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經濟發展目標及策略

時間:2022-05-02 08:57:00

導語:林業經濟發展目標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經濟發展目標及策略

林業經濟關系到山區經濟的發展,是農村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實現農民增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是林業經濟發展中又一重要文件,明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林業經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期,做好林業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池州市貴池區林業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根據全市林業發展規劃,按照分類經營原則,在保護好生態公益林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商品林產業化。以多種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穩定林農收益;以資源為基礎,走林業綜合開發之路,拓展山區農村經濟的發展空間”。

1貴池區林業經濟發展目標

貴池區在林業經濟中確定發展目標:一是2005-2010年,林業產值由1.8億元增加到4.3億元,年均增加0.5億元,建立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二是林業經濟對山區農民增加收入貢獻率超過50%;三是山區林業綜合:開發安置農村剩余勞力1萬人:四是林產品深加工,提高林業經濟效益;五是健全林業科技網絡體系,科技推廣面積達到6667hmz.抓好林業科研成果推廣和應用,2010年科技對林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5%。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5%;六是到2010年全區發展花卉綠化苗木667hm,產各類綠化苗木和花卉l000萬株(盆),年產值達到1億元,成為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2實現林業經濟發展目標的對策

2.1編制林業發展規劃。優化林業結構

根據林業經濟發展要求,編制林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適應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推動產業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帶動、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鼓勵以集約經營方式發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21。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實現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突出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生態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貴樹種和藥材培植以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充分發揮我國地域遼闊、生物資源和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出口林產品。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調控。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編制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制訂產業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培育名牌產品和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形式,加快林業產業發展l31。扶持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規范林產品和林業生產要素市場,對農民生產的木材允許產銷直接見面,拓寬農民進入市場的渠道,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

2.2發展山區高效林業。不斷加快產業化進程

全區商品林規劃面積44400hmz,其中:用材林36800hm2,經濟林2700hmz,竹林49OOhm2。

2.2.1加快改造低產毛竹園,建立竹筍兩用林4000hm,對毛竹實施綜合開發。毛竹全身是寶,竹梢可制掃把;竹干可編竹席和各種工藝品,可生產竹筷、竹簽等;竹篾可制成燈籠;竹節、竹根等可燒炭;當地每擔毛竹可增收50元以上。發展毛竹產業,可以是以戶為單位的小作坊,也可以組成竹制品綜合加工廠。為使毛竹走出深山,實行“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培育產業化龍頭加工企業,政府部門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重點扶持。全區可選毛竹資源豐富的高坦、解放、梅村等鄉作為開發重點。

2.2.2對用材林實行集約化經營.營造和培育速生豐產林,增加木材產量,滿足市場需求。對原木開展深加工,既可加工木桌椅、木沙發,又可制成木制工藝品,還可以為城區房屋裝飾提供木制半成品,實現木材產品增值、增效。

2.2.3以梅村、梅街萬畝板栗基地為依托,建立板栗交易市場,并可修建保鮮冷庫,解決板栗貯藏的問題,增加栗農經濟收入。

2.2.4大力鼓勵培育綠化苗木和觀賞花卉,使之成為貴池區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堅持全社會辦產業,以民有民營為主要形式,鼓勵各種經濟成分一齊上,扶持大戶經營和發展:建立“公司+苗戶”、“企業+基地+苗戶”產業化發展模式,共同開發和拓展市場,同時充分發揮經紀人的作用,搞好營銷,擴大影響和知名度,爭取市場份額;堅持外向型、技術型、效益型發展戰略,將花卉苗木產業發展列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鼓勵外商投資合作經營、建基地。加強與大中專院校和科研所的合作,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特色資源開發,促進傳統培育技術、傳統經營理念向集約經營方式轉變。“十一五”期間,以國有貴池區苗圃為基地,建立貴池區園林綠化和花卉苗木供應基地,向郊區、交通方便的農村輻射,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優良品種,使苗木盡旱打入周邊市場。

2.2.5建立中藥材基地100hm。充分利用貴池區中藥材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名貴木本、草本藥材產品,積極引進經濟價值高的名貴中藥材。主要建立匯半夏、棗皮、杜仲、絞股藍、元胡、爪萎等名貴藥材的品種基地,以大佛堂為龍頭的藥材及藥材種子基地。也可發展家庭式藥材庭院生產,基地選在殷匯、棠溪、梅村、解放等鄉鎮。

2.2.6大力發展焦棗生產。將西山焦棗這一特產申請注冊商標.實行統一經營、統一品牌,積極擴大對外宣傳,狠抓產品質量,在包裝上要突出特色。

2.2.7大力發展森林蔬菜。崇尚自然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綠色產品是未來食品中的首選產品,森林蔬菜屬綠色食品,無污染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圈。根據當地資源情況,建立珍珠菜、百合、蕨菜生產基地,選準發展項目,規模經營,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要。

2.2.8開展森林生態旅游。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可擴大景區知名度,為山區農特產品外銷提供機遇。貴池境內森林景觀優美,有肖坑峽谷、大王洞溶洞群、古樹名木繁多的古村落、萬羅山等風景區,湖泊星羅棋布,而且貴池區屬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毗連九華山佛教勝地,區位優勢明顯。因此,該區域必將成為新的生態旅游景區,應著眼于未來,進行可持續發展,在保護好資源的情況下,開展森林旅游。

2.3發展山區高效林業。構筑林業產業新格局

積極在山區發展高效林業,高點起步,重點開發。在開發規模上,以小流域治理為單元,高檔次、大規模、區域化開發。在開發內容上,圍繞林、果、桑、茶、板栗五大主要資源開發體系,堅持“三大并重”、“三個結合”,即改選、更新、投入并重,速度與效益結合、廣度開發與“龍頭”帶結合、資源開發與科技進步結合。

2.4立足科技興林。著力提高林業的質量和效益

在建立林業基地上提高科技含量,在產品生產和加工上依靠科技.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加品種數量,開發研制附加值高的產品,培育優質特色農產品,拓展國內外市場。龍頭企業要在提高質量和科技進步方面走在前列,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打造能體現當地特色的名牌產品。

2.5依法促進林權有序流轉

近年來。在穩定和完善林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貴池區積極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林權流轉的形式主要有承包、租賃、股份合作與股份制經營、拍賣等,并且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要加快推進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優化林業生產力要素的組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投資興林[61。當前要重點推動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使用權的流轉,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可依法繼承、抵押、擔保、入股和作為合資、合作的出資或條件。積極培育活立木市場,建立健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促進林木合理流轉,調動經營者投資開發的積極性。認真做好流轉的各項服務工作,及時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流轉過程中,要堅決杜絕.亂砍濫伐、改變林地用途、改變公益林性質等現象。

2.6建立調動經營者積極性的激勵機制

要推動商品林走向市場化,建立起能夠真正體現“誰造林,誰所有,誰受益”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調動廣大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林農既是林業生產和投入的主體,又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林農不違反國家政策、交足有關稅費的情況下,允許其生產的木材及林產品直接進入市場,減少中間環節,堅決杜絕向林農亂收費亂攤派行為,保護林農的積極性。

2.7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

鼓勵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發展林業。凡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外國投資者、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干部職工等,都可單獨或合伙參與林業開發。從事林業建設。要進一步明確非公有制林業的法律地位。切實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為各種林業經營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