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4-22 04:50:00
導語: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課堂上,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主線,充分動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種教學形式,達到使學生多種器官協調合作、多項信息綜合反饋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輕松的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關鍵詞:體驗感悟學習方式轉變多元化主體
一、背景介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那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能力呢?
我校是一所市級示范校、區級重點校,位于天津市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技術開發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從建校伊始,我校就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適應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服務于開發區。學校為每位教師創造寬松的教改環境,王延瑞校長多次說:在教學改革創新中允許左一下,右一下,原地不動就是犯錯誤。“培養具有扎實的基本功,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度的自我表現能力和創造力,能夠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21世紀國際型人才”一直是我校的辦學宗旨。建校6年來,我校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校的學生視野開闊、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敢于質疑、善于展示自我。學校的軟、硬件為教師探索、實驗新一輪課改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一次六年級歷史課堂上,“故事時間”里一位學生給大家講了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和他的東方見聞《馬可波羅游記》。在點評環節時一位同學說,他上網看到一些文章: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過中國,游記中的內容是后人加工而成的。他這一開頭,又有幾個說也看到過,說的有眉有眼,學生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互相爭論著,但論據都顯得蒼白無力。對于“熱點”,如果教師越俎代庖,直接顯示結果,那么學生就會索然無味,興趣全失,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于是教師順勢表揚了提出問題的學生,并故作玄虛的說“是啊,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如果他到過,都到過元朝的哪些地方呢?他在元朝都見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置身歷史之中,編寫一個劇本,想象自己就是馬可波羅,在元朝的所見所感。如果你認為他沒有到過中國,也請同學們拿出充足的理由證明你的觀點。”課下,我們歷史組的三位教師又在一起精心備課,細致分工,把寫劇本的同學按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對外貿易分組,選出組長,實行組長負責制。把持不同觀點的分在一組。我們向學生推薦了相關書籍和網站,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到泰達圖書館查閱資料。明確完成時間,要求2周后都以書面形式上交。
二、探究過程
過了一周后,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持不同觀點的一組不再堅持否定的觀點,他們通過查閱后形成的觀點:游記的記述超過了當時歐洲人的見識,隨著西方人對東方的進一步了解,19世紀以后人們不再認為游記是天方夜譚了。我們肯定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又為這一組布置了制作多媒體課件的任務。2周后,所有的組都上交了作品,我們被學生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深深的感動了,經過師生的共同修改定稿,學生課余的精心排演,《元朝的社會經濟和中外交往》一課就這樣開始了。
首先是持否定觀點一組的代表闡釋本組轉變觀點的原因,他們詳細介紹了馬可波羅的生平,強調到今天,中國和歐美大部分史學家對馬可波羅和他游記的真實性是肯定的。
接著是通過時光隧道回到元朝,跟隨馬可波羅,感受當時農業、手工業、交通運輸業、海外貿易的盛況。
(一名扮演馬可波羅的同學上場,演示多媒體課件的同學操作計算機)
馬可波羅:我就是馬可波羅,在元朝一呆就是17年,我特別聰明,元世祖很喜歡我。這不朝廷要討論有關農業的大事,我也隨去聽聽。
劇目(1)農業
地點:朝廷里
道具:一把椅子皇帝、大臣、侍從的帽子
人物:皇帝元世祖馬可波羅侍從大臣甲大臣乙
劇情:
元世祖在侍從的簇擁下,威嚴落座。
侍從(大聲宣):上朝
大臣們(跪拜):吾皇萬歲萬萬歲。
皇帝:眾愛卿平身。今天,召集大家來,是要詢問一下農業的情況。
大臣甲:陛下,某些現象不能不引起您的重視。一些權貴依仗著權利,圈占大片良田改作牧場,用以放牧,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糧食產量急劇下降。當地百姓生活困苦,民怨四起。如果聽任下去,必將威脅到朝廷的安危啊!
大臣乙:陛下,有人在危言聳聽。我們的祖先就以游牧為生,他們隨水草而居,放養牲畜,老祖宗的習俗不能改變,出現幾個刁民不足為奇。
皇帝:幾個不足為奇。難道要發展到幾十個、幾百個、幾萬個嗎?朕認為“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詔書,詔告天下。
侍從(宣讀):即日起禁止圈占農田作牧場;設立專管農業的機構----司農司,派人到地方檢查農業生產和水利建設情況;把戶口的增加和田地開墾的多少,作為考核地方官成績的主要標準;修治黃河。大家齊心協力,安邦興國。違令者嚴懲不貸。
大臣甲、乙:遵旨
侍從:退朝
(皇帝發現馬可波羅)
皇帝:愛卿也來聽聽,你認為如何?
馬可波羅:陛下真是一代明君啊。這樣必將促進農業的恢復和發展。老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就長治久安了。(皇帝連連點頭)
皇帝:朕派你到各地看一看,巡察巡察。朕特意給你挑選了一位侍從,他熟悉各地的情況。
馬可波羅:謝陛下
劇目(2)元大都的繁榮
地點:朝廷外大都街上
人物:馬可波羅侍從
劇情:
侍從:馬可波羅先生好。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姓陳,是皇帝給你選的侍從,你就叫我陳導吧。
馬可波羅:太好了,那我們就出發吧。
侍從:先生你看,大都的街道多么整齊,宮殿建筑,雄偉壯麗。這里人丁興旺,有四五十萬人。大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商業中心、文化中心,聚集了許多文化名人。世界各地的使節、商人絡繹不絕來到這里,無不驚嘆它的繁榮富庶。
馬可波羅:大都是如此美麗,布置的如此巧妙,我們竟是不能描寫它了!
