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營造林技術及應用實踐解讀

時間:2022-10-10 03:44:30

導語:高效營造林技術及應用實踐解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效營造林技術及應用實踐解讀

【摘要】當代高速發展的經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亦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隨著近年來氣候異常、冰山融化、生物滅絕、霧霾泛濫、溫室效應逐步加劇等現象,我國政府以及國民不得不正視嚴峻的環境問題,降低污染、盡最大努力維護生態平衡已經成了當下我國迫在眉睫的問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植樹造林、生態修復是生態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優質高效營造林并在應用實踐過程中更好地營造“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的良好氛圍。筆者就當下造林工作現狀以及造林技術實踐進行簡要說明,如有不當之處,萬望指正。

【關鍵詞】優質;造林技術;實踐應用

雖說目前社會上“造林意識”強烈,但是無原則的植樹造林也有可能引起區域性生物比例失調的現象,嚴重違反生態環境定理。無論是植樹造林還是其他意圖維護生態穩定的行為都應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嚴重失衡從長遠來看對我國的總體發展具有新的影響,解決環境問題迫在眉睫。在此情況下,所有行為措施都應精確擊中要害且有足夠強的力度保證。這一點在造林技術中的體現如下文所述:

1當下我國營造林工作現狀及其必要性

1.1營造林工作的必要性。首先,從我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營造林的建設能夠更為有效和持續的解決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環境負荷,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后盾。同時,營造林技術隱含著巨大的生態效益,做好營造林工作能夠實現國內經濟與生態的同步發展,共同提高。其次,從營造林自身出發,營造林工作的本質是為發展夯實基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隨著“生態強國”口號的提出,營造林工作越發重要。目前,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6933萬公頃,人工林規模居世界首位,在木材生產、環境改善、景觀建設和減緩氣候變化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維持地域性氣候與生態平衡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從外界因素著手,經濟高速發展離不開天然資源的利用,無論是土地、植被還是海洋、天空。然而,其代價是環境急劇惡化,各方人力物力介入使生態系統的破壞程度遠遠超出了其自我調節范圍。加之正在加劇的全球變暖、溫室效應等惡劣氣候因素,正常的生態循環也逐步演化為惡性的正循環[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的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樹立生態保護意識,貫徹落實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1.2當下營造林工作存在的問題。第一,用地難矛盾突出。隨著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進程的逐年推進,造林用地逐漸緊張,我市近年來可實施的造林用地已經吃緊。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已實行林業產權證登記制度,擁有林業產權的農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出讓林地。二是部分農戶在施工單位完成林地清理、整地打穴及施基肥后,搶種油茶、果樹等經濟作物;三是部分生態景觀林帶規劃路段屬于潛在的政府征用地范圍,農戶不愿出讓林地。第二,沒有及時制定合理的種植規劃設計。一般是一邊建林一邊計劃,不然就是先建林后補錄,造成種植時間滯后影響成活率,良好的規劃設計是造林成敗的關鍵,沒有詳盡的規劃為指導,營造林工作進度緩慢,導致效率低下。第三,資金投入水平低。我省四大工程中森林碳匯造林工程建設標準是1040元/畝,而在同等建設標準下,農戶營造的商品林或經濟林建設成本在1200-1500元/畝,非公有制林場營造成本又更高些。

2優質高效的營造林技術應用實踐

2.1優質高效營造林工作規劃設計。項目的開展都需要遵循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上述問題中也分析到取法實際可行的是營造林工作高質高量完成的必要保證。造林工作執行前的規劃過程中應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聘請專業資質部門對目標區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土質特點給出專業的參考資料,項目部門再結合這些資料對作業設計進行合理的調整與改動,最終投入使用。確保規劃從實際出發,為營造林工作的進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2.2嚴格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優質高效的營造林工作最終呈現在綠化面積上,因此,樹種的選擇尤為重要。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東西跨越四個時區,更包含盆地、平原、高原等多種不同地貌,形成了多種不同的氣候類型。這也決定了我國不同地域內生物的分布情況不同,應用于營造林工作時,相關單位應選擇真正適宜所處氣候帶的樹木,這關乎到樹木的成長速度以及營造林成果[2]。進行營造林樹木的選取應依據以下幾個原則:首先對當地的地質條件以及土壤特征有總體把握,其次,根據營造林投入使用的功能進行樹種的選擇,例如用于防沙功能的營造林可以種植沙棗,不僅能實現防風固沙的作用,更能為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用于蓄水保土功效的營造林可選用葛藤或桑樹,這兩種樹木的吸水能力強,且根系發達,能夠很好的實現蓄水保土功效。需強調的是營造林和樹種的選擇應是雙向的、互為協調的,在營造林工作計劃階段應著重考慮這個問題。2.3營造林的土壤選擇。營造林若要得以穩定健康的成長,土壤和水分以及充分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營造林的工作規劃以及樹種的選擇是一回事,在此基礎上對營造林的土壤、地質、水分等采取一定的優化措施是保證營造林能夠切實成長并發揮作用的關鍵。常見的措施有定期撫育、施肥、培土,保證土壤活力、保證充足的空氣,合理配置株行距,保證樹木生長互不干擾,不發生嚴重的資源爭奪等。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營造林工作是我國“生態強國”口號的集中體現,是扭轉高速發展的經濟與逐步惡化的生態環境的關鍵措施之一。當下我國在營造林工作上存在一定不足,優質高效營造林技術有待日益完善,積極采用“封、改、造”相結合的措施,營造和恢復地帶性森林群落,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達到提升森林碳匯能力及生物多樣性目的。

參考文獻

[1]侯美玲.優質高效的營造林技術探析[J].農家參謀,2018(5X):87-87.

[2]羅炳政.優質高效的營造林技術研究[J].大科技,2013(10):279-280.

作者:鄒艷梅 單位:廣東省南雄市生態公益林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