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工程營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及對策
時間:2022-02-25 02:56:35
導語:林業工程營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森林作為自然資源的一種,也是我國發展的第三產業,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文化效益等。自從科技產業革命以來,人們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其它方面,導致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出現嚴重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因此,以山東省為例,探查分析影響營造林質量的有關因素,并根據山東省的省情提出實際的、有效的解決方案。
山東省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省份,憑借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資源和無窮的發展潛力,走向了社會前列。但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山東省的林業工程雖然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是在營造林這一領域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如果山東省立志想要長久的可持續發展,只有發現和尋找出其中的影響因素,并且提出有效合理的解決策略。
1影響山東省營造林質量的因素
1.1政策領域因素。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可持續發展,施行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一體)。在此背景之下,林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山東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法規,將生態效益發展作為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規定把生態當作全民必須應盡義務,定期開展造林綠化活動,包括封山育林、城鎮綠化、平原綠化和荒山綠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1.2地理地形領域因素。山東省地理位置較為特殊,位于沿海地區,屬性半島。山東省位于黃河流域,河床高,水土流失嚴重;省內多為荒山,以高山和遠山為主,立地條件十分差;由于靠近沿海,土地鹽堿化和荒漠化嚴重。因此,山東省需要綠化的面積特別大,無疑給營造林加大了難度,質量也不高。1.3樹種領域因素。我國林業工程主要以西部、北部、東北部為主,這些地區大多是鹽堿地、干旱地、荒漠地,自然環境極其惡劣。與平原地區栽種的白蠟、楊樹、國槐相比,這些地區必須種植一些特殊的樹種,要求有耐旱、抗風沙、抓地力強和生命力強等特性,再加上缺水的緣故,這里的樹種成活率極低。而山東地區,鹽碘化、水土流失比較嚴重,這是重點之一。1.4管理領域因素。1.4.1前期工作規劃失調。寫劇本要編寫好大綱,蓋樓要提前設計好藍圖。同樣林業工程也是一樣,這是基礎性的要求。如果沒有做好前期各項規劃,就無法進行后期工作,即使開展,也是一項豆腐渣工程,只能浪費精力、財力和物力。1.4.2管理過程不科學。第一,缺乏維護。造林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無法立即顯現效果。在實際工作中,只種植,不維護。一旦栽種,就任由其發揮,日常維護也不到位。這種現狀,只會浪費成本,無法提高林業的質量。第二,營造林的數據統計不完善或失時。數據統計對林業發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環節。若沒有完整系統的數據,或者數據失時,工作人員無法將前期或后期的預算和規劃做出正確的參考。第三,栽培作業缺乏有效技術,作業人員對作業設計重視度不夠。不做提前準備,大多流于形式主義。在作業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土質、氣候、樹種、間距……但往往會忽視它的各項特性,不按照正確的規范操作。1.5人為領域因素。第一,技術人員知識技能體系不完備。作為林業工程的主力軍和核心人物,存在著專業知識不足、技能不達標、沒有經過嚴格培訓、缺乏體系管理的現象,這是營造林質量不高的一個關鍵要素。第二,缺乏林人,對林人重視度不夠。作為特殊的一類人群,他們甘為奉獻,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卻沒制定相關政策。1.6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領域因素。隨著社會發展,產業結構的變革,林業也逐漸走向興起。人們為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開始綠化城市,提升綠化質量。與之相反,由于林業周期性長,效果不明顯,造林人認為很難產生很高經濟效益,從而導致林業質量的提升進度大幅減弱。1.7資本領域類因素。對各項產業結構領域內的資金分配不均。大多資本都集中在經濟領域、工業領域和科技領域,導致林業資本不足,動力補充不足。1.8產業結構領域的因素。我國三大產業結構分布不均,側重點也不一樣,而山東省的產業結構也不一樣。由于地理位置、文化環境的因素,山東省重點發展在于旅游、文化、海外貿易經濟、科教,而對于農業和林業相對較少。直到環境問題日益加深后,山東省政府才大力發展生態結構產業,而林業就是重點之一。近年來,山東省依照規劃,從各個市區出發,重視細節,將營造林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并且取得了顯著效果。
2規劃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策略
2.1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我國法律體系上處于不完善的階段,為了提升和保障林業工程的成果,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重視:第一,完善林業方面的法規法律,強化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性,做到執法必嚴、執法有效、人人平等,并加強監管機制。第二,宣傳林業的重要性,引導人們重視林業,重視法律,從基礎加強保障。2.2加強管理領域內的建設。第一,加強技術人員的管理。林業技術人員必須做到,持有相關證件、專業知識完備、專業技能合格、經過嚴格培訓、最好有從事相關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愛崗敬業,敢于奉獻于林業。第二,重視林人,發展林人。政府等有關部門能夠積極鼓勵這一類群體,出臺相關政策或者法規,給予他們基礎的保障。第三,做好前期設計準備工作。一座高樓若規劃不恰當,將是一座廢樓。林業工程是一項基礎型、長期性的工作,建設結果如何,耗費資本如何,有沒有取得最佳效果,都在于基礎藍圖。因此,設計藍圖時,要依據山東省的實際情況,從各方面考慮,將損失降到最小,將生態效益放到最大。第四,嚴格管理和維護。栽種時要嚴格檢查樹種,在這些嚴峻地區,不管是灌木、喬木、草木等,只要栽種成活,生長的比較好,能有利于環境地改善,都可以栽種。栽種后,要加強日常管理和后期管理,并隨時記錄有效真實的數據。檢查人員要做到提高驗收質量,盡可能減少誤差,要實事求是,不可虛假構造。同時要注意生活中的危險品和極易發生危險的東西。第五,定期開展普查活動、宣傳活動,動員全民參與、保護林業活動。第六,定期開展有關人員的科學技術培訓,納入新技術,新方法,提升和保障林業質量。2.3因地制宜,符合省情。依照山東省的地形地理位置和實際構造,合理規劃,開展經濟林生產,平原林業生產和山區林業生產,做到因地制宜,實事求是。2.4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立足于根本,發展既可以提升經濟價值的作物,又具有生態效益的作物,二者結合,減少矛盾和沖突。吸收來自不同方面的資本,引入林業建設,加大投入力度,重點發展。
3結語
營造林的建設重點在于未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社會的生存。因此,山東省政府一定要重點關注,加大實施力度。
參考文獻
[1]張清平.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OL].河南建材,2018(4)
[2]袁財圣,麥智翔.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現代園藝,2014(12)
[3]呂雪梅.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8(9)
[4]康陽金.新常態下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6(18)
[5]陳聯峰.山東省營造林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03(3)
作者:段廣會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林業局
- 上一篇: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發展趨勢
- 下一篇:參與式林業規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