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一體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05-30 03:01:54

導語:會計核算一體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核算一體化建設思考

一、前言

黨的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現代經濟體系,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逐步建立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編制和報告政府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報表為核心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提升政府財務管理水平,促進政府會計信息公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中央與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2017年10月,財政部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會計科目和報表》,構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并行的“雙分錄”核算模式,核算基礎也從收付實現制轉變為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相結合的“雙基礎”,財務報告從編制預算會計報表轉變為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并行,并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靶聲r代、新氣象、新作為”,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要落地,信息化建設必須服務于政府財稅體制改革,且財政財務管理更離不開信息系統的強大支撐。為確保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海南省啟動了政府會計核算一體化系統建設。本文就如何在全面梳理現行核算系統功能的基礎上,結合海南財政的大集中管理模式,研發出自動化程度更高、融合度更強,能夠充分發揮一體化平臺優勢的會計核算系統進行探討。

二、當前海南省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不足之處

我省現行會計核算系統于2005年正式上線啟用,目前已運行十多年,其采用的是C/S架構運行,基礎數據管理、系統管理自成體系,在賬務數據集中管理與整合、快速提取會計信息等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但目前與我省一體化平臺以及財政其他業務系統融合上存在明顯的缺陷。(一)全省財政數據信息系統未實現融合管理。目前我省已按照整體規劃、共建平臺、統一標準的要求,建立全省數據大集中管理模式,將全省所有財政數據庫集中在一起,統一管理,統一維護,實時監控。但嚴格來講目前的大集中管理模式只是數據的物理集中,簡單地將全省財政數據庫統一存放于中心機房,數據沉淀于數據庫中,各業務數據間缺少邏輯關聯,并沒有實現數據的真正融合,還存在俗稱“蜂窩煤”現象,難以深入挖掘財政各業務數據之間深層次的關系,無形中也制約了會計信息的充分利用,無法滿足財政財務管理的需要。(二)會計核算系統未能共享平臺基礎數據。由于現行核算系統開發建設時間早于平臺一體化建設,平臺開發建設時未考慮兼容現行會計核算系統,加之一體化平臺采用B/S架構,與現行會計核算系統架構難以實現兼容,導致會計核算系統作為財政下游系統,基礎數據的管理維護自成體系,未能共享平臺基礎數據。每當預算單位基礎信息發生變動,以及每個新年度平臺根據財政業務需求更新支出功能分類、撥款方式、支出結構等基礎數據后,會計核算系統無法實時調用,都要人工重新再行維護一遍,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此外,平臺基礎數據不夠規范,缺乏統一標準,如預算單位只維護簡稱,部分單位預算編碼變更不及時、以及沒有維護社會統一用信用代碼等。(三)授權模式與平臺統一授權脫節。一是會計核算系統授權獨立于平臺統一授權?,F行核算系統管理自成體系,其授權模式獨立于平臺統一授權管理體系,授權時需通過人為控制才能實現角色崗位與平臺的一致性。例如支付系統用戶編碼與角色變更時,現行核算系統無法由系統自行同步授權,只能通過人工增加與支付系統一致的用戶編碼、用戶崗位、用戶角色,實現用戶編碼、崗位、角色一致性。二是會計核算系統用戶授權沒有嚴格按照內控要求進行系統邏輯控制。雖然現行核算系統在憑證管理、憑證記賬等功能中設置了主管會計、復核會計不能為同一人的系統校驗,但在對用戶授權時,可以對同一用戶在同一單位賬套中同時授予主管會計權限和復核會計權限,違背了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內控要求,導致核算系統管理員授權時,仍需人工對角色崗位進行相應的控制,無形中影響了工作效率。(四)會計核算系統與其他財政業務系統融合度不夠。一是現行會計核算系統未實現財政總預算會計與預算單位會計核算一體化。財政總預算會計與預算單位會計都屬于預算會計范疇,在財政收入支出體系中,財政與預算單位間的收入支出應當分別在財政總賬和預算單位會計賬中進行核算和記錄,并按時對賬。我省財政總預算會計使用的是平臺中GFMIS系統的核算模塊,獨立于預算單位會計所使用的會計核算系統,財政總預算會計與預算單位會計未能實現實時對賬、電子對賬,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所涉及的政府內部交易事項也難以精準抵銷,不能滿足財政上下游一體化管理的要求。二是現行會計核算系統與財政上游系統的銜接有待完善。長期以來我省通過開發數據接口,打通會計核算系統與財政上游系統的銜接關口,實現了會計核算的流程化、自動化。由于政府會計制度要求采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雙基礎”,實行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平行記賬,而現行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從支付系統、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等財政上游系統傳遞給會計核算系統的數據都是按收付實現制核算的口徑觸發,難以滿足政府會計制度的核算要求。

