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內涵及意義

時間:2022-08-13 03:49:32

導語: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內涵及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內涵及意義

受到中考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可能會疏忽歷史教學的地位,學生對初中歷史不太重視,很多學生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去學習歷史。歷史本身是敘述故事的一門課程,但受當前教育體制的影響,歷史的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對學生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不同的教學行為。實踐證明,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有效應用故事教學法可以使課堂講解更加生動,可以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一、歷史故事教學法內涵意義

故事教學法屬于歷史情境教學法,為了真實而客觀地展示歷史事件的存在和歷史人物的個性,讓學生感受歷史、理解歷史,并發揮形象思維來掌握歷史知識,豐富歷史想象能力,形成歷史價值觀,教師可以讓學生聽故事、講故事、分析故事、養成好的歷史思維習慣,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體驗者、提問者、領悟者,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建構,學會合作交流,主動建構歷史知識,獲得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獲得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可以通過歷史故事的收集和精選、歷史故事講解、歷史故事的相互交流來優化歷史課堂教學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介紹歷史故事,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給學生講解歷史故事,使學生被歷史故事所感染,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產生故事性、趣味性的學習心理,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誘發學生追求知識的熱望。例如,在講解明清文化的時候,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給學生講解《三國演義》《紅樓夢》中的故事,讓學生在班級交流,并展示名著的藝術氛圍,帶著學生聽故事,交流喜歡書中哪個人物,講解書中曹操的故事,理解明清小說的內容,理解作者創作的用意,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通過著名故事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將故事轉化為學習動機,產生學習的熱望,并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培養歷史學習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對歷史作品的藝術欣賞能力,理解歷史內容。

2.進行歷史故事會演,感染學生,體驗歷史新課程教學倡導歷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教學活動,通過編演歷史故事來體現新課程標準下歷史教學的生動性和活躍性,并進行故事演說。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國文化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講解歷史故事,讓學生了解百家主張,進行講故事比賽,讓學生分別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進行講故事比賽,通過講故事課堂教學比賽,讓學生穿越歷史時空,產生歷史體驗,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體驗歷史教學的生動性,更好地感知歷史。

3.融進歷史故事,感受歷史,理解歷史新課程教學倡導歷史故事的融入,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編演歷史劇。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演出歷史故事,通過幾個學生共同表演歷史故事,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通過理解生活,編演故事,讓學生演出歷史故事,通過讓學生表演,來體會歷史的脈搏,增加歷史演出的才能,讓學生感悟歷史,形成歷史的體驗能力、感受能力。

4.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閱讀描摹歷史故事,煥發學生學習動力因為初中學生不愿意表現自己且功課較多,因此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收集歷史故事。教師可以在歷史課堂上講解歷史故事,通過感人真切的歷史故事講解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精心準備教學內容,收集有效的歷史教學故事,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收獲好的歷史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中國抗日戰爭故事的時候,歷史教師可以娓娓道來歷史故事,并通過講解中國抗日英雄的真實故事,來感染學生,激發他們的歷史感受熱情,讓他們愛上歷史,收到積極有效的效果。

5.通過多媒體教學來展現歷史故事場面,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故事、感知歷史歷史教師要在講解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展現歷史事件,讓歷史故事更加形象、更加生動、更加直觀,拉近歷史和現實的距離,使學生充分感知歷史。例如,教師在講解歷史事件時,可以播放電影的視頻剪輯,理解歷史故事的經過。通過播放歷史故事,來開展教學討論,感受歷史教學中人物的特點,如,他有怎樣的身份和個性特征,開展了怎樣的活動,他們為了改變國家的命運做出了哪些愛國的行為。通過教師的多媒體故事演示,讓學生感受歷史故事的過程,形成歷史故事的事件,并設置問題進行研究,提高故事的吸引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活躍他們的學習思維,增長他們的歷史見聞,培養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

故事教學法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和動力,積極引領學生學習歷史事件和知識,發展他們的歷史思維。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故事教學法措施,并持之以恒地開展歷史故事教學,可以收獲歷史教學的成果,發展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