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探討

時間:2022-03-08 02:33:34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探討

摘要: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基本狀況進行說明分析其中的問題并指出問題意識培養的必要性。通過教學實例說明問題意識培養的方法并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相關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培養

歷史學習是使人學古鑒今、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行了解的過程,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的歷史觀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作用,并且,對學生的愛國情懷、文化素養發展都有著促進作用。對初中歷史教學進行討論,發現其中的問題并不斷進行教學改善,值得每一個初中歷史教師進行嘗試。

1初中歷史教學概述

1.1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在初中教學中,歷史教學相較數學、物理、化學,受重視的程度低,學生普遍認為歷史學習靠死記硬背,非常枯燥,對學習的興趣不足;還有些學生從中考和未來學業計劃角度著手,根本不重視歷史學習,認為歷史對個人學習能力發展的作用不大。在這種學習心理環境下,初中歷史教學產生了教學效率低的問題。

1.2問題意識培養的必要性:問題意識即學生對所學知識發問的意識和能力,提問并進行問題的探究是獲得知識最主要的途徑,通過提問和解決問題,學生能夠主動地接觸只是,并且進行良好的知識建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知,使學生了解到歷史對他們的學習能力發展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同時使歷史教學脫離“填鴨式教學”的窘境。

2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2.1應用多媒體創設教學環境培養問題意識:問題的產生需要有相對應的條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這個條件就是課堂氛圍,即教師為學生的問題提出提供的各種資源以及學生提出問題時可能達到的反饋。真實的、能夠刺激學生視聽通道的材料能夠使學生沉浸在歷史當中產生思考,問題得到解決而出現的答案,能夠鼓勵學生繼續提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環境,并突出問題解決的過程。例如,教師在講解《鴉片戰爭》時,可以給學生展示《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視頻片段,學生通過視頻欣賞,會對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產生敬佩、愛戴的情感,同時,學生也會產生疑問:為什么英國要向中國走私鴉片?為什么清政府沒有及時制止?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和問題意識。同時,歷史教師可以使用交互式白板進行教學,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于教學幻燈片的空白位置隨時進行批注和總結,并輔以相應的歷史事件視頻和資料講解,這樣有助于課堂歷史教學內容層層遞進,既控制了時間和節奏,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2.2利用翻轉課堂模式突出學生主體性培養問題意識: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的主動空間越大,越有利于他們發揮是看能力,而問題意識的產生根源,就在于思考。傳統的歷史教學使學生預先知道將要學習的內容和必須進行解決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不容易進行主動思考,問題意識被抹滅,而現代教學的翻轉教學課堂模式,打破傳統教學的規則,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問題的產生來源,問題意識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學生預先學習的基礎上,以問題討論和探究為主要的實現形式的教學。其重點在于,課前的預習是在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個人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歷史資料學習,這個過程也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需要被尊重的前提下,就能夠從各種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從而提出各種問題。例如,在學習《秦王掃六合》時,請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問題,其中大量是關于秦始皇的功過評論的,有的學生認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的學生認為秦始皇是暴君,還有些學生認為應該從功過兩面進行評價。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此展開討論和思考,教師要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全面的角度看待這個歷史人物,對秦始皇的功、過都要有客觀的認識。

2.3豐富教學資源夯實知識基礎培養問題意識: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通常會認為掌握的知識越少疑問才越多,實則差矣,學生儲備的知識量越多時他的疑問才會越多。當學生對某一知識點處于完全未知狀態時,他也不具備相關知識的提問能力,只有對這方面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具備提問意識。對于初中生而言,其了解的歷史知識十分有限,學生需要對通史有所了解才能具備提問能力。所以,初中歷史教師要從擴充學生知識面入手,通過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資料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進行《輝煌的隋唐文化》的教學時,教師除了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史實資料、圖片等,證明隋唐文化的繁榮,還應該給學生提供與隋唐時期相對應的其他國家的文化發展狀態的資料,同時還應該提供隋唐時期之前的某一類文化發展資料,以及被傳承下來的文化在當代社會發展的狀態資料等,使學生通過閱讀和了解這些資料,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對比,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發問:為什么中國的隋唐時期文化發展繁盛而其他國家沒有這樣的狀態;為什么隋唐文化中的一些內容成為國家瑰寶、為什么有些文化內容失傳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夠使學生提出的歷史問題更具新意,“提問題”也就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嘗試先進教學模式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產生和發展。與此同時,初中學校也應該重視歷史教學,為歷史教學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只有這樣,學生的問意識培養才能夠真正實現。

作者:陳文修 陳成國 單位:山東省平邑縣保太鎮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劉彥華.試析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吉林教育,2016(02):110-111.

[2]韓其法.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學習(下),2014(12):120-121.

[3]張逢國.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學教學參考,2016(06):133-134.

[4]于連英.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文教資料,2015(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