傳授的方法內化為自己的學習習慣,教師真正實現了由“教”到“教會”到“不教”,學生自然掌握了從“學”到“學會”到“會學”的方法。而這樣的好習慣正是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的基礎,他們的語文學習才會不再迷惑,變得輕松自信。

參考文獻:

[1]馬銳.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小學教學研究,2011(20).

[2]方曉萍.落實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新課程理念下科學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浙江教育科學,2008(4).

作者:李文潔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東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