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加坡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
時間:2022-11-06 02:55:31
導語:中國新加坡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根據中新雙方國家的貿易規模、TCA、RCA和服務貿易開放度等競爭力指標因素,分析了中新兩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相比新加坡,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體的國際競爭力水平偏低,中國必須調整發展服務貿易戰略,統籌各地協作合理發展,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有利環境,大力發展中國的服務貿易,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
關鍵詞:國際競爭力;服務貿易開放度;“一帶一路”
一、引言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國和新加坡的服務貿易高速發展,雙方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也在不斷加劇,隨著全球服務貿易的高速增長,中國和新加坡都排列在亞洲的前五位。同時借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動力,中國和新加坡的服務貿易的發展獲得了史無前例的重大突破,雖然新加坡整體國家經濟的發展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把服務貿易作為國家的核心產業,但中國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最近十年內中國的服務貿易增速迅猛,因此,研究雙方國家的服務貿易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中國和新加坡的服務貿易現狀
(一)雙方國家服務貿易總體規模。數據來自世界統計年鑒。根據圖1顯示,中國的服務貿易的出口和進口相對新加坡來講,都低于新加坡,相對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處于總體劣勢狀態,但雙方國家都顯示出來服務貿易的進口額都大于出口額,處于貿易逆差狀態,證明雙方國家在服務貿易方面,在世界服務貿易發展環境中對國外市場的依賴強度較大,都需要不斷提高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提高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中國,做為貿易大國,貨物貿易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服務貿易的發展還相對落后,需要提高高端技術和資本密集型服務行業的發展。相對中國,新加坡具有一定的優勢,該國本身最大的優勢就是服務貿易是本國的主導產業,也是比較成熟的產業,因此總體規模來講,新加坡服務貿易發展優于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二)雙方國家服務貿易進出口增長率。數據來自世界統計年鑒圖2中國和新加坡進出口增長率圖2顯示雙方國家服務貿易的進出口增長率,首先該圖顯示雙方國家在2009年都出現了一個下降現象,此原因明顯的來源于國際上2008年出現的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最終導致雙方國家的服務貿易的發展跟著也大幅下降,但很快雙方國家在2010年就恢復了正常的增速,中國和新加坡在2010年服務貿易進出口增長率分別達到了23%和14%,并略高于2008年的22%和13%,此現象表明,雙方國家雖然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但雙方國家的應對能力和調節能力較強,在短短一年時間就恢復了危機之前的增速,最重要的表明了雙方國家對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視程度較高。其次,該圖表明雙方國家在2006-2018年期間服務貿易增長率的不平衡,中國分別在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出現下滑的現象,而新加坡分別在2009年、2012年、2015和2017年下滑現象,尤其是新加坡在2015年下滑后,并沒有恢復正常的增長率,繼而在2017年出現再次下滑,都嚴重表明服務貿易的發展面臨國際競爭力的壓力較大,未來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三、中國和新加坡競爭力分析
為了更加準確的分析中國和新加坡服務貿易發展的競爭力水平問題,本文采用以下幾個反映競爭力水平的指標,他們分別是TC競爭力指數[TC=(X-M)/(X+M),指一國某類服務的凈出口額與該類服務的進出口總額之比,X表示該國此類服務的出口額,M表示該國此類服務的進口額。TC指數在[-1,1]之間,TC指數越大,該國此類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越弱。]、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Xij/Yi÷Xwj/Yw,Xij為i國j產業出口額,Yi為i國總出口額,Xwj為全球j產業出口額,Yw為全球總出口額。RCA>2.5表示競爭力極強,RCA在2.5~1.25之間表示競爭力很強,RCA在1.25~0.8之間表示競爭力較強,RCA<0.8表示競爭力較弱。]、KFD服務貿易開放度[KFD=該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GDP,值越高競爭力越強]通過這些指標的分析,從實證的角度論證理論分析的觀點。(一)雙方國家的TC指標比較。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世界統計年鑒圖3中國和新加坡競爭力指標TC圖3表明,中國和新加坡服務貿易的TC指標基本上保持一致,雙方國家的總體競爭力水平比較接近,雙方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水平相當,但從總的發展趨勢看,在2006-2016年之間,新加坡的服務貿易發展趨勢是遠遠高于中國的,尤其在2013年后,新加坡的TC指標高出中國的TC指標很多,該現象表明新加坡的服務貿易發展比較成熟,而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需要大力推進,中國政府應對服務貿易的發展給與大力的支持和鼓勵政策,同時中國的企業也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高度發展自己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行業的服務貿易,表現最明顯的行業有航空行業、信息技術行業等。同時,從圖中還可以看到新加坡的TC指標表現的比較平穩,而中國的TC指標波動較大,再次說明新加坡的服務貿易發展成熟,而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不穩定,存在很大問題,面臨國際競爭力的壓力,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較弱,需要不斷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和完善。(二)雙方國家的RCA比較。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新加坡統計年鑒和世界統計年鑒圖4中國和新加坡RCA圖4再次通過RCA指標來分析中國和新加坡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圖中也是很明顯的對比出來中國相對新加坡來講,中國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明顯的低于新加坡,證明新加坡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主要來自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型行業,主要分布在交通行業和金融行業,新加坡的金融行業一直處于世界的前列,而中國的金融行業發展緩慢,市場波動較大,而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建設行業,傳統的旅行行業雙方國家都比較成熟了,但新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中國和新加坡的差距較大,中國需要引進高端人才,深入改革,提高新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但中國的RCA指標顯示出也是比較平穩的,和新加坡類似,都是在2008年后趨向平穩發展狀態,雖然新加坡表現的是平穩上升,而中國的表現為平穩的下降,但總體上是趨向平穩發展,因此從RCA指標來看,中國的服務貿易已經逐步開始完善和調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果,提高了國際競爭力水平。