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條件下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

時間:2022-05-05 04:29:08

導語:新課改條件下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條件下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

摘要:歷史學科教學能夠使學生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然而目前我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卻并不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效果較低,難以達到歷史教育教學的目的。因此,我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就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創新

一、引言

新課程要求要堅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素質的提高。在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二、改革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歷史教育的面對是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事實上,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束縛,過于重視學生的筆試成績,忽略了學生的三觀發展[1]。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課程時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相脫離,自身素養無法得到切實的提高。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創新教學方法可以將單純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化為內在修養,切實實現自我素質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1.轉變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高中歷史教學對于歷史教學理念出現了認知偏差。大部分教師均認為,歷史教學實際上就是將中國的傳統歷史概述教授給學生,學生只需要對歷史知識進行記憶、在考試中能夠取得優良的成績即可[2]。這種教學理念的不良后果即是教師在教學中更加強調的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內容的了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濃厚、三觀的內在作用是否明顯并不在學生的考慮范圍之內。顯然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新課改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重視教學效果。因此,要創新教學方法首先需要專版教學的歷史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對課本進行仔細鉆研。例如,在“中日甲午戰爭”的分析出了傳統的批判分析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就近代、現代等社會發展觀念進行全面分析。

2.創設問題教學模式

問題教學模式的創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當然,問題教學法需要注意幾點:第一,課堂氛圍較為活躍。課堂氛圍是實現問題教學法的外在條件,也是促進學生主動表達自我看法和意見的推動力[3]。例如,對于“北伐戰爭”問題,可聽取學生不同的意見;第二,教學要善于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這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同時對教材的熟知度較高。例如,在“十月革命”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你是當時的環境中,你需要政府進行哪些改變?”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教師設置的問題應該以開放性問題為主,開放性的問題能夠更好的開拓學生的思維,且不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是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需要從兩方面看待:第一,教學的教學素材與實際結合。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學習的代入感,教師可以從現實情境出發,以實際的案例導入教學。例如,在古代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現代建筑、吃穿住行進行概述,然后通過與古代的吃穿住行的對比,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二,學生的學習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歷史學科中的許多知識均具有教育性質,然而,這些教育性質的內容需要學生運用于實際的行動中。因此,教師在講解“愛國”相關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舉例“現代社會中有哪些類似愛國的行為?”

4.建立完善的學科教學評價體系

評價系統是創新教學方法的檢驗,傳統教學中對教學的評價主要以學生的筆試成績為主。這樣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且片面,對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十分不利[4]。因此,新課改條件下要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將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與學生在整個學期內的表現和進步相結合,全面、客觀、多元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學習、道德素質、文化素養等全方面的成長與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因此,要創新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必須要求教師轉變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創設問題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建立完善的學科教學評價體系。

作者:郭彩霞 單位:甘肅省卓尼縣柳林中學

參考文獻:

[1]許明華.多媒體環境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理論觀察,2014,02:174-175.

[2]許明華.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2:135-136.

[3]薛海波.論高師歷史教學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斷裂與銜接——以中國古代史為例[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04:137-139.

[4]劉大鋒.靈活運用教法,提高課堂效率——淺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