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在生態建設的作用研討
時間:2022-04-03 03:16:33
導語:林業在生態建設的作用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彭陽建設思路的確定
1983年建縣以來,歷屆縣委、政府立足縣情實際,科學規劃發展,短期規劃與長期規劃相結合,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發揚“勇于探索、團結務實、鍥而不舍、艱苦創業”的彭陽精神和“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的“三苦”作風,堅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治窮致富,初步實現了“山變綠、水變清、地變平、人變富”的目標,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多年來,縣委、政府在認真分析論證、不斷深化縣情認識、逐步理清發展思路的基礎上,確立了“生態立縣、科教興縣、特色富縣、工業強縣、依法治縣”的20字建縣方針,把“生態立縣”置于建縣方針之首,提出了10年初見成效,20年大見成效,30年實現山川秀美的宏偉構想。2000年國家實施退耕還林(草)政策以來,彭陽縣審時度勢,搶抓機遇,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生態建設的思路,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后,立足縣情實際,提出了建設“生態型新農村”,并全面啟動實施了生態建設“813”提升工程,力爭將彭陽建設成為“生態經濟強縣、生態文化大縣、生態人居名縣”。2009年,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建設以“大花園、大果園”為藍圖的“生態家園、致富田園、和諧樂園”的宏偉構想。這些思路的提出,不僅從方向上確立了生態建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而且找到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結合點,拓寬了發展的路子,增強了全縣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的信心。以生態為特色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日益明晰和完善,工作成效日益明顯,有效推動了全縣生態建設快速發展。
生態彭陽建設的主戰場在農村,建設生態彭陽對推動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林業是山區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發展林業才能帶動山區經濟的發展,改善山區的生態環境。林業在實施生態彭陽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推進林業建設,才能將生態彭陽建設落到實處。林產品具有生態自然、綠色環保的顯著特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消費結構的變化,林產品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好。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工業品過剩,生態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大力發展林業經濟,生產林產品,對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彭陽縣僅僅依靠耕地增加經濟收入,已經不能滿足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應該將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放在發展林業經濟上。彭陽縣森林資源豐富也為發展林業經濟提供了前提和基礎[1-2]。實施生態彭陽建設,發展當地林業經濟,不但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獲得生態、社會效益。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方面的作用,發展林業能夠美化農村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在發展生態林業的同時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有把林業作為生態彭陽建設的重要內容,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理解才是全面的。只有經濟富裕,生態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實現綠色小康,才是優美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農村[3]。
本文作者:楊世紅工作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 上一篇:標準化原理與林業策略研究論文
- 下一篇:關于發展林業產業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