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形勢下林業經濟發展

時間:2022-03-15 04:24:00

導語:低碳經濟形勢下林業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形勢下林業經濟發展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的提出是基于氣候問題,而眾所周知,林業在氣候變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承擔著生態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因此,與時俱進,樹立起大林業觀,著力發展碳匯林業,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低碳經濟時代林業建設的關鍵。

1林業在低碳經濟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低碳經濟的提出是基于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而提出的。林業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排固碳,消減溫室效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1林業生態系統是巨大的碳儲存庫和重要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蘊藏著豐富的碳資源,其生物固碳方式是公認為最有效的。植物在其生長過程中通過復雜的光合作用,利用光合,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森林生物量中,從而儲存大量的碳庫存。一直以來,森林在制氧固碳、減緩溫室效應方面充當著重要角色,森林固碳也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與工業減排相輔相成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方法。

1.2積極的林業措施對緩解氣候變化具有顯著的作用

1997年12月在聯合國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中明確指出,從目前一直延續~2030年甚至更長的時期,通過減少毀林、緩解森林退化、持續造林、森林可持續管理、生物能源利用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對緩解氣候變化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國為了防止土地沙化,氣候變暖,生態環境惡化也做了不懈的努力,通過實施積極的林業措施,對緩解氣候變化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1.3發展碳匯林業是低碳經濟下的必然選擇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氣候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危機和挑戰。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簽署,我國專門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并明確提出要不遺余力地增加森林碳匯,爭取~2020年,使我國森林面積較2005年要增2~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2oo5年要增加13億立方米。因此,發展碳匯林業,不僅是響應世界的號召,更是低碳經濟下的必然選擇。

2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吉林四平市發展林業經濟的思考

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第三大地級市,其森林總面積約為30.65萬公頃。在四平市的東部分布著大面積森林,中西部則以農田防護林為主,有小面積片林。在東部低山丘陵地帶生長著茂密的天然林。四平市主要樹種有蒙古柞、水曲柳、白樺、山楊、春榆等,物種豐富。

2.1完善林業生態體系。注重和諧發展

建立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實現城鎮與鄉村、山區和平原協調發展,形成城鄉一體大環境綠化格局,為創建生態和諧宜居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生態支撐。

2.2大力實施荒山造林工程

四平市森林總面積中,人工林占了一半以上,為提高森林覆蓋率,四平市林業局對荒山實行封、造、管并舉,加快綠化步伐。對適宜人工造林的荒山,積極實施植苗造林與直播造林相結合,不斷加快綠化進程;對于人工造林條件欠缺的荒山,則全面落實封育措施,逐步恢復地面植被。’

2.3發展農作物標準化基地建設工程

四平市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地貌類型多樣,地域性差異明顯。在農作物中,以玉米、大豆、水稻最為著稱,其次為高粱、谷子、小麥等。在經濟作物中,葵花籽和甜菜產量較多,其次是花生、蓖麻、烤煙、瓜果等。今后幾年的工作中,將考慮大力實施發展農作物標準化基地建設工程,通過積極推行農作物標準化生產,實現農民得實惠、生態受保護的目標。

2.4繼續動員全民義務植樹,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

要廣泛宣傳植樹造林是每一名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到植樹造林活動中來。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充分調動民眾植樹的熱情。在植樹活動的開展中,積極開展綠地認建認養,造紀念林、造碳匯林等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落實植樹造林工作。此外,還可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出臺《四平市全民義務植樹條例》,使義務植樹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為我市的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5加大對林業建設資金的投入

目前困擾我市林業管理工作一個很大的困境就是資金不足,項目資金缺口較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把公益林建設、管理、主要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納入到各級政府公共財政預算體系,形成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對于重大的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各級財政要重點保障,優先安排。要靈活運用市場機制,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開發林業,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合作機制。

2.6不遺余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大力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逐步建立起“產權歸屬明晰、經營主體落實、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順暢規范、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與此同時,加強對林權管理和林地流轉、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拓寬林業投融資渠道等改革配套政策,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