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時間:2022-06-07 04:38:25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思維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培養興趣是關鍵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早在孔子那個時代就已經表明了學習要以興趣為動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歷史需要時間的沉淀和沖刷,但是正因為如此,也使其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所以要將其和現實生活更好地聯系起來,這樣才能賦予其全新的活力,從而被大眾廣泛接受。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其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老師的引導,很多學生渴望的課堂應該是幽默生動、貫古通今和飽含感情的,而且這樣的課堂也是歷史教學中最應該具備的條件之一。如何將那些陳舊的歷史故事用現代的形式更生動和發人深省的表達出來,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調動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情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正在于此。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將所涉及的內容與當下的時事政治等社會信息相結合,運用歷史的觀點進行評價和講述,引出講課的主題,使學生可以用歷史的思維模式看待當今的社會現象,這樣可以在引起學生的關注的同時培養他們自身的思維能力,加深對歷史的印象從而牢記歷史。必要的時候可以引用討論的形式,加強學生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主要是歷史和當今時事政治等信息相結合的討論,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2、合理指導學生閱讀與思考
很多學生對于歷史的掌握主要是背誦,幾乎很少有人可以達到深入思考的層次,這樣的教學是不夠深刻的,也不是教學的目的,只會背其道而行之,增加學生的負重感,單純的背誦更不能起到對學生思維能力鍛煉的效果,同時也不能加強閱讀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使其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之上加深理解,或者是在理解的前提下進行閱讀,總之,要將閱讀和理解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歷史,將其當作一門學科認真學習,領會到其真正的作用。除此之外,適當的歸納也可以起到學習歷史的效果,不一定是按照課本的內容記憶,可以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記憶歷史,這種概括的能力也是對思維能力的鍛煉,而且可以讓學生自由演講,發表自己的觀點,增加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3、將強對教學的重視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仔細認真的觀察,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因材施教,對待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學,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最后才是綜合全體學生的能力展開思維能力教學。這不僅需要加強對教學的重視,更需要老師發掘出學生潛在的能力,這對學生歷史性思維的調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不能僅僅是考慮升學率與教學的壓力等客觀因素,要重視對每一個學生的引導,不能因為教學任務的要求大至完成教學,因此需要老師細心留意與積極教學相結合。
4、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可以更好的引用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歷史資料,在這些歷史資料中有很多故事都是生動有趣的,比如臥薪嘗膽和岳飛刺字等,老師可以運用這些故事與材料開展教學,培養學生更好的發散自己的思維,在學習歷史的同時可以展開自己的聯想,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要盡量的主張學生從反面進行思考,主要是要從教材的多個角度進行思考,提出不同的問題,從對立面或者側面認識和學習歷史,往往能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收獲。最主要的,還是要從歷史課本的知識中提煉出重點,讓學生真正認識歷史運用歷史。對于歷史故事的想象其實非常重要的,很多歷史多數是沒有圖像或者影像資料的,更多的只是來自于文字的考證,對于過去發生的故事,不能僅僅是從文字中學習和了解,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發散思維,想象過去這些發生的故事的情景,這樣來學習歷史,才是對歷史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老師需要盡量的找一些資料結合文字展開教學,實現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5、總結
對于歷史教學而言,培養歷史的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大程度上它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同時也決定著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所以只有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從根本上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價值觀,為他們在今后步入社會后發揮出重要作用。(本文來自于《高考》雜志。《高考》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王云夫工作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職教中心
- 上一篇:高中歷史高考備考策略
- 下一篇:高中數學教學提升思路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