三、建設以一體化為目標高度融合的政府會計核算系統

(一)建立財政總賬記錄庫,實現財政數據大集中管理。全面整合業務管理和會計信息等財政內生數據資源,建立高效運轉的政府財政管理和會計信息的綜合數據倉庫,即財政總賬記錄庫,與工資、支付以及資產等財政各業務系統實時對接,全面、系統地結構化記錄財政各業務系統發生的業務數據及系統業務邏輯,并根據財政業務關聯特征及控制邏輯,建立健全財政總賬控制體系,確保財政數據科學有序存儲。同時將所有與核算相關的信息,經過系統加工與篩選,從財政總賬記錄庫自動進入總預算會計核算系統與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系統,在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中進一步處理,實現會計核算自動化。通過建立財政總賬數據庫,無論是財政上游的預算撥款數據、資產入賬數據,還是下游的決算數據、財務報告數據,政府會計核算系統都可以實現從源頭追溯與向下延伸查詢,從而滿足財政財務一體化管理的需要。(二)建立財政基礎數據標準庫,推行財政平臺基礎數據一體化。一是建立財政一體化平臺基礎數據標準庫。依托現行財政一體化平臺,全面梳理財政各業務系統基礎數據,確定滿足財政部門個性化需求和財政一體化規范的財政基礎數據標準,依此建立財政一體化平臺基礎數據標準庫,為實現財政業務系統數據閉環、財政信息高效處理、財政大數據分析利用打下基礎,徹底解決GFMIS平臺財政業務、會計核算業務存在多套基礎數據標準、多次維護基礎數據的問題。二是建立統一的基礎數據應用體系。根據建立的財政一體化平臺基礎數據標準庫,探索建立統一的基礎數據應用體系,從基礎數據維護、基礎數據信息讀取、基礎數據管理建立統一的、完整的標準應用體系,構建財政各業務信息系統與基礎數據標準庫的數據通道,實現財政上下游系統基礎數據信息的一體化管理及應用,實時同步各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建成規范化、流程化、自動化的基礎數據管理,為實現核算一體化、智能化打下基礎。(三)將會計核算系統授權納入平臺統一授權體系管理。全面梳理會計核算系統與平臺崗位關聯性,將會計核算系統授權納入平臺統一授權體系管理。根據各交叉崗位的職責與權限,重新規劃統一的平臺崗位,以平臺崗位對應相應角色,實現對各財政業務系統功能、菜單權限的統一規劃管理,包括每一個菜單權限、每一系統流程節點、每一個互斥功能,確保崗位權限設置符合內控要求。系統管理員只要根據用戶授權需求,進入平臺統一界面,掛接統一角色崗位,即可一次性實現平臺各業務系統的統一授權,不僅可以減輕系統管理員工作量,還能夠避免會計核算系統獨自授權導致崗位權限設置與平臺業務系統相矛盾的現象,進一步提高資金支付安全性和會計核算規范性。(四)建設滿足一體化管理要求的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一是政府會計核算系統開發建設要統籌考慮財政總預算會計和預算單位會計核算需求,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不僅要滿足財政總預算會計和預算單位會計獨立核算的需要,還要滿足雙方之間關聯信息的提取以及財政與預算單位的收支、往來精準自動對賬的需要。通過整理財政總預算會計與預算單位會計核算業務邏輯性、關聯性,設置標準統一的基礎數據字典和業務控制表,建設流程自動化的政府會計信息處理引擎,協同運行、高度自動化完成記賬、對賬等財務管理工作,實現財政總預算會計核算與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的有機統一,夯實政府決算和綜合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為財政預算管理、部門財務管理以及各級政府管理決策提供高效高質量的財政財務信息。二是全面梳理不同行業的經濟業務事項,框定各經濟業務事項的系統數據源,針對合同管理等數據源缺失的不足,開發合同管理、備查簿等功能模塊,并根據政府會計制度核算要求在國庫支付系統、工資統發系統、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等相關業務系統,針對實有資金、合同管理、備查簿等功能模塊中設置特定字段和標識,完善各業務信息系統功能,按照新的取數口徑修改數據接口,使會計核算系統能夠從不同系統數據源自動獲取核算信息,通過設置憑證記賬規則和引入場景校驗模式,自動化支撐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平行記賬,同時將核算信息反寫入財政總賬記錄庫,實現會計核算系統與財政相關業務系統的高度融合。

作者:海南省財政國庫支付局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