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時間:2022-12-03 10:37:02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對我國初中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標準,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文化課的教育,更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歷史發展沿革,更是要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面還存在欠缺。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國初中歷史教育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途徑。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教學途徑

在新課改提出以后,我國初中歷史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并且最終解決問題,這就明確指出了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初中歷史教育中,大多數都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扼殺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那么到底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本文將一一給出解答。

1目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觀念存在偏差。首先,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初中歷史教師都秉持著應試教育的教育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學生關鍵科目的教學和培養,而對于歷史這樣的科目,大多數教師都會忽略掉其重要性,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看法,也會使得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以及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難以繼續。其次,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學校的教育觀念不一致,導致學生處于兩種不同的教育觀念下,這樣不僅會使得學生的思維體系混亂,還會影響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影響。最后,許多教師并沒有利用現代化的科技進行初中歷史的教學,而是采用傳統講解的方式,單純的向學生傳授教材上的知識,這樣的教育觀念也是不恰當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簡單的了解表面的歷史知識,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歷史思維能力以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很大的障礙。1.2教學方式落后,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的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僅會大大降低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還會使得初中歷史課堂更加的枯燥、乏味,限制了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枯燥的知識講解并不能夠培養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以及問題意識,只會讓學生在知識面前變得更加麻木。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這樣會讓學生養成依賴教師的習慣,在遇到問題時沒有能力自行解決,而是依靠教師為其講解,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由教師帶領的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跟隨教師的教學思維進行,而這樣恰恰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性的思維能力,學生沒有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1.3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在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提出之前,我國大部分初中歷史教育的課程體系都不完善,課程數量不合理。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在課程的設置上都采用了單一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以及創造性的培養。課程設置不完善,也包含了教學資源的不完善,教學資源的不完善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困難,教學資源得不到滿足,學生的學習目的也很難達到。

2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途徑

2.1樹立終身的學習理念。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有正確的思維和感想,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新課改要求,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與查閱,在查閱中反思歷史、從中汲取好的歷史遺留,從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對自身進行培養,將終身學習作為充實自身的關鍵途徑,能夠有效提升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也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打下一定的基礎。2.2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首先,學生只有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才能得到個性的發展,培養自身的問題意識。在緊張、壓抑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個性發展會受到影響,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降低,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其次,教師與學生應當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下,學生可以自由、平等的發表自己的言論以及觀點,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給了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勇氣,這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最后,教師應當教會學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學習歷史,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不能盲從,要敢于向權威發出質疑,這樣會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繁榮一時的隋朝”這一節內容時,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后進行一小部分的知識拓展,讓學生觀看大運河的部分圖片以及有關于大運河的詩,然后讓學生自行思考:大運河的開通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為什么?學生通過史料的查詢以及結合自身對歷史的看法,得出相應的結論,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問題意識,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提升自身的問題意識。2.3設置障礙和疑惑引導學生。想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不僅應當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設置相應的障礙和疑惑,從而引導學生一步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各種方式探究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首先,在新知識的學習前,學生對于知識是懷有極大好奇心的,如果教師在課前做一個簡單的引導,并且設置障礙和疑惑,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這樣就會讓學生更加能接受一切新的知識,也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也能通過后面的學習,按照教師的安排一步步發現障礙,然后對問題予以解決。其次,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自行探究的時間,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時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實踐思考,在與同學和教師的交流溝通中,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科舉制的創立”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在課前的鋪墊環節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學習目標,科舉制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人才選拔方式?科舉制的實施,會對各個階層的人產生什么影響?帶著這些疑問,教師開始講課,在講課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在聽知識,還在思考教師提出的兩個問題,并且還能夠在兩個問題上稍作延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提出:科舉制的實施對原本手持選官職權的地方高管有什么影響?學生可以順著教師的思路,探究這個問題并最終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將問題解決掉,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促進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2.4訓練學生的提問技巧。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提問技巧的訓練。首先,學生可以模仿教師在平時上課中提問題的方式以及側重點,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抓住重點,提升學生的核心思維能力;其次,教師應當結合歷史學習的特殊性,給學生總結出不同的提問技巧,例如:逆向思維法、批判法之類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研究歷史,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3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以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為教學大綱,依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意識。教師通過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設置障礙引導學生以及訓練學生的提問技巧等教學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當耐心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應用于日常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我國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其法.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學習(下),2014(12):40.

[2]朱亮.芻議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教師,2015(36):66.

[3]劉彥華.試析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吉林教育,2016(5):67.

[4]陳文修,陳成國.探討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華少年,2017(8):50.

[5]陳衛麗.關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4(12):188.

[6]盧禹臣.芻議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歷史意識[A]//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2017.

作者:梁瑜君 單位:安徽省亳州市黌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