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林業產業問題
時間:2022-05-23 11:30:00
導語:談論林業產業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我連續參加了幾次林業和經濟類的論壇,聆聽了方方面面人士很好的發言,并就林業產業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歸納一下,覺得有以下幾個問題應作深入的探討。
一、關于生態與產業的關系問題。
林業生態建設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而后者是前者發展的推動力,經過前幾年的探討,二者的這種關系問題已經從社會學、經濟學的理論層面基本解決了,但在實踐層面尚需突破,如國有林區的商品林問題,林業生態區的多種經營問題,集體林區的林木采運問題,森林公園的社會化運作問題,林業產業布局的調整問題(突出地表現在國內林木資源豐富的區域產業欠發達,而產業發達的地區又遠離資源),等等。由此,當前不僅要繼續深化生態與產業互動關系的共識,更要探討解決二者關系的操作性難題。
二、關于林業產業發展速度和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關系問題。
“十一五”期間,我國林業產業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遞增;特別是近兩年,在經濟大環境趨勢放緩的情況下,保持27%以上的年均增長率,非常引人矚目。但詳細分析,有4個問題需要密切關注:
1.在林業產業總產值迅速猛增的同時,林業終端產品增速放緩,有的還是負增長;
2.優勢產業門類運行波動較大,突出地表現在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的人造板、家具、地板、木門窗、松香等林產品方面;
3.林業第二產業即林產工業發展速度放緩,在整個產業里增長不快,其所占比例與產業大國地位不相稱;
4.第三產業的發展仍主要依賴于森林旅游等方面,資本運作、會展經濟、咨詢服務業等領域的增速貢獻率不高,等等。
三、關于林產品的社會認知度問題。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林產品以其綠色、環保、可降解性等特色,應該也正在受到廣泛青睞。當前的問題是:
1.傳統的林產品(如林下經濟產品和經濟林產品)產業化程度不高、產業鏈不完整、衍生產品研發不夠等,影響了其附加值的增加和市場區域的拓展;
2.新興林產品(如生物質能源、生物制藥、木本糧油、野生動物狩獵、以竹代木制品、科技木等)存在宣傳推介、市場價格、深入研發、政策配套滯后等問題,普遍呈現出“叫好不叫座”的情形;
3.主要林產品因個別突發性事件(如達芬奇家具事件、安信地板事件、某某熊膽事件、某某茶油事件等),造成消費者對整體產業類別的“信任危機”。對于這些問題,應當從產業的長遠發展乃至林業社會地位的高度予以重視。
四、關于林產品國際貿易和境外可持續性開發問題。
中國是世界林產品貿易大國,在美國之后位居第二位(2010年統計)。隨著中國林產品國際貿易額度的提升,我們受到的磨難也陡然加重。前些年的“337調查”“、332調查”。近兩年的“雷斯法案”、“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以及將于明年生效的“歐洲森林執行計劃”等,無一不是針對中國的,已經和正在給中國林業產業帶來巨大的行業損害、對于中國林業產業界來說,面對的法律訴訟越來越多,前些年無一勝績,近兩年也是勝少負多,這種局面如不予以改變,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仰人鼻息,受制于人。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產業界按國際規則調整方略,更需要政府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此外,應關注的林業產業問題還有:林業產業的綜合統計問題,林產品的標準化問題,產業的監測預警問題,產業與科技的結合問題,主要林產品和新興林產品的稅收、保險、信貸補貼問題,產業園區建設和大型企業的扶持問題,林業企業和境外可持續開發企業的資格認定和前置審批問題,非國有經濟的國民待遇問題,速生豐產林的區域布局和珍稀樹種的戰略儲備問題,等等。
- 上一篇:執法隊反腐行動總結
- 下一篇:物流市場經營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