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情境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9-24 09:50:13
導語:高中歷史情境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激發主動性原則
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學生自主學習、感知并主動構建歷史知識的過程,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變化過程。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更需要學生自身的主動參與和對知識的積極內化。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只有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才能真正實現高中歷史的有效教學。所以高中歷史情境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歷史情境的創設,營造寬松、自由并充滿體驗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要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歷史素養,鑄造其健康人格。
2.培養創造性原則
素質教育和新教學理念的核心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要堅持走在學生“學”的前面,不斷延伸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未知性,從而激發創造意識。高中歷史情境教學,以對學生的視覺沖擊為基礎,著眼于對學生求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使其能夠通過表象的歷史學習,完成富有創造性的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
3.滲透教育性原則
歷史學科具有極強的知識性和文化傳承性,其中包含著濃厚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為。高中歷史情境教學通過歷史情境的創設和情感的渲染,需要起到激發學生思想意識和情感體驗的目的,將高中歷史教學與學生的德育相結合,使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中獲得思想、道德價值的養成。教師在高中歷史情境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歷史課程中所蘊含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積淀,通過滲透德育和美育,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
4.貫徹啟發性原則
啟發式教學由來已久,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新課程改革也明確提出高中歷史教學應當注重課堂教學的啟發性。啟發式教學更能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在高中歷史情境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利用歷史情境的創設活躍課堂氛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問題設置、情境創設等手段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逐步完成對學生的啟發。
二、高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
1.通過視頻資料,創設歷史情境
多媒體技術的普遍應用,使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課堂氛圍的構造成為了可能。在高中歷史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一方面,歷史學科具有“過去性”的特點,如果缺少必要的動態情境體驗,單一的文字敘述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歷史同樣具有“趣味性”特點。復雜多變的歷史事件、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而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的展現單靠教師的陳述是無法生動完成的。通過視頻資料創設教學情境,能夠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增加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直觀感性體驗,拉近學生和歷史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效率。例如在“一國兩制”、香港回歸的學習中,教師播放香港回歸時中、英政權交接儀式的視頻資料,隨著英國國旗緩緩落下,中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學生在充分感受歷史氛圍的同時,加深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教師在視頻播放的同時對香港回歸的重大意義和回歸后的經濟繁榮做必要補充,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國兩制”政策。
2.通過問題設置,創設教學情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問題的提出比解決更加重要”,這充分證明了問題在學生思維創造和知識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高中歷史課程充滿了多樣化的知識架構,問題的設置貫穿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始終,良好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高質量問題的設置。一方面,適宜的歷史問題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鼓勵教學方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轉變,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自主對歷史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教師在創設高中歷史教學的問題情境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個別聯系到普遍聯系的層次性和系統性,使學生通過問題的解決,完成對歷史知識的自主探究。例如在講授《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課時,可以依次提出下面幾個問題以創設問題情境:“中國民族工業在近代的發展有幾個階段?民族工業在近展最快的是哪個時期?榮宗敬和張謇的‘實業救國’思想有什么相同之處,你認為能夠成功嗎?”通過問題的層層深入,學生自主構建起整堂課的知識體系,并在問題情境的解決中逐步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利用鄉土資源,創設生活情境
歷史并不是僅存在于書本上的文化知識,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真實內容。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的歷史資源,如歷史文物、歷史檔案、歷史遺址等引入課堂,創設生活化的歷史情境,不僅能豐富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也能讓學生直面歷史事件,感受歷史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美好感情和實踐探索、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例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之于抗日戰爭的學習,旅順“萬忠墓”之于甲午中日戰爭的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歷史遺跡或紀念館進行現場參觀,從而增加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直觀認知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巧妙結合視頻資料,設置有效問題情境,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通過創設歷史教學情境,激發主動性、培養創造性、貫徹啟發性、滲透教育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邢向陽 單位:山東省博興第二中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學科素養培養策略
- 下一篇:高中歷史教學中時序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