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應然課堂研究

時間:2022-05-09 11:15:20

導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應然課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應然課堂研究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核心素養,在歷史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目標,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以及教學評價統一在一節課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既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又拓展學生歷史視野,發展歷史思維,在探究歷史中形成歷史認識,這或許成為我們的常態歷史課堂。

一、設計教學目標,強化時空敘事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首要的是設計教目標。目標要立足學生本位,關注其全面發展,優化教學設計。研習并運用核心素養,所謂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所養成的相對穩定的、必備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方法以及情感價值觀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在設計教育目標時,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及其個性差異,了解學情,合理定位課時目標。如在《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中就以“華盛頓是戰爭時期的第一人,和平時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這個符合學生學情的認知來設計該課的教學目標。目標設計后,我們就要根據核心素養的要素去落實。在核心素養中,掌握“時空觀念”是學生學好歷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學生要強化時空敘事,利用時間軸或大事年表,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置于特定的歷史時空中,體會歷史的縱橫關系,理解歷史的基本線索及規律,從而對史實做出合理的解釋。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時空觀念,依據歷史時序建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之間的關聯;有意識地將它們置于具體的時空中進行考察。按照這樣的時空觀念,我們就可以把《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一課設計為:(一)華盛頓的一生1.出生:1732年弗吉尼亞大種植園主家庭2.少年:艱苦環境磨練,塑造堅強意志3.青年:被薦參軍入伍,積累軍事經驗4.成年:參加首屆“大陸會議”,贏得普遍信任;領導北美獨立戰爭;開國立制、當選總統。5.去世:1799年這樣簡潔明了,脈絡清晰,華盛頓為美國獨立和民主建設奉獻的一生就勾勒出來。時空是歷史的底色,高中生學歷史,學習內容與自身生活存在一定時空距離,對歷史的深度體驗受到影響,所以強化時空觀念,才能做到融匯古今,關聯中外,形成科學的認知。法國布羅代爾提出要從短時段、中時段和長時段三個方面來研究事物的發展演變[1]。學習歷史,應在“短時段”中,重點關注重大歷史事件,弄清其來龍去脈。在“中時段”中,掌握歷史階段特征,把握其政治、經濟、軍事演變態勢。在“長時段”中,把具體事件放在歷史發展中去考查,探尋其變化的因子。

二、開展問題探究,激發自主學習

教師設置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探究,共同商討解決歷史問題,以促使學生歷史思維的形成、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在核心素養中,“史料實證”為探究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學科形式,它既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釋歷史和評判歷史的重要能力體現。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和發展學生史料實證能力;教會學生甄別史料真偽的方法;學生養成運用史料構建屬于自己的歷史敘述;依托史料實證來設置問題情境。如《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設計史料實證為:(二)華盛頓拒絕帝制,選擇共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資產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1649年宣布成立共和國。1653年,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自任“護國主”。……后來,國內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由材料得出:他國教訓;英國克倫威爾的教訓;歷史傳統;美國歷史的民主傳統;社會現實;美國社會受啟蒙思想影響大。材料二:18世紀80年代的美國在政治上是特別得天獨厚的:那里既有繼承自英國的自由主義傳統,又有從法國啟蒙運動中吸收了許多英國所沒有的有關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材料三:華盛頓說:“我認為這個請求孕育著可能使我國蒙受最大災難的陰謀。”由材料得出:個人品質;華盛頓個人審時度勢的政治智慧;不貪戀權力、將民族國家的利益置于個人幸福之上的高尚品格。這樣,通過三則史料,把華盛頓拒絕帝制,選擇共和的原因探究出來啦。問題探究強調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索已知或者未知的內容,推動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實現知識連續建構及有效遷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教學內容,提出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其后,學生采取自主探究、小組探究等方法進行問題探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各抒己見,交流爭論,逐漸生成新認知。史料實證與問題探究,一要精選史料,注意材料的信度、長度、難度;二要精心設計有思維含量的問題,把知識內化為思維方式;三要防止碎片化傾向,要將史料與學習內容結合起來。

