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探討

時間:2022-03-04 03:05:37

導語: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探討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高校作為會計人才的教育、培養機構,是人才輸出的主力。民辦高校是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發展民辦高校是實現教育多元化的客觀要求。民辦高校在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上占據重要地位,對會計人才的培養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對策,以期更好地促進民辦高校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

一、民辦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科學。課程設置不科學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課程設置順序不當。當前民辦高校管理會計課程設置順利不當,為了讓學生盡快完成專業課,往往還沒有結束基礎課程的教學,就開始進入管理會計課程。其二,教學內容重復。當前的管理會計各個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存在重復現象,如《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浪費了大量時間。其三,課時不充足。普通高校為確保管理會計教學質量,一般設置54個學時。而民辦高校為實現利益最大化,大量壓縮課程教學課時,將其壓縮為48課時。在有限的課時里面,學生對基礎理論、方法的學習時間有限,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2.教學方法較落后。當前民辦高校在管理會計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落后,有的民辦高校甚至還采用傳統的黑板教學的方式,忽視對多媒體工具的使用,難以提高教學效率,影響了本科人才的培養。

3.實習實踐較薄弱。實習實踐薄弱具體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其一,實踐教學與社會脫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民辦高校沒有以實踐為導向,與社會實際需求脫軌,難以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和業務能力。其二,實踐課教學課時較少。民辦高校管理會計理論課課時較長,實踐課課時較短,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考核方式較單一。當前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教學中,考核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閉卷考試仍舊是主要的形式,占據著絕大部分的成績比例。這種考核方式實際上“引導”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能力提升,不關注平時成績,對學生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產生了消極影響。

二、民辦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對策

1.培養職業道德素質。會計人員要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勝任其崗位。民辦高校在培養管理會計本科人才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在當前的企業、事業單位實踐中,會計人員處于核心地位,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才能建立一個穩定、高效的市場競爭環境。為此,高校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素質課程,并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座,豐富學生的理論、文化積淀,使其做一名職業道德素質、業務能力兼顧的現代化管理會計人才。

2.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設置前導課程。民辦高校在課程設置上,應該設置必要的前導課程,如《會計學原理》等,打牢學生基礎。在此基礎上分層次、深度地開設相應課程,循序漸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二,優化教學內容。當前,民辦高校管理會計專業相關課程存在內容重復、冗余等情況,為此,民辦高校應該對教材進行系統梳理,優化教學內容,重寫規劃、編寫教材,提高教材自主編著能力,以應對不斷發展的課程教學實踐。其三,確保管理會計課時。民辦高校壓縮了管理會計課時,降低了教學效果。為此,民辦高校應該加以改善,結合普通高校課時設置,確保管理會計教學課時。

3.更新課程教學方法。當前民辦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影響了學生能力、技能的提高,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到了不良影響。為此,民辦高校應該更新、豐富課程教學方法,諸如小組合作法、案例法、探究法、素質拓展法等,并根據條件,對教學方法進行組合,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會計能力和綜合素質。

4.加強實習實踐管理。加強實習實踐管理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確保實踐課程課時。民辦高校應該給予實踐課程充足的課時,確保其工作順利進行,并且要將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結合在一起。其二,自編實訓教材、手冊。為提高實踐實訓的專業性,民辦高校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實踐實訓手冊,并組織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

5.改善課程考核方式。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管理會計課程考核以封閉卷面考試為主,并且筆試成績在最終成績中占據70%~90%的比重。這樣的考核方式只能檢測出學生的應試能力,不能反映出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為此,民辦高校可以將考核一分為二,一部分為理論考核,與傳統卷面考試形式相同,將其在最終考核成績中的比重調整為60%;另一部分為實踐考核,教師根據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習情況進行評定,這部分考核成績占最終考核成績的40%。這樣的考核方式及權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結語

本文分析了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民辦高校管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對策,以期對民辦高校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璐.淺談對管理會計發展的認識[J].品牌,2015(2).

[2]劉英輝.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理論與模型構建[J].中國商貿,2013(5).

[3]余緒纓.關于培養高層次管理會計人才的認識與實踐[J].財會月刊,2007(22).

作者:朱俊虹 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