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視角下成本會計改革
時間:2022-11-01 09:37:12
導語:管理視角下成本會計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6年10月8日,財政部財會[2016]19號文頒布《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在“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中明確:推進管理會計廣泛應用,以深入實施管理會計指引體系為抓手,積極推動企業和其他單位會計工作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會計工作在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職能作用,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那么,在新的會計改革與發展的五年中,成本會計將有何作為?
一、成本管理與成本會計
成本管理是一個組織通過產出管理信息,對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進行比較的持續性的流程和系統。而成本管理系統提供的信息不僅可支持產品成本計算和存貨估價,還可支持很多不同的管理決策;成本會計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成本會計包含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兩大職能,而廣義的成本會計就是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七大職能。就狹義而言,成本管理包含成本會計,成本會計是成本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計算),其作用表現為:(一)雙重性。一是為存貨(資產負債表)和主營業務成本(利潤表)的列報提供計量標準;二是發揮管理會計作用,為成本管理系統的其他環節(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業績評價)提供信息。(二)服務性。一是根據管理需要和企業自身運營特點選擇適合的成本計算方法;二是采用某些不符合會計準則與法定會計報告要求的成本方法;三是根據管理需要深化細化成本計算的維度,例如分產品、部門/業務單元、客戶、訂單、作業活動。
二、企業在成本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目前制造業企業的成本管理能力相對業務增長嚴重滯后,表現在:第一,企業對會計工具的運用側重在財務會計和對外財務報告,對其在管理和戰略層面的意義認識不足。第二,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實施ERP,企業應用工具軟件,本意是成為企業管理層的有效的管理工具,但事與愿違,由于管理層所做的工作是決策性的,會涉及票據和流程處理,而這恰是ERP的短板,管理層所需要的是一個決策工具,而不只是一個數據處理的工具,致使成本管理的先進理念和系統中計劃、預測、分析、報告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第三,產品成本核算基礎工作不扎實,勞動對象與活勞動消耗定額數據偏離實際過多,導致生產成本分析結果粗放,可信度不高。第四,制造費用占比不斷增加,但費用分配方法簡單且分配標準單一,影響成本計算結果,進而影響產品盈利性分析和產品組合與定價的決策。第五,成本管理偏重于對總成本的控制,缺乏對不同成本對象的利潤率分析。第六,缺乏成本相關的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工具,大交易量和多種系統給數據模型的標準化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三、成本會計的變革與發展
(一)成本構成的轉變。間接費用比例的增加使制造型企業不得不改變傳統的成本與費用的劃分,從傳統的關注直接材料與人工成本向管理間接費用轉變。(二)輔助職能的拓展。近年來科技行業和創新商業模式的涌現使企業更加關注傳統價值鏈上的輔助職能———產品開發、品牌推廣、客戶服務、訂單交付流程、物流服務,如何管理這些職能消耗的資源(間接費用)成為成本管理的重點。(三)成本計算方法的多元化。傳統單一的成本計算方法越來越不能滿足企業管理需求并應對高度競爭性的市場和易變的外部環境,企業需要開發多種成本計算方法并存或相結合的成本管理系統。(四)信息技術的影響。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推動了傳統會計核算與報告流程的標準化與自動化,也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了更多分析與報告的工具,使成本管理朝著更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五)成本會計的角色轉變。以上這些變革促使成本會計由傳統的成本數據處理、記賬、出具法定會計報表的角色過渡為成本決策支持者。目前成本會計發展的趨勢是除了滿足對外財務報告的要求外,更需要服務于企業的戰略,提供運營活動的成本分析和決策支持,并且這種分析與決策支持是貫穿企業完整價值鏈活動的。
四、管理會計視角下成本管理體系
廣義的成本會計即成本管理,做為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常常為企業的管理者在計劃、控制、決策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持,目的是提高利潤水平。成本會計雖然具備財務會計核算與管理會計的雙重作用,但成本會計在對內部管理提供支持時,與為外部財務報表提供信息時的思維視角不同。2016年6月22日財政部財會[2016]10號《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第四章工具方法第20條第三款提出“成本管理領域的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目標成本管理、標準成本管理、變動成本管理、作業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現代制造企業的成本會計體系的建立與生產運營管理體系密切相關,存貨計價方法、存貨明細分類賬的設置、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賬戶設置都應以企業運營管理體系為基礎,與運營部門業務流程相配合。除了滿足成本核算與財務報表要求以外,成本會計要發揮管理會計的價值,必須以服務生產運營管理、改進運營績效為出發點,因此設計或完善成本會計體系不是成本會計或財務部門一家的事,必須以生產運營體系和先進的生產管理體系做支撐。例如,標準成本制度要求嚴格控制對物料清單與工藝路線文件的修訂;年度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的制定依賴于生產計劃與預算的準確性等。
作者:夏萍 單位:新鄉學院
- 上一篇:高校預算與會計核算的協調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研究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