三、合理解釋歷史,形成正確認知

歷史具有不可重復性,歷史敘述在本質上是一種對過去事情的解釋,它涵蓋了敘述者對歷史描述的整理與組合,體現了敘述者對歷史的價值判斷。培養和發展學生對歷史的解釋能力,首要的是理解歷史然后解釋歷史,實現輸入與輸出;幫助學生在歷史情境和當代背景下,思考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了解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之間的關系;客觀論述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客觀的態度評判歷史與現實問題,揭示歷史解釋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學生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讓學生先學習、領會史家的歷史解釋,然后在模仿與借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并有自覺的價值立場和史觀追求。以《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為例可以設置如下探究問題:(三)1.為什么華盛頓是和平時期第一人?(1)拒絕帝制(2)主持制憲,《1787年憲法》,確定民主共和制任職期間做了不少開創性的工作,對美國產生深遠的影響。(1)捍衛美國民主,不迷戀權勢,個人的優秀道德品質自覺放棄了最高權力;(2)遠見和崇高的理念;(3)他拒絕連任第三任總統開創了美國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先例,對美國民主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2.如何評價華盛頓?具有高尚品格:將國家、民族利益置于個人之上,不戀官位,不慕權勢,堅持民主,警惕專制。貢獻:領導北美獨立戰爭——為美國建立資本主義國家作出杰出貢獻;拒絕王位,主持制憲,建立聯邦制政治;不當終身總統,維護國家民主政治。局限:憲法歧視黑人、婦女等總體評價:為美國的建立和國家的民主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無愧于“國父”的稱號;是美國建國時期也是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杰出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當然視課堂時間,可以設置“為什么華盛頓是戰爭第一人?”,把獨立戰爭的全過程落實到位。歷史解釋就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以史料為依托,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評判的能力與方法。唯物史觀統領下,運用合適的史觀研究歷史,產生有益于學生自我發展的人生啟示,是核心素養中的關鍵性引導作用。華盛頓的歷史局限性就很好地體現唯物史觀的階級分析法。為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具正能量的歷史知識,如對華盛頓的評價,讓學生在正確價值觀念引領下產生尊重法治、誠信、自由、平等等思維觀念。四、培養家國情懷,增強育人功能“歷史研究所追尋的是求真、求通、立德。”[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家國情懷,就是要幫助學生追尋真、善、美;從歷史發展進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財富,養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闊國際視野,海南百川,尊重、包容世界其它民族的文化傳統,形成開放的世界眼光與胸襟。下面是《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的歷史價值觀滲透。(四)1.華盛頓有哪些優秀品德是值得我們學習?出生、少年、青年:戰爭結束時,士兵牢騷很大。1783年3月15日,他召集了一次決定美國歷史發展方向的軍官大會,呼吁軍官們不要“打開內亂的閘門”,而應“讓你們的子孫后代在談到你們為人類作出的光輝榜樣時,有理由這樣說,’倘若沒有這一天,世界決不可能看到人性能達到如此至善至美的境界。”人們似乎不為所動。在演說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從口袋里掏出了一付眼鏡。他說:“請允許我戴上眼鏡。為了這個國家,我不光熬白了頭發,還差點弄瞎了眼睛。”部隊所有錚錚鐵漢們流下了眼淚。暴政和內亂的烏云傾刻之間消弭。由材料得出:拒絕安逸,選擇革命;拒絕帝制,選擇共和;拒絕平庸,選擇卓越;放棄權力,選擇維農;舍小家,為國家,有國才有家。2.華盛頓的個人成長經歷對于當代青年人的成長有何啟示?培養品質:誠信、理性、勇敢、善于冒險等;培養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培養融洽地處理人際關系;要有高度的愛國心和責任感。華盛頓故事告訴我們,個人與國家,為官與為民,做人與修身,進與退,這些在政治金字塔周圍始終縈繞不清的問題,就這樣一一被定格在嚴格的法律位置上。故事還告訴我們,權力可以腐蝕人,危及國家,不可迷戀權力,正確面對和使用權力。華盛頓用自己的言行告訴世人,政治和道德可以良性結合到什么地步。這樣情感就得到升華。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要將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作為最終指向,確定情感培養目標,并緊密地與知識學習、能力鍛造結合在一起,強化學生認知。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教學素材與情感目標培育之間的關系,借助各種資源應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五、完善評價機制,促進終身發展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認知水平進行評價,著眼于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思維創新、實踐能力,也要重視情感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評價,培育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及健全的人格;教師還需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表現,分析問題本質,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結合,如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除了紙筆測試外,還可以采用歷史小論文撰寫、歷史調查活動、歷史檔案等方式,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實際。如《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就可采用人物介紹來評價。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對于缺乏信心學生的評價更要鼓勵和支持,以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發展性作用。(五)作業布置以300字的短文介紹華盛頓,題目自擬。結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唯物史觀是史學范式;時空觀念是學科本質;史料實證是途徑和方法;歷史解釋是思維和表達;家國情懷是價值追求,將它們統一起來就能很好地達成歷史學科的育人價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課堂,我們要以課堂為主戰地,更新觀念,提升專業能力,在教學中滲透,在日常中積累,唯其如此,學生的優秀品格與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才會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何敬平 單位:韶關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