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6-12 08:32:32

導語: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摘要]本文以初中歷史教學為例,對當今時代學生的思維模式、認知水平、教師的授課思路以及師生之間的交互關系發生的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僵化,探究學習模式的深入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初中歷史教學;應用實踐

掌握探究式學習的發展模式,對于加快教學實踐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負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中,改善當前較為緊張的學習狀態與互動關系。

一、探究式學習的概念及內涵

探究式學習是指讓學生們自主地訂立學習目標、尋找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探索學習過程、鍛煉學習能力,并最終獲取知識內容的學習模式。探究式學習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在于是否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式學習傳達給學生的是如何去獲取知識、利用自身能力去再生知識,注重領略學習過程的美好與靈動。

二、探究式學習模式的意義與價值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探究式學習模式,有著深刻的意義與影響。學習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鑒。通過歷史來反思現在、規劃將來。這就要求學生的思想一定不能僵化,需要發散性的思維。學生要學的并不是單一的史實,而是對這些史實的看法與理解,從中分析得出的經驗與教訓。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單純地背誦課本,并沒有根據自己的興趣對歷史事件、爭議問題展開客觀理性的分析與揣摩。探究式學習模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尋找他們的興趣點,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推入,在這種興趣的培養與探索的過程中去了解歷史事件,從另一個角度去切入,營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歷史世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輔助推進作用,而不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主導作用。這種由“拉”變“推”甚至是“扶”教學模式并不是在弱化教師的作用,而是積極調整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關系。

三、探究式學習的具體應用

1.結合具體案例事實,培養學生探索興趣。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尚不充足,對于社會了解不深,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以更為詼諧幽默、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闡述給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甲午中日戰爭的海戰場景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播放有關甲午海戰的影片、圖片及相關音像資料,充分把海上軍艦的戰斗原景展現給同學們。再通過光緒帝的視角,來引出對相關將領的評價,如“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通過這種詩句的評述,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激發同學的探索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2.打破單一學習模式,倡導分組結合討論。在傳統學習模式下,學生們之間的學習活動是割裂開來的,缺乏交流。而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通過分組的交流與討論,不僅可以使各方的意見交匯、融合,還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協作能力。承接上文的案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提出如何評價鄧世昌這一問題,讓同學們分組討論,通過不同的視角與切入面,系統而完整地分析主人公的形象。例如:鄧世昌作為著名的愛國將領,在甲午海戰中視死如歸,壯烈殉國。但同時,他作為艦船指揮員也存在著失誤,如艦上養寵物、對戰場形勢預判不足等。正是通過這些全方面的討論與分析,才能在學生面前展現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鄧世昌的形象。3.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培養同學質疑精神。探究式學習,需要的就是同學自身的積極主動。通過問題的設置,使同學們帶著疑惑參與到歷史學習過程中來,并在學習的氛圍里不斷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例如:教師在組織同學們觀看甲午海戰的視頻時可以向同學們提出問題:“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是什么”,也要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會有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之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帶著這些疑問去探索學習,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充分挖掘基本史實中的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于所提問題不設標準答案,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與探尋。使同學們認識到“一問”未必只有“一答”。4.理論充分聯系實際,知識生活完美結合。學習歷史是為了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與缺陷。警醒自己、告誡自己不要再犯前人犯過的錯誤。學以致用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例如:當學生在學到古代律例的時候,應該馬上與當今的法律體系結合起來。對比分析,通過古今對照看當代社會有哪些不足,它們的區別與相同點在哪里,哪些地方是曾經的王朝犯過的錯誤,而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這些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通過這種理論與實際的對比論證,能讓學生更深入地融入學習生活,激發學生興趣,將探究式學習發揮到極致。

四、小結

本文分別從探究式學習的概念定義、意義作用與具體方法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終得出了探究式學習對當代初中歷史教學工作具有積極意義的結論。其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習氛圍,還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薛萍.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B版,2014,(6):107—108.

[2]鄭立任.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J].魅力中國,2016,(25):129.

[3]張治超.初中歷史教學的接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關系[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199.

作者:萬道理 單位: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