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合理應用

時間:2022-10-16 09:54:06

導語:時事政治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合理應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時事政治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合理應用

[摘要]時事政治對于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卻很少有教師能夠合理地運用時事政治,甚至有不重視時事政治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地位的現(xiàn)象。本文基于此,對于時事政治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合理運用進行深入探究,具體分析時事政治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應用效果。

[關鍵詞]時事政治;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高中歷史非常重視對于文本知識的教學,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僅通過課本中的只言片語就學習到跨越時空的歷史知識顯得異常艱難,因此如何拉近兩者之間的關系,成為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重點。時事政治擁有與時代本身息息相關的時代性,而重要的時事政治本身就是組成歷史的重要一部分,兩者的結合,能夠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展開新的命題。

一、時事政治對于高中歷史的作用

高中生處在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尤其對于高一學生而言,他們接近成年,擁有更加豐富的思維,自主意識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固定模式,并對世界觀、價值觀等產(chǎn)生了屬于自己的具象思考,在這樣的前提下,將時事政治帶入高中歷史,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關注點。

(一)培養(yǎng)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是開展歷史教學極為有利的時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渴望了解世界、探索世界,對于這個世界有著本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時事政治就像一扇窗口,能夠幫助高中生借助這一扇窗口來觀察世界。將時事政治與高中歷史課程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教學目的。本文以高一歷史中“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一章的學習內(nèi)容為例,這一章節(jié)主要是講述我國在歷史上的重要外交事件,而這些內(nèi)容恰恰能夠和當下的時事政治結合起來,如對比“奧巴馬與特朗普對于中美外交的不同做法”,能夠?qū)W生的思考定點在“過去”與“未來”的聯(lián)系上,這本身就是將現(xiàn)下的時事政治與課本中的歷史建立起一個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對話的平臺,在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能夠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考能力。

(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了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并通過了解世界來對其進行修正,所以這本身也應是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具備的內(nèi)容。新課程教學改革重新劃分了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著重培養(yǎng)到當下“知識能力”、“思維意識”、“情感價值”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培養(yǎng)。將時事政治帶入高中歷史的課堂,有利于學生對自身價值觀、世界觀進行塑造和修正。如對于高一歷史課程中“抗日戰(zhàn)爭”這一重點內(nèi)容學習時,教師可結合當下我國兩會的召開具體內(nèi)容,讓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可以“和平與發(fā)展”的主題為例,讓學生了解到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的傷痛,從而進一步體會當下和平時代的來之不易,并借此來增進學生對祖國的歸屬感和愛國情懷,間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對教材本身的一種補充

學習本來就應該融會貫通,不應當為了教學任務,就將學生的思維一味地約束在課本中,這樣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長久的發(fā)展。時事政治與教材的結合,能夠恰如其分地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如可以將“兩岸問題”帶入到教材關于“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發(fā)展進程,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關系以及迄今為止關系的具體走向等問題,經(jīng)過篩選后整合為教學內(nèi)容配合教材一起授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教材本身的知識和內(nèi)容,還通過時事政治學習到了新的內(nèi)容,對于當下的政治局勢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逐漸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

二、時事政治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一)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氣氛

高中歷史教學能夠?qū)H僅存活在課本書面上死板僵硬的事件和人物變得立體和鮮活起來,學生在進行學習后,能夠進一步產(chǎn)生對于祖國和民族的強烈歸屬感,這是高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最常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就是教師雖然講的充滿激情,一整節(jié)課講下來口干舌燥,但是對于學生而言,沒有感觸,無法產(chǎn)生共鳴,使得教學內(nèi)容的開展受到了嚴重阻礙。而時事政治的引入,能夠充分地調(diào)動課堂氛圍,改善這一現(xiàn)象。同樣以上文中提到的“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為例,中美外交是借助乒乓球,實現(xiàn)小球推動大球的外交,歷史上稱之為“乒乓球外交”,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當下我國是否還有類似的外交手段,能否舉例說明。學生很容易能夠聯(lián)想到我國作為國寶的“熊貓外交”,教師可以結合與“熊貓外交”相關聯(lián)的一系列時事政治,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充分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的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實現(xiàn)了有效的教學互動。

(二)增加歷史厚重感

學生只有掌握了教材中的歷史概念,才能從概念中解讀歷史,由于學生對于概念的模糊認知,概念的講解成為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時面臨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例如在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的學習中,對于國際維和部隊略有涉及,實際上就國際維和部隊這一概念而言,對于學生的生活過于遙遠,學生無法理解,這時對于時事政治的應用就極為重要,可以通過類似“索馬里海域護航”的新聞或是較為著名的“索馬里海盜打擊案件”及相關的影像資料,來幫助學生了解真實的維和部隊,并借此感受到我國國家的強大,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

(三)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

就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而言,沒有比時事政治更加直接突出的辦法了。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國家的未來是屬于這些尚且還處在學習階段的學生的,因此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顯得極為重要。通過高中歷史課程,教師可以提前在網(wǎng)上搜索一些相關的文獻、圖片或影像資料,提前播放給學生,影像資料比文字更具有感染力,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狀況的慘烈,除此之外,對于國家武裝、國家外交等都可以選取合適的角度,將時事政治切入課程。如就現(xiàn)下較為熱門的2018年在我國山東青島進行上合峰會的時事政治為例,側重把現(xiàn)在與過去形成鮮明的對比,詳細為學生剖析上合峰會的背景、會議進展,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同時,形成對祖國自豪、為民族驕傲的愛國情懷。

三、結束語

時事政治對于高中歷史課程而言是極為重要的,通過合理運用時事政治不僅能夠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同時對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歷史厚重感以及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望相關學者能夠繼續(xù)深入探究,提出更多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建議或意見,共同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和進步,也促進時事政治的合理運用,為時事政治進入高中歷史課堂的舞臺并發(fā)揮重要作用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段本香.巧用時政熱點激活高中歷史教學[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0(11):91—92.

[2]吳燕妮.讓歷史課堂充滿時代氣息——時政新聞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海南,2016,(32):101—102.

[3]蔣文淑.淺析影視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08):54—54.

[4]張鑒高.淺談時政熱點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4,(11):123—123.

作者:林青 單位:福建省福安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