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管理風險原因及措施

時間:2022-12-19 09:18:54

導語:企業會計管理風險原因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管理風險原因及措施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企業運營過程所產生的風險也越來越關注,在這之中,會計管理風險的產生原因與具體的防范措施是本文主要的討論內容??偟膩碚f,我們并不能完全地消除企業會計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只能通過一定的手段來進行防范同時規避風險。在這樣的基礎上,本文將首先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風險這一概念及其內容進行介紹,并在第二部分內容中對這些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則根據現狀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防范方案。

關鍵詞:會計管理風險;產生原因;防范措施

想要在會計管理工作過程中盡可能地規避風險,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針對現狀來看,宏觀環境較為復雜、管理人員對風險項的認識不足、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等因素都是導致會計管理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出現風險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對這些風險項加以控制,任由這些問題長期發展下去,企業必然將會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嚴重情況下將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企業會計管理風險產生的原因和防范對策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相關概念及內容簡述

首先,我們對會計管理風險這一概念進行介紹。從狹義上來說,會計管理風險是指企業運營過程中因為債務而承擔的風險,從廣義上來說,這一概念則主要是指企業整體運營過程中由于不同的財務活動將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企業財務活動的展開很有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出現負盈利的狀況。我們將這樣的狀況稱為會計管理風險。顯然,本文是在廣義的定義上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的。其次,我們對企業會計管理風險所包含的內容進行分析。從具體的管理過程來說,會計管理主要是指將資產投資、籌資、經營方式進行合理的統籌分配的管理過程。從這一概念上來說,會計管理過程中的風險主要包括了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運作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等。

二、企業會計管理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管理環境較為復雜。上文中已經提到,我國的社會和經濟都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過程之中,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市場環境、社會環境等都會隨之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如果這時財務會計管理人員不能及時的針對這些變化對具體的管理辦法或體系做出調整,那么企業的運營也必將出現一定的風險。對于企業來說,這樣的環境變化是不可預知、不可控制的,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只能通過提前的預防手段來盡量避免宏觀環境變化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二)對風險項的認識不足。財務會計管理人員是這一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但針對現狀來看,部分財務人員由于自身原因對會計管理風險的認識并不夠深入,缺乏一定風險意識,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導致整體的會計管理過程中面臨較大的風險。(三)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我國的經濟體制相對于改革開放初期已經產生了較大程度的轉變,但部分企業仍沒有從傳統的管理理念中脫離出來,在確定財務決策的過程中科學性較低,大多都是依賴相關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對市場的預估來確定的。顯然,這樣的決策不但難以保證其企業能在運轉過程中達到預期的目標,因為這些財務決策而出現的風險也將對企業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四)財務關系混亂。這一點是針對企業內部來說的。針對現狀來看,雖然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了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企業內部管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是非常混亂的。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等狀況將進一步的導致資金使用率低、流失量大的狀況出現,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必然將承擔一定的風險。(五)資本結構不合理。本文主要通過對資產負債表來對因為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而產生的風險進行討論。根據企業負債與企業資產之間的關系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第一,流動資產的購置主要由流動負債負責。這樣的資本結構是正常的,風險較小,本文不再進行詳細討論。第二,企業資本已經有一部分被虧損吃掉。這樣的狀況一旦出現,那就說明企業內部已經出現了財務危機,我們要及時地通過一定的手段來進行管控。第三,當企業資本已經全部被虧損侵蝕的狀況出現時,企業的運營將面臨極大的風險,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資不抵債的狀況。

三、防范措施

(一)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是保證企業在進行財務活動的過程中能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的根本。針對這一點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第一,明確財務會計管理的具體目標。財務管理目標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市場和經濟的發展狀況而不斷變化的。在制定財務管理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避免只關注企業的盈利狀況而忽略了對其他因素的考量,在企業會計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做到“博弈平衡”是我們最終的目標。第二,我們應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定的風險預警系統。這一系統監管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盈利能力、長期償還能力、發展潛力等。通過對這些指標的監控,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就能及時的發現風險項并進行調控。第三,對風險進行預測。上文中已經提到,財務風險是不可預知、不可控制的,針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就要通過宏觀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狀況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估,并結合預估結果來確定下一階段企業會計管理具體的工作方案。(二)加強內部監管力度。企業內部監管制度的完善能夠更好地保證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這一目的:首先,對于企業資產的安全來說。在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過程中,涉及的金額很有可能是比較大的,這時企業內部監管制度的確立和完善則能更好地保證這些資產的安全。其次,對于財務會計工作人員來說,我們可以通過財務信息反饋、財務考核等工作的展開來保證這部分人員能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要求來展開工作,避免因為監管不善而出現違法或危害企業效益的狀況出現。最后。對于實際的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來說,負責監管的人員應保證這一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制定完善的財務計劃和財務分析的基礎之上的。(三)改進財務報告。通過上文中對于企業會計管理風險產生原因的分析來看,除了企業內部的原因之外,企業外部因素也同樣會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有效開展產生一定影響。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外部相關的利益主體主要是通過財務報表來了解企業內部的財務狀況的。針對這一點來說,我們必須對財務報告進行改進,從而更好地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保證企業與外部利益主體之間的有效交流。針對這一問題來說,我們首先要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性。部分企業為了保證企業外部利益主體能做出更有利于企業自身的決策而選擇了在財務報表中隱瞞一部分信息甚至作假。從短時間上來看,這樣處理方式固然能確保企業獲得一定的利潤,但假如企業通過這樣的手段獲得了額外的借款或資金,那么企業自身的經營秩序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其次,我們要保證財務報表信息的完善性。通過企業財務報表的提供,企業外部盈利主體應能通過這一報表直接的獲取到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信息。針對現狀來看,大部分企業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這也就導致了企業外部主體無法通過財務報表了解到企業真實的運營狀況,自然也就無法保證所做出的決策是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因此,我們必須保證財務報表的完善性,更加全面的對企業現階段的財務信息進行披露,以此來保證企業與外部的交流溝通是有效的。(四)提高會計管理水平。會計管理這一概念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實際工作的展開難以達到我們預期的要求。針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具體地提升企業會計管理水平:第一,在企業內部規范操作程序。在企業運轉的過程中,物資的采購、領用、銷售等都是需要依賴會計管理工作的展開來完成的,這時我們就可以針對不同工作的要求來制定規范的操作程序,并通過一定的監管手段來保證工作人員都能按照這些規范來完成工作。這是在企業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堵住漏洞的關鍵。第二,將財產的管理與記錄分開。傳統的將財產管理與財產記錄不加以區分的方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人力的投入,但在后續的工作過程中,這樣的管理方式很有可能會導致風險項的出現。針對這一問題來說,我們應在將管理與記錄分開的基礎上對記錄人員和記錄工作的展開進行監管,以此來加強對于庫存的管理,避免庫存大量積壓的狀況出現。

參考文獻:

[1]鞠文晶.小議企業會計管理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其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04)

[2]楊琴.企業會計管理風險與防范措施[J].中國商貿,2016(03)

[3]張文杰.企業會計管理風險與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9)

作者:桑玉霞 單位:吉林省創新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