侍從:這里陸路、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我們到積水潭坐船去江南吧。
馬可波羅:積水潭是什么地方?
侍從:那里是有名的商業中心。有米市、面市、羊市、馬市、緞子市、皮帽市。據說,每天運進城里的絲就有1000車,它是南北大運河的終點。
馬可波羅:大運河又是怎么回事?
侍從:我請人給你介紹介紹大運河吧!
(一名同學上前講解元朝的漕運、海運、陸路交通,與隋朝大運河對比。多媒體課件配合著演示動態路線圖,此部分略)
馬可波羅:真是太偉大了,太方便了。
侍從:我們坐船走運河直接到達美麗的杭州,然后再坐馬車到松江看看。
馬可波羅:好!咱們現在就出發。
劇目(3)松江的棉紡織業
地點:松江
道具:兩張課桌一些絲綢、棉布布料紙幣幾件瓷器
人物:馬可波羅侍從賣絲綢的、賣棉布的和賣瓷器的商販各一名3名過路人
劇情:
商販甲:賣布啦,賣布啦,結實的棉布啊。
商販乙:快來買啊,快來買啊,綢緞,綢緞,細滑的綢緞啊。
商販丙:瓷器、瓷器,賣瓷器啦。
(熱鬧的市場景象中,馬可波羅和侍從上場)
商販甲:客官,您看,多好的棉布啊。我們這里的人都拿它做衣服。它吸汗,不粘身,可舒服了,不信你在身上試試,比你身上的絲綢衣服強多了。
商販乙:客官,買絲綢嗎?上等的絲綢。你看多輕柔啊。它輕薄、飄逸、高貴,最適合您這樣身份的人穿,有品位,有檔次。買些回去,送給家人朋友,保準他們高興。
商販甲:絲綢好是好,就是太貴了,又嬌氣。客官,我的棉布多結實啊,便宜實惠。你看這花色,光艷鮮明,像是畫上去的。這種青花棉布,經久不褪色。
馬可波羅(贊嘆):都不錯,都非常漂亮。
商販丙:客官,帶些瓷器吧!這是景德鎮的青花瓷,是特色產品。你看,白底藍花,樸素清雅,造型優美,色彩明快,釉質光潤,遠銷到海外。沒有說不好的,捎上一件吧。
侍從:先生,買太多了累贅,就來一些棉布吧,這里的棉布非常有名氣。
(侍從掏出紙幣買一些)
馬可波羅:為什么這里的棉布這么好?
侍從:咱們聽當地人介紹介紹吧
(一位同學上前講解元朝的棉紡織業。一個中心:松江,一個人物:黃道婆,一件大事:從元朝開始棉布成為江南人民的主要衣料。介紹了我國古代勞動婦女勤勞、勇敢、智慧的典型----黃道婆的故事。多媒體課件配合著演示。此部分略)
馬可波羅:這回我知道了松江的棉布為什么這么有名了,中國的婦女真了不起。下一站咱們去哪里?
侍從:坐馬車去最大的貿易港口----泉州。先了解一些泉州的情況。
(一位同學上前介紹元朝最大的港口泉州,多媒體課件配合著演示。此部分略)
馬可波羅:元朝不愧是世界上強大富庶的國家啊!
(馬可波羅下場)
侍從:馬可波羅后來回到了意大利。在一次戰爭中兵敗被俘,在獄中他把自己在東方的旅行、生活的見聞告訴了關在一起的一位作家,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由此誕生了,這本書轟動了歐洲,激起了他們對東方的向往。(侍從下場)
教師小結:非常感謝同學們!正是有了每一位同學的努力,才使我們身臨其境,全面了解了元朝的社會經濟和中外交往。在體驗、感悟歷史中,我們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同學們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體會了與他人合作是多么的愉悅,懂得了探究學習的過程如此美妙。
三、教師說課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授課結束后,我們三位教師都感慨頗多。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鍵在于教師要轉變角色,轉變觀念,學生有著偉大的智慧,充滿著奇思妙想,教師要激發興趣,開啟智慧,活躍思維,善于傾聽那些略顯稚嫩的觀點。這堂課成功之處:①體現了學習方式的多元化:如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交互共享性學習、實踐創新性學習等,使學生了解和感知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②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課下的資料收集、選擇準備小組展示內容到課上的展示、表演、點評,都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完成和展示,改變了“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單一被動學習方式,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如學生的表演,在選題、編寫故事和劇本、角色扮演和道具制作等方面都顯示了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實踐能力。④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演看等形式生動、多樣、直觀的學習形式、全員參與的學生活動和競賽評分的激勵策略,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精神專注興奮,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思維的活化和知識吸收力達到高潮。⑤為學生創設了展示自我的空間:大量的學生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舞臺,使他們的個性和才能得到發揮,表達力和表現力獲得鍛煉,也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擁有成就感。
- 上一篇:教育工作務虛大會講話
- 下一篇:高考歷史資料題的幾步巧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