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林業經濟發展分析

時間:2022-05-13 11:36:13

導語:生態林業經濟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林業經濟發展分析

摘要:當前我國林業產業整體結構單一,如果林產工業要想得到一個長足的發展,必須完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立足于生態視角來看,對當前的林業工業經濟模式進行深入的討論,希望能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關鍵詞:林業;生態經濟;發展淺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林業發展與工業經濟發展之間出現了矛盾,造成林業產業發展資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對于林業工業的整體發展模式需要根據當前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及時轉變,從生態視角來觀察產業經濟發展,以促進林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生態化的進程。為有效保證地球資源可持續發展,通過分析林業資源,提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1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具體意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發展還處于不容樂觀的階段,其物質生產力的發展表現出衰退的跡象,社會效益功能也出現下降的趨勢。在生態環境的循環利用系統中林業資源占據重要的地位,在國家節能減排工作中,林業工業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林業需求不斷擴大,傳統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要,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林業經濟模式,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生態環境保護中以求得平衡,才能真正實現環境生態與林業經濟發展的雙贏。由此可見,保護生態環境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當前我國林業生態發展的現狀分析

2.1缺少對林業生態經濟發展的了解。近幾年以來,雖然我國加大了林業機構的發展和建設的力度,投入了許多的人力和物力,在某種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受到傳統體制的影響,制約了林業生態經濟體系的整體構建,阻礙了林業生態經濟的后期發展。國內的許多企業都沒有真正重視林業生態的作用,對于林業生態缺少一定的了解,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出現許多亂砍亂伐的現象,嚴重制約著我國林業的發展。加上在經濟全面發展的背景之下,由于過于重視眼前的經濟發展,忽略了林業生態經濟的長遠發展,影響了林業生態經濟建設的工作落實。2.2林業生態建設管理水平不高。在進行林業生態經濟建設時,許多環節沒有結合當前的發展需求進行合理管理,發展結果不甚理想,具體表現分以下2種:一是在林業發展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自然災害、病蟲害等非人為的因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林業部門做好相關的應對策略,但這些自然現象是非人力能控制的,如果發生了業務分離的現象,必然會導致內部管理重復的現象。面對這些自然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優化和改進,必然引發業務功能不能滿足現實的要求,進而影響林業生態建設的平穩性。二是在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環境中,一定程度上對林業發展帶來影響。我們國家土地遼闊,在各大領域中有的地質之間有很大的不同,現代化技術沒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推廣,給林業生態建設增加不少的難度[1]。2.3林業內部之間缺少一定程度溝通和交流。我國在進行林業經濟建設中,各部門之間沒有明顯的互動和交流,有關建設數據更新不及時,沒有在第一時間內進行共享,部門之間也沒有及時溝通,使得林業生態建設中缺少合理和規范的數據,給相關技術人員的工作帶來巨大的考驗,影響了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開展。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工作人員工作素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上層管理人員,由于沒有掌握一定的專業和技術知識或者是其在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時出現滯后的情況,會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3林業經濟發展策略

3.1加大林業生態環保的建設強度和力度。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作,為了能有效推動林業發展,必須加大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的力度,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以人為本的基本建設原則,將林業生態環境與林業經濟發展之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以促進生態環境的平衡化持續發展。3.2建立健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雖然我們國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由于近年來我國的生態環境不斷受到破壞,其中還伴隨著自然災害,給民眾帶來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須重視林業資源保護,健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和法規,加大執法的過程監督和力度,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開發,這樣才能有效保護好當前的林業經濟發展[3]。3.3大力發展混農經濟的基本模式。混農經濟的發展模式主要是結合當地的一些自然經濟條件以及當地的文化背景,根據當前的林業部門管理下的土地和生態資源進行綜合性的運用,在確保當前林業資源被保護的前提之下,栽培多種經濟作物,從而形成一定物質之間的循環利用,最終實現經濟的穩定、多能量的流動和多級別的現代化林農復合型的生態系統。不斷提高林業資源的發展質量,以及促進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從而持續地促進林業資源的發展。3.4在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發森林生態旅游的項目。在林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過程中,生態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長久的,越來越受到大眾的熱愛,其不僅能促進當代的生態旅游的全面發展,還能為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建設生態化的大自然和保護區,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的宣傳,還能為當地的林業經濟發展提供基礎。在基于林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之下,結合當地的林業資源的特點,可以提前做好統籌規劃、合理開發,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5注重發揮林業資源的多功能性的特點。在針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過程中,合理利用林業資源是當今大勢所趨,在發揮林業生態資源的過程中,要加大林業經濟功能的建設,將林業中的生態功能發揮到最優化的狀態,為林業經濟的后期發展做好鋪墊。所以,在進行林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時,要求相關管理人員熟讀國家有關林業資源開發的法律和法規,遵循林業資源的基本生長規律,確保林業資源進行合理化的運用,在當下的林業資源生態功能過程中,確保林業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4結語

總之,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中,林業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這不僅是當今時代所需要的,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呂潔華,毛瑋,崔臻祥.基于能值分析的林業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08(2):2-4+9.

[2]劉樹鵬.基于生態文明視野下林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農技服務,2016(10):95-95.

[3]丁然.生態環境視閾下的林業資源管理研究[J].綠色科技,2018(11):181-182.

作者:全蕾曉 單位: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