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9-25 08:43:11
導語: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會計信息化建設基礎條件不足
在新形勢下,各企業都實施了會計信息化。由于多方面的條件不成熟,在管理上缺乏規范性,對信息化建設的評估不準確,引起判斷上的失誤。對企業類型進行明確判斷是實現信息化目標的關鍵。現階段,有很多企業并未對企業自身的條件與管理進行評估,導致企業雖然實施了信息化,但是,并未明確信息化目標,缺乏規范性、目的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2會計網絡化系統不健全
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前提條件是會計工作網絡化。在企業中,由于會計系統網絡化程度不高,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企業在財務數據報送過程中準確率不高,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為數據傳送、打印錯誤,或計算機運行故障等因素。在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缺乏相互協調與溝通,企業的財務軟件只用于財務部門,不能與其他部門形成信息共享。
1.3對ERP系統缺乏正確的認識
會計信息化發展是ERP系統的一部分,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是ERP系統運行良好的標準之一。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對ERP系統認識不夠,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偏差、片面、概念上的模糊。ERP系統作為企業管理的手段,是企業實現統一化管理的有效途徑。目前,許多企業把ERP系統變成單一的數據庫應用,未能發揮出企業系統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等作用。
1.4會計管理流程缺乏規范性和風險意識
企業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是運用會計科目分類,進行整理、篩選、匯總,就實施情況來看,會計信息系統所顯示的信息不能滿足企業投資者的決策需要。會計工作運行獨立,所產生的數據與其他部門脫節。同時,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是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財務流程,未能形成系統的財務管理。
1.5缺乏綜合的會計信息管理人才
會計信息化是現代科學技術與現代會計相結合的產物,離不開信息技術與專業型人才的支撐。現階段,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比較精通會計知識,但多對現代網絡與計算機技術不熟練,在會計軟件使用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不能有效預防、解決與處理;而精通網絡技術與計算機知識的人才又不具備會計從業條件,會計知識貧乏。在會計信息化發展進程中缺乏綜合型的管理人才。
2新時期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2.1會計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戰略發展保持高度的一致
新時期會計信息建設的目標要與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相一致,才能確保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當信息化建設目標與企業發展戰略出現沖突,嚴重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會計信息化建設必須基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并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實施,才能確保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2.2會計信息化建設是業務集成化處理的必然趨勢
新時期企業管理需要系統化、程序化,各部門之間必須進行緊密合作,實行團隊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實現企業人、物、財、產、供、銷的一體化發展,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合理調度,使企業的管理更具客觀性與集中性。
2.3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資源共享發展的必然結果
長期以來,會計信息在各企業間都有一定的保密性,長期處于封閉狀態。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是會計信息適度開放的實現。會計信息通過互聯網及時的對財務信息進行公開與適度的信息披露,如此,方便了管理監督,同時,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能更好的分析市場,進而增強企業的安全防范能力。
2.4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信息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信息化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許多企業引進了ERP系統進行企業管理,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現有企業中,有85%的企業引進了ERP管理系統。在新時期企業多元化發展的環境下,各企業對ERP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再做單一的記賬與統計報表,需要軟件為業務成本核算、盈利狀況等方面提供信息。ERP系統的應用能對企業的經營以及生產狀況進行全方位的動態監控,及時發現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協調,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客戶的滿意度,為更好的開發市場做鋪墊。在引進ERP管理系統過程中,尋找適合自身企業的管理方式,把ERP作為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對ERP系統作全面的、正確的認識,選擇符合自身的軟件系統,消除ERP應用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不利因素。
2.5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流程化管理的必然趨勢
企業流程化管理是新型企業管理模式,從企業成本、產品質量、服務以及反應速度等各方面進行資源整合,并且注重信息技術在企業成果的應用,大幅提高企業效益。流程化管理是以精細化管理、零缺陷管理為基礎而發展,是這些管理模式的延伸。企業的流程化管理,包括企業的各部門與環節的信息化發展,及時掌握企業的時實情況,是流程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雪 單位: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 上一篇: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 下一篇:高中歷史問題式教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