(三)雙方國家的服務貿易開放度分析。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新加坡統計年鑒一個國家的開放水平直接影響該國經濟的發展,因此服務貿易的發展也是如此,因此從圖5明顯表示出新加坡的服務貿易開放度遠遠高于中國的,新加坡的服務貿易開放度早在2016年就達到了90%,2010年后稍微的下降,但在2014年又反彈到78%和2016年的74%,因此,新加坡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高于中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該國的服務貿易開放度較高,而中國的服務貿易的開放度一直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在2006-2016年間一直維持在6%水平,因此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在國際上很難展開高度的開放發展,極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導致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處于國際水平的劣勢。
四、提高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建議
(一)擴大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度。根據前面實證內容結果表明,影響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服務貿易的開放度,中國的服務貿易開放度遠遠落后于新加坡,因此,必須加大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度,雖然最近幾年中國的服務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逐步提高,但中國的服務貿易相關行業的開放度并不高,仍然低于10%,和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中國的服務貿易更主要的還是依賴傳統的服務行業,例如旅行、交通等行業,只有電信和信息技術行業最近十幾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其他的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型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滯后的,例如在金融行業、教育行業等。在“一帶一路”建設環境下,中國和沿線很多國家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服務貿易發展的市場潛力也存在很大空間,所以中國應該擴大服務貿易開放度,加大與各國的服務貿易合作,從而達到提高中國和對方國家的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二)擴大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根據圖1顯示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存在逆差現象,中國服務貿易進口大于出口,因此,需要擴大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一方面增加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的增長。相比,服務貿易順差高于逆差帶動經濟的增長力度,尤其是針對高端的技術、資本密集型行業的出口更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增長。目前是數字化時代,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的發展空間更是無限的,未來有可能超過其他任何行業的發展,因此,中國應擴大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重點擴大高端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的出口,帶動整個服務貿易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三)統籌中國東西中部的服務貿易發展。建造雙方良好的合作環境是中國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的目標,中國帶頭建設公平、公正的合作環境,同時充分利用國際貿易協定共同發展,中國應該在傳統服務貿易優勢的基礎上打造新型的服務貿易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貿易合作,同時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互聯互通,充分利用東西中部各地的文化特色,尊重各地文化,發展中國服務貿易。在加大中國服務貿易開放度和出口的同時,還要注意中國的東、西和中部發展的不一致,因此,要統籌發展中國東、西和中部服務貿易的發展,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各項優惠政策,中國東、西和中部各自利用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和地方特色,開發自己的服務貿易,東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應起到一定的龍頭作用,西部廣西、云南沿線城市應充分利用地理優勢,促進貿易合作、中部地區應利用自己內地文化等優勢開發文化貿易等。(四)加大資本和知識密集型行業的發展。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雖然已經在趕超中高速發展,但總體水平還是處于低級水平,在世界服務貿易中的競爭力比較弱,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的服務貿易目前還主要是依賴傳統的服務行業,例如旅行、建設和運輸行業,只有計算機信息技術行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水平,但是目前國際上資本和知識密集型好的服務行業才是拉動整個服務貿易的主要行業,例如金融業,中國的金融業目前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需要從培養資本和知識密集型行業的人才開始,加大金融業等行業的高度發展,從而達到帶動中國新興服務貿易發展的增長點。
五、結論
綜上所述,相比新加坡服務貿易的發展,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體的國際競爭力水平偏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有待提高;第二,中國的服務貿易開放度較低;第三,中國服務貿易的TC指數和RCA指數偏低;第四,中國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第五,中國的中、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因此,中國必須調整發展服務貿易戰略,統籌各地協作合理發展,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有利環境,大力發展中國的服務貿易,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
作者:石 榮 單位:廣西大學 行健文理學院
- 上一篇:淺談人民幣國際化對中韓貿易的影響
- 下一篇: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