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有效途徑
時間:2022-02-09 10:00:10
導語: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形勢背景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水平,建設高質量現代化園林,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園林體驗服務,提升群眾的生活質量,具有現實意義?,F針對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應用問題,采取實例分析的方法,展開具體的論述,提出優化園林施工技術的策略,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生態;風景園林;工程技術
新形勢下開展園林建設要與綠色低碳可持續化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很多城市都在探索新的園林建造模式與方法,提出綠色園林施工技術理念和低碳園林概念等,將現代化技術手段與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相互融合起來,打造高品質園林。從建設的實際分析,不斷提升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水平,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強化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近些年,伴隨國家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與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在現有城市規劃體系中日益關注對自然的保護與尊重,生態園林成為城建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既能夠促進城市經濟建設發展水平,同時也能凈化城市空氣與美化城市環境,為廣大市民群體提供更加豐富的多重美好體驗,從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最終實現長期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建設環節中,務必要強化相關的技術水平,科學施工搭配自然植被及其景觀,從整體層面上強化生態園林的施工技術,可最大程度發揮出生態景觀園林的價值。從中可以了解到,建設生態風景園林時強化其施工技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現代化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分析
從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角度分析,需貫徹綠色生態理念,建設高品質的風景園林,同時要保護好區域的生態環境,積極探索低碳節能建設措施,全面提升園林的建設水平?,F代化園林工程實踐中,施工人員會采取多種施工現場保護措施,減少園林基礎設施建設造成的污染問題,切實保護好施工現場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推廣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例如低碳技術和節能技術等,廣泛應用太陽能和水資源等,來構建完善的園林生態系統,減少能源消耗與碳排放,達到園林建設的相關要求。除此之外,在景觀種植與配置方面應嚴格把控美觀性與生態性,構建良好的生態系統,滿足人們對園林的期待?,F代化園林建設與施工,對節能環保與品質有較高的要求。為保障園林建設的質量與效益,積極提升園林施工技術水平,創造更多的效益與價值,具有現實意義。
3生態風景園林在施工時出現的問題
3.1沒有創建完善的管控機制
近些年來,鑒于國內風景園林建設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但存在相關的管控機制建設要落后于風景園林建設數量增加的情況,從而凸顯出諸多管理領域中的問題。園林設計的有關主管部門及其管理工作人員需要高度關注相關的負面現象,同時要致力于完善有關管理機制的建設。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建設中,國家相關部門要借助于成立質檢機構等管控模式,以此做好相關的監管工作。但是,在風景園林施工時,卻未有效設計與推行所需的工作安排,比如未專門配設管理人員對園林施工展開監管工作等,不能高效地解決生態風景園林建設時產生的各類問題。因此,這會在客觀層面上出現資源浪費情況,也難以有效控制建設成本。
3.2缺乏必要的后期養護工作
生態風景園林不同于其他類型的工程項目,在施工時需要有全進程的高效控制,在竣工后需要做好相關的養護工作,這已經成為相關項目建設的核心構成體系。特別是自然植被在項目建設時有著很高的占比,因此要保障植物在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長效果,所以務必做好后期的養護管控工作。不過,諸多園林風景工程項目竣工后,通常沒有關注混凝土澆筑對植被等的影響,以及后期養護工作,這會引發很多相關的問題,從而弱化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水平。
4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優化策略
4.1做好事前溝通,優化施工技術方案
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在推動現代化園林建設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必須做好事前的溝通,實現園林土建專業、景觀工程專業以及園林基礎設施工程等方面的有效溝通,在園林建設時做好景觀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筑建設等的協調把控,全面提高景觀建設的水平與效益。組織開展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方案設計時,充分分析海綿體建設和光伏設施建設等給相關專業帶來的影響,例如現有的景觀資源和園區內的建筑等,提出專業的協調方案,在保障景觀效果的同時,提高對風水電資源的利用,減少碳排放,打造現代化園林景觀。這需要設計人員之間有效地溝通,圍繞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站在不同專業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優化施工的方案。對編制的技術方案也必須進行審核,事前排除施工技術應用隱患與問題,保障技術方案的科學指導性,全面提高施工作業的質量[2]。
4.2貫徹零碳概念,引入零碳技術
目前,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建設工作的開展,對低碳的要求很高,積極貫徹零碳概念與零碳技術,需全面提升園林建造水平,釋放更多的生態能量。在具體建設方面應結合生態風景園林的觀賞需求,從游客的角度出發,滿足生態觀賞的需求,積極建設智能微網,打造高山風電場,滿足整個園林景區的用電需求。由于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環境比較復雜,森林覆蓋率很高且地勢險峻,增加了施工作業的難度,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題,實現對清潔能源的有效利用,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這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施工技術的研究,構建高水平的智能化儲能系統,將風電存儲起來滿足實際需求。與此同時,積極引入5G技術,建造5G智慧化路燈,增強園林的景觀特色。面向低碳園林建設目標,設計并且建設低碳線路,讓游客用自行車、電動車等方式出行,沉浸式體驗園林景觀。未來,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與低碳概念、零碳概念等的融合會不斷增加,將會應用到更多的工程施工新技術,來輔助生態風景園林建設與運行,進而創造更多的效益與價值。從實際需求出發,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滿足工程建造的需求,全面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水平。作為工程技術人員,也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和時代意識,圍繞園林建造的新內容與新需求,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全面提升生態風景園林建造的水平[3]。
