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原理與林業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03 03:12:22

導語:標準化原理與林業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標準化原理與林業策略研究論文

林業標準化原理

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和森林認證等內容。生態優先原理:在林業標準化過程中,要努力改善系統生態功能,規定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生態適宜度,制定促進人與環境持續協調發展的調控政策。功能多樣性原理:要使森林能發揮多功能效益,林業標準化就得充分利用森林的地域和經濟條件的多樣性,構建一個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體系,實現林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生物性原理:林業的經營管理對象是生物,林業標準化就要在諸多影響林業生產的環境因子中,在可適用性范圍內,因地因時制宜,選擇安全的、穩定的、可操控的因子對其實施科學控制,促進森林資源增長、森林資源質量和生態健康水平的提高。生態補償原理:通過林業標準化,理順和拓寬森林生態建設投入渠道,提高林業生態體系規范化建設水平,引導民眾轉變生產生活方式,降低人類發展對自然的壓力,補償生態建設給林農帶來的經濟損失[5-7]。

林業標準實施基本策略

對于一些基礎標準或強制性標準應該嚴格貫徹執行,對于推薦性標準可以因地因時制宜做出調整,必要時制定地方標準。林業標準的實施,一是要加強領導,建立林業標準化責任制,促進林業標準的實施;二是要完善林業標準化機構,保證林業標準化工作有序推進;三是要提高林業標準化意識,尤其是基層一線林業管理工作者的標準化意識,更好地指導、監督林業標準的實施;四是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林業標準化發展規劃,按照規劃穩步推進。

我國林業標準實施中的障礙

首先,林業標準實施力度不夠。目前,我國林業標準化支撐體系不完善,基層林業標準化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其次,制定林業標準時未廣泛征求基層實施單位的意見;標準實施中缺乏反饋,無法及時修訂林業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再次,林業標準化監管不力,有關單位實施不積極,致使林業標準化工作進展緩慢[8-9]。

我國林業標準實施對策

(1)國務院、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專職林業標準化管理機構,負責全國林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林業標準實施工作作為林業技術推廣和行業管理的工作重點,融入日常林業工作中,由專人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林業標準化日常事務。(2)結合縣級林業科技推廣隊伍建設,把縣級林業科技推廣隊伍建成為推進林業標準化工作基礎力量。(3)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工具,加強林業標準化宣傳推廣工作。(4)將各種林業項目工程建設以及其他行業的涉林項目工程,納入林業標準化管理。(5)結合林業標準化體系和林業工程項目建設以及林業行政管理,加強對林業標準化實施的監督。(6)開展林業標準化的試點與示范,逐步積累相關經驗,完善林業標準,從而將林業標準化試點與示范區經驗與成果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應用[10-11]。

本文作者:白兆超工作單位:安徽省大龍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