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時間:2022-09-16 03:36:43

導語:法務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務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一、交叉學科全方位實踐教學體系

1.實踐教學設計理念創新。從以書為本轉向以人為本;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知識傳授者轉向知識指導者;注入式轉向啟發式;封閉式轉向開放式;強調學會轉向強調會學;注重結果轉向注重過程,實現突破性創新。2.實踐教學內容創新。實踐教學內容遞進化,就是根據學生對本專業學習和掌握程度循序漸進設置模擬內容。在時間安排上由分散到集中,內容上由淺入深,計劃上由固定到靈活,組織上由單一到復雜。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實現最優組合。實現會計、審計和法學的學科交叉模擬。3.實踐教學形式開放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隨時預約不同類型實驗,及時驗證所學理論教學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個性的發展,開放性會計實驗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這對提高學生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進而激發創造力有很好的作用。4.實踐環境創新———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校內實踐基地有手工會計模擬、電算化、多媒體實驗室、綜合及網絡實訓室、刑事偵查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校外實踐建立法務會計、會計和法學實習基地,包括會計師及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以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內部等。5.實踐教學手段創新———手段雙重化。根據會計業務特點,采用“雙重法務會計實習”的辦法。通過手工和電算化實訓材料的整合,減少法務會計實習教學環節的業務處理量。6.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創新———考核科學化。考核與評價體系應包括兩個方面,即學生實驗考核成績和學生對實驗教學信息反饋;在考核中,應對模擬實習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結束階段進行分階段連續性的考核。7.實踐教學管理的創新———管理規范化。會計實踐教學管理的實質是要按照會計實踐教學目標,對會計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組織、安排、實施及效果等方面進行管理與考核。

二、交叉學科多環節的實踐教學體系

多環節指集單項模擬、綜合模擬、行業綜合模擬、崗位情境模擬、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社會調查、頂崗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設計、證書培訓、第二課堂活動于一體的模擬過程。1.單項模擬.伴隨各門課程的教學時間進度進行,循序漸進:一是會計課程模擬,主要采用演示、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形式,實施“雙重會計實習”模式。二是審計、法務會計等課程模擬,以案例分析、課程設計、實務模擬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為主,以專業調查和討論式教學為輔的實訓形式。三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法務會計等課程以案例調查和模擬法庭辯論為主。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采取隨堂模擬辦法,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查閱案件資料、分析案件。按照法庭審判的要求,在對法院旁聽并進行案例分析的基礎上,由學生根據所分配的角色進行模擬法庭審判活動,培養和訓練學生查處舞弊的技巧和能力。四是法務會計按專題為學生進行案例教學,讓學生了解實際工作中司法會計的工作程序、方法,針對不同的案例如何發現、收集、固定財務會計資料證據,為司法機關提供有力的訴訟證據。法務會計鑒定,通過模擬實習單位提供經濟犯罪材料,讓學生通過相關案件材料尤其是財務資料的查證來核實嫌疑人作案的痕跡;并可通過查賬和調查取證,進一步擴大案件可能涉及的范圍,形成司法會計鑒定結論,達到揭露犯罪,懲治犯罪的目的。依據模擬結果、鑒定結論綜合評定學生模擬成績。2.綜合模擬針對會計、審計、法學的學科知識的交叉、重復進行整合。大四進行多媒體模擬、網絡實驗、崗前培訓。多媒體模擬包括多媒體會計、審計、財務,采用開放式實訓方式,提供為學生集知識回顧、操作引導、答案對照、自我學習、自我測試、教師考試于一體的豐富多彩的實驗“套餐”;網絡實驗,是利用網中網軟件不限制時間地點的更為開放的網上操作平臺;崗前培訓包括出納業務、財務舞弊查處、納稅申報與稅收調查、審計案例、法務會計案例。出納業務讓學生了解資金收支情況及管理,如何通過資金賬戶查處經濟犯罪。財務舞弊查處、納稅申報與稅收調查、審計案例、法務會計案例模擬,通過各種賬戶、報表、稅表的填制和分析,學會從法學角度查處賬證合理性和合法性。還外聘客座教授親自指導學生實踐,參與審計業務和經濟案件的司法會計鑒定;學生通過實習了解案件受理、司法會計鑒定、制作司法會計鑒定意見書的整個過程,以掌握司法會計鑒定的程序、方法和各種案件進行司法會計鑒定的要點。3.行業綜合模擬、崗位情景模擬實踐,按照不同法務會計崗位以操作員身份模擬,這一階段的實訓主要通過對專業主干課程的整合而設置的針對會計基本崗位進行的實訓。該階段的實訓必須提供給學生一定的場所和模擬材料(各種形式的賬證表),采取個人獨立完成的方式,使學生能全面地熟悉和掌握不同崗位的業務內容、工作職責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每一循環結束后,將崗位進行輪換調整;通過對編制的財務報表從報表結構、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從中找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措施。4.案例教學。采用案例實習或項目實習的方法,具體為互動式、啟發式、專題討論式相結合。主要分三種:第一種,講授案例,即由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列舉、描述并分析案例。第二種,情景模擬,即由學生將教師所講案例排演成小品,進行情景模擬,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能夠參與授課過程,從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第三種,設計案例,即由學生根據所學理論自行設計案例,設計案情的不同發展方向,做出區別性分析,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樣,在案例進行中,每組學員必須進行互動式、啟發式專題討論,才能完成一個綜合案例分析。而且每一訓練階段結束時,學員還要進行團隊合作準備和陳述一個綜合案例,可見在案例教學中團隊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5.社會實踐。包括:基地觀摩、社會調查、頂崗實習、參與性實習。第一階段基地觀摩根據本課程的進度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及興趣取向,將學生分批、分期地送入法務會計實踐基地接觸真實案件。每位學生至少參觀一個完整的法務會計真實案件,切實提高其對法務會計案件的分析與處理能力。第二個階段,將他們安排到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以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內部的鑒定部門進行鍛煉。參與到經濟案件的調查、取證、審理和撰寫報告工作,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實際當中,學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步入社會鍛煉。6.科研訓練、畢業設計。要求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和實習報告,就法務會計的某個研究領域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撰寫一份一萬字左右的論文。在校外模擬中,社會調查貫穿于各個學年,到實習基地進行專業調查,根據各學科特點,有針對性的布置一些專題,實習要求也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難度。7.證書的培訓。為了使學生順利畢業和成功就業,實行了以證代考制度,提高了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法務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增設會計師資格證書,司法職業資格證書,法務會計執業資格證書等考試培訓類課程。鼓勵學生取得專業證書,以證代考,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學生就業機會。8.第二課堂活動。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術講座,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學術熏陶、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如計算機操作技能競賽、會計實驗操作、演講、辯論、技能競賽等,學生在綜合實驗和競賽活動中受到較全面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鍛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創新技能、創新思維方法、創新案例評析等講座,增強自我塑造意識。

三、構建交叉學科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體化”簡單的說就是整合各實踐教學環節,把知識、技能與素質融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時,既有基本技能訓練,又有創新能力訓練的實踐教學環節;既要強調對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整體訓練,又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按照實際工作任務、過程和情景組織實踐教學課程。從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將實踐教學環節分為多環節,并進行整體設計。以從業能力為導向,建立與理論教學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

本文作者:李玉珍工作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