4.3做好標準化施工管理
首先,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管理中,認真落實技術交底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從現代化園林建設的實際分析,涉及到的專業和內容很多,例如光伏項目和海綿城市項目等,很多內容都采用了新技術和新理念,顛覆了園林傳統施工模式,對工程施工人員的素質水平提出較高要求[4]。基于此,做好事前的技術交底與培訓,使施工人員能夠掌握技術操作要點,高質量開展與落實園林建設工作。其次,整理園林施工現場的作業條件。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高質量應用,必須做好現場作業條件的準備。事前根據作業的內容與要求,進行施工作業面的整理,保證不存在障礙物與雜物,為后續的樹木移栽與基礎設施施工等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全面部署與組織,形成強大的保障力量,保障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高效化應用[5]。最后,實施全過程監督檢查措施。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要做好細節和要點的把控,采取全過程監督措施,把關建設的品質與效益。從實踐的角度分析,組建專門的現場管理小組,負責進行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全面排除潛在的隱患與風險,保證作業的規范化與質量。合理引入信息化技術手段,搭建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平臺,針對生態風景園林施工作業問題進行及時溝通,及時采取調整方案與措施,保障園林建造的品質與效益。若條件允許,可以建設智慧化管理系統,為園林施工作業現場的可視化管理和全面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5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
5.1案例概述
以某森林公園項目為例,公園面積為44.5萬m2,公園以河流為主軸分布,建設了健身綠道和健身場地以及園林綠化等工程,為不同群體提供了設施與空間,滿足多樣化需求。從園林建設的角度分析,進行了綜合整治提升,在河道周圍建設綠化帶,河道的長度為1.6km,寬度為140m,設計綠化帶寬度為30m,綠地率達到74%,打造具備生態防護、休閑游賞功能的互動式生態景觀帶?,F結合工程實踐,分析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創新與具體應用。
5.2景觀配置與施工設計
為了能夠滿足人們對生態風景園林的游覽需求,公園提質增效項目中注重細節的設計,開放場地邊界,增強公園和城市的聯系,使得群眾更好地融入其中。對于公園的地形設計,還結合了視覺感受,打造多元化視覺觀賞空間。公園植物的配置設計方案中,選擇了高大喬木和花灌木等,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效果,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從森林公園的施工角度分析,先進行土方工程施工,再開展地形整理與植物移栽、園路設施以及建筑基礎等工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作業內容,保障公園建設工作有序開展。由于公園施工內容很多,涉及到土建工程和景觀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等,需做好多個專業的協調與配合,合理組織現場施工作業,保證公園施工的質量與生態效益,做好全面嚴格控制。
5.3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
貫徹綠色環保理念,在組織風景園林施工作業中,積極推廣綠色施工技術,采取了系列技術措施。對整個岸線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現場使用防護材料進行“封閉隔離”,形成相對封閉的施工區域,避免土方開挖與施工造成揚塵污染,影響周圍群眾的生活品質。與此同時,合理安排機械化作業時間,避開22:00~06:00時間段,最大程度上減少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與此同時,積極推廣“智慧化工地”理念,配置了很多現代化環境監測儀器與設備,對施工作業現場的揚塵與噪音等污染源進行監測,超出預警時會提醒現場人員進行處理。嚴格做好現場的綠色施工統籌與管理工作,全面保障土建工程施工的質量與效益。
5.4生態系統構建技術的應用
目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新任務與新要求,生態園林景觀建設在實現生態價值的同時,還必須要承擔一定生態效益的工作,例如緩解孤島效應與解決內澇等,增強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積極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打造園林“海綿體”,采用蓄、滯、用等措施,利用景觀植被系統,結合海綿城市基礎設施,實現對雨水的有效吸收與存儲,經過沉淀與處理后再使用。建設海綿一樣的公園,遇到下雨的天氣時公園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水和蓄水以及滲透水,當需要用水時則可以釋放,打造會“呼吸”的公園。貫徹大小海綿的理念,通過公園小海綿與城市大海綿的有效聯動,實現水體無黑臭、小雨無積水、大雨無內澇。在園林建設時積極推廣應用綠色環保材料,例如透水鋪裝材料等,實現海綿體的功能。
5.5景觀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
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景觀工程施工技術為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著重要地位。本次園林工程施工作業中按照設計的景觀綠化施工作業方案,組織開展基礎施工作業,為植物的種植制作適宜的坑穴與環境,保證景觀的成活率。在進行土方工程與地形整理等工作時,要求嚴格按照規范與標準,組織開展施工作業。移植樹木時則要做好樹木的保護,避免傷及根部,降低樹木的存活率。根據景觀樹木的生長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營養,滿足其對水分與肥料等的需求,切實保障園林的景觀效果。對于景觀樹木還需要做好后期的養護,保證園林生態效益有效發揮。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要結合時代的新形勢與新要求,積極探索技術應用的方式方法,提升資源利用率,建設高品質園林。將現代化施工理念與手段運用到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實踐,發揮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為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園林體驗,積極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江紀長.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提高策略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1(6):114-115.
[2]龐琪,吳泓潔,滕月舉,等.芻議新形勢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途徑[J].南方農業,2021,15(12):66-67.
[3]張勇.新形勢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河南農業,2020(17):37-38.
[4]王又晨.新形勢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建材與裝飾,2020(12):58-59.
[5]胡周文.新形勢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現代園藝,2020(2):177-178.
作者:鄭奮騰 單位:惠州市梧桐山園林有限公司
- 上一篇:數據挖掘技術在軟件工程的實用性
- 下一篇: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