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歷史學習中的創設情境運用
時間:2022-11-24 03:49:00
導語:淺述歷史學習中的創設情境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是把千百年間、千百萬人的際遇,交響成一曲壯麗無比的長歌,蕩氣回腸、洶涌不息。歷史課程則是把一個個動人心魄的畫面,一張張鮮活生動的面龐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得到知識,而且提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由于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途徑太少,再加上課本編寫跨度很大,因此學生不容易理解歷史事件,人物,因而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創設情境對歷史教學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創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
在教學《紅軍長征》這節內容講到飛奪瀘定橋時,有的學生突然提出:“為什么沒有下令炸掉瀘定橋,這樣紅軍就過不去了,”好在我準備了一段大渡河和瀘定橋的視頻,通過看視頻學生了解到在大渡河上架一座橋是何等的艱苦,我又向學生介紹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是在康熙年間修成的,當時周圍各省都捐了錢,四川人民對為數不多的橋梁有特殊的感情,因此舍不得炸橋。再加上敵人過分自信,以為拿掉木板又有機槍封鎖,紅軍就是插上翅膀也飛不過去。這樣學生一下子就全明白了。
二、創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水平。
在教學“遵義會議”的意義時,我先介紹紅軍的前4次反圍剿紅軍運用的游擊戰術,取得了勝利和第5次反圍剿博古、李德等人讓紅軍同優勢敵人拼消耗,而且思想保守落后。在湘江戰役紅軍銳減到3萬人時,仍然要到湘西去鉆敵人布下的口袋陣。在危急關頭,提出了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正確主張,紅軍奪取了貴州重鎮遵義城,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在會議上徹底糾正了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肯定了的游擊戰思想。這樣我通過這一系列的情境,學生自然就可以理解“遵義會議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句話,而且印象深刻。
三、創設情境可以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講到鴉片的危害時,我選取了一些吸毒人員圖片,通過圖片學生認識了鴉片的危害,我進而教育學生現在的海洛因、冰毒、搖頭丸等純度更高危害更大,而且價格昂貴。只要吸食,即使有百萬家財也會在幾年時間傾家蕩產,而且吸食一兩次就會上癮,所以絕對不能去碰。這樣學生就充分認識到鴉片的危害,從而形成“珍愛生命拒絕”的健康理念。
四、創設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時,我不是簡單介紹戰役的影響,而是用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觀看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影片,影片中的慘烈程度震動了每一位學生,戰爭的破壞性觸目驚心,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充分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真正形成“制止戰爭,珍愛和平”的理念,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升華。
- 上一篇:小議西部地區金融發展政策走勢
- 下一篇:我國接受制造業外包的進展策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