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步伐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9:12:00

導語:生態建設步伐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建設步伐管理論文

邵陽縣地處湘中偏西南,資水上游。東與邵東、祁東毗連,南接新寧、東安,西與隆回、武岡為鄰,北至新邵、邵東,境內以丘陵地貌為主。現有林地146.2萬畝,森林蓄積量235.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3.0%。較改革開放初期林地面積增加19.4萬畝,增長13.3%,森林蓄積量增加102.8萬立方米,增長43.6%,森林覆蓋率增長9.3個百分點,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林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但長期以來,由于我縣林業基礎薄弱、投入不足、體制不順,林業發展滯后,生態環境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在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態建設步伐,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邵陽,力爭到2015年,全縣林地面積達到155萬畝,森林蓄積量達到3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46%,生態環境與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為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好生態護航。

一、大力開展工程項目建設。一是扎實推進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等工程項目。在鞏固已建的36.36萬畝退耕還林、1.1萬畝的長江防護林造林成果的基礎上,對郝水及芙荑河兩岸、庫區周圍、主要交通干線沿線和生態脆弱地區的陡坡耕地及荒山荒地繼續實施造林,新增人工造林20萬畝。二是認真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將區劃界定的93.36萬畝公益林全部納入政策補償范圍,實行全面封山育林,其中國家級49.1萬畝、省級10.4萬畝、縣級34.4萬畝。三是大力開展油茶產業開發。計劃油茶低產林改造20萬畝,新造油茶10萬畝,建油茶示范點1000畝以上的10個、500畝以上的30個,建育苗基地3個、采穗圃5個,引進優良無性系良種油茶品種26個。四是全面實施生態園林式縣城綠化。按照“高標準、高起點、有特色”的要求,結合“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ㄔ盎鋇鬧傅妓枷耄?0平方公里以內的縣城區域進行綠化美化。

二、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一是加強林地管理。按照“依法辦事、嚴格審批、優質服務、嚴厲打擊”的宗旨開展工作。尤其是嚴格控制工程建設征占用林地,認真開展工程建設監督與驗收。二是加強林木限額采伐。認真執行上級林木限額采伐要求,及時修正《邵陽縣森林資源管理暫行辦法》。根據各鄉鎮場森林資源情況將所有林木采伐計劃指標,以文件形式下達到各鄉鎮場,嚴格實行分級管理,分項控制。在采伐過程中,堅持伐前設計、伐中監督和伐后檢尺驗收。三是加強木材運輸管理。制定嚴格的審證、辦證、管證制度。四是認真搞好森林防火。按照“預防為主,積極撲救”的方針,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積極預防火情火險、科學撲救森林火災、嚴厲打擊火災案件。五是積極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建立健全有害生物監測、檢疫和防治體系,嚴格落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出臺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加強了對馬尾松毛蟲、疑似松材線蟲病等外來有害生物的防范和除治,確保了森林資源的安全。六是嚴厲打擊涉林犯罪。森林公安、檢察、法庭、林政、森保等執法單位要加強對亂砍濫伐森林、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挖野生植物、亂挖濫占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教育干部群眾,以維護林區穩定。

三、全面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只有明晰資源的產權,才能做到物盡其用,使資源的損失浪費降到最低限度;只有規范資源的流轉,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只有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才能促進生態建設協調發展。為積極、科學、穩妥地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我們在狠抓“四權”落實的基礎上,積極啟動相關的配套改革,開展林權要素市場建設,建立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制度,開展森林資源采伐管理改革試點,擬定了木材檢查站、鄉鎮林業站人事機構改革方案和林業稅費改革實施方案。一是高位推動,營造林改氛圍。我縣高度重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2009年1月,我縣就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黨政“一把手”抓林改的工作機制,高位推進全縣林改工作。為營造良好林改氛圍,我們要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大力宣傳國家林改政策,提高基層干部、群眾對林改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認識,調動林農積極支持和主動參與林權制度改革的熱情。各鄉鎮要把會求議開到了鄉鎮各站所辦干部職工、村干部和村民小組長;使全縣林農及時了解林改,支持林改,積極參與林改,營造了林改氛圍。二是強化措施,圍繞林改抓林業。林改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達到高質量、高效率的目標,沒有高要求保證是實現不了的。在具體工作中,要明確“三項制度”即:工作責任制,工作“捆綁制”,終身負責制;實行“四個掛鉤”,即:與文明建設目標管理考核掛鉤,與單位評先評優掛鉤,與干部績效考核掛鉤,與干部年度津補貼掛鉤。確保“三條底線”即:執行上級政策,明晰產權;維護穩定,杜絕群體性上訪、越級上訪和群體性械斗事件發生;維護林區秩序,杜絕亂砍濫伐毀林事件。實現“一個目標”就是科學穩妥地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力推進林改工作。三是務求實效,通過林改促林業。通過林改,進一步明晰了林地、林木的產權,要建立了森林撲火應急分隊,使林農的合法利益得到維護;要確立農民作為林地承包經營權人的主體地位,主動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使林業生產力進一步解放;要按照“服務林農、權利平等、管理民主”和林農自愿的原則,建立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以均股、均利的形式將權益明晰到戶,不斷創新林業經營機制;要通過盤活森林資源資產,合理規范參與現有林木林地的收益分成,確保了村集體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解決林地、林木權屬不清等歷史遺留問題,從而達到穩定林區秩序,促進了生態建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