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環境影響對外貿易戰略
時間:2022-05-27 04:23:00
導語:國際貿易環境影響對外貿易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4年中國經過長期艱難的談判和努力終于加入了世貿組織,這為中國的對外貿易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國際貿易平臺,同時也給中國的對外貿易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我國的進出口產品的對外貿易在國際貿易環境的新政策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嚴格的形勢下面,我國對外貿易過程中很多的問題浮現并逐漸加劇。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應該積極完善,從而解決對外貿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1.1對外貿易進口中的問題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際市場逐漸對中國打開,由于中國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進而大量的產品開始涌入中國。在對外貿易的進口過程中,一些給我國生態環境和資源消耗帶來不利影響的產品也隨之流入中國市場。
1.1.1資源消耗型產品的進口國家數據統計顯示,近些年我國的進口產品中一些低級產品的市場交易額在逐漸減少,但是一些資源消耗性的產品,如潤滑油、礦物燃料以及其他消耗型原料的進口在進口產品中的比例增長幅度加大,特別是一些石油天然氣的相關產品的增長尤其明顯。雖然進口的資源消耗型產品能夠對我國的資源儲備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它們的使用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巨大影響。從1993年開始,中國在石油產品的對外貿易問題上面,由凈出口國轉變成凈進口國,隨著我國對油氣產品的需求量逐年遞增,使得中國對于國際油氣市場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分析得出,2010年我國的石油進口總量已經達到了1億噸左右,凈進口率突破了40%。這樣的形勢給我國的油氣產品的對外貿易帶來重大的影響,同時使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了很嚴峻的問題。
1.1.2易污染型產品的進口隨著中國市場的打開,很多國外的易污染產品也開始流入中國。由于國內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一些使用氟氯烴的冰箱、空調器等進口產品為了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進入了中國市場。在這些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給我國環境問題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加重了環境的壓力。此外,一些化肥的進口同樣給環境帶來了很嚴重的影響。這些化肥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形成二次污染,使一些水體富營養化,從而造成一些赤潮現象,給近海區域的生態平衡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還有一些進口的農用塑料薄膜產品,在失去使用價值后無法有效處理,因其在自然界中難以降解的特性,從而造成白色污染,進而影響生態環境。在進口過程中由于易污染型產品的大量進口,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在遭受著巨大的破壞,這樣的進口形勢,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
1.1.3廢棄物轉移進口由于中國的產品制造在技術上與西方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樣就造成了很多的發達國家通過國際貿易的形式直接向中國轉移廢棄物的現狀。2006年,在廢棄物的進口上面,美國、香港、日本的進境廢棄物占到了進口總量的21.3%、11.3%和7.8%。據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2003年僅英國就向中國傾銷有毒廢棄物達到36.2噸,市場價值1155萬英鎊左右。這些有毒廢棄物主要是舊衣物、電池、有色金屬廢渣等,甚至還有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廢棄物,它們的再生產過程中會對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一些西方國家以兜售“資源性”廢棄物為名,將一些對環境危害巨大的有毒廢棄物轉移到中國大陸,如廣東南海、浙江臺州出現的將洋垃圾拼接成“品牌電腦”的事件,給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屢被媒體曝光。在進口產品中,一些國家將本國禁止使用的產品轉移到我國,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2對外貿易出口中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出口貿易極速增長。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與日俱增,出口貿易份額也不斷地提升。但是在產品的出口過程中,由于體制不完善、生產技術沒有達標,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1.2.1礦產資源的損耗嚴重在產品的出口過程中,很多礦產資源的損耗極其嚴重。由于礦產資源的出口量增大使得很多地區的礦產資源都遭到了盲目開采,一方面使得寶貴的礦產資源破壞嚴重;另一方面對生態環境帶來了急劇惡化的后果。由于開采技術的落后,一些礦產資源在開采過程中釋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或有毒物質,對產品的合格起到嚴重的制約作用,對環境的污染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在一些稀缺資源的開采方面,由于投進的自然資源遠遠高于產出水平,使得很多的稀缺資源的損耗相當嚴重,導致這些資源更加稀缺的情況。比如說,在稀土的開采過程中,由于開采技術的落后以及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使得稀土成品在生產過程中造成了很多資源的浪費,使得本來蘊藏量不大的稀土資源面對了嚴峻的開采形勢。
1.2.2生態資源的破壞加劇在生物資源的出口方面,由于人們無節制的開采和捕殺,使得這些資源的數目開始大為減少。由于盲目的出口,這些生物資源的破壞程度加劇,很多相關的生物資源衍生品的質量下降,一些生物資源面臨著滅絕的威脅,特別是一些野生動物產品的出口導致了人們的大量捕殺,如鹿茸、貂裘等,嚴重破壞了地區的生態平衡。還有一些名貴中藥材的出口上面,一些地區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比如,很多地區天麻、杜仲、砂仁、人參的過度開采使得它們瀕臨絕跡,同時在開采過程中對地區的土壤生態沒有重視,很多地區出現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由于在這些生態資源的出口方面,一些地區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科學地管理開采工作,使得整個地區的生態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1.2.3出口產品大多不符合環保標準在國際貿易環境的影響下,出口產品的環保標準有了很大提高,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影響。由于我國在產品生產和加工上面的技術水平落后,使得我國在出口貿易中的地位十分被動。我國的很多出口產品因為無法及時來應對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環境,使得它們的出口過程受阻,無法通過國際環保標準的檢測,從而給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的對象主要是一些新型工業國家和發達國家地區,但是它們在環保質量上面的要求很嚴格,這樣就導致我國的出口產品受到了嚴重的打壓。比如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出口國的中國,在歐盟提高了它們對茶葉的安全標準后,在農藥殘留成分的檢測上,標準比原來高出了100多倍,讓我國的茶葉出口貿易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2完善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具體措施
2.1加大進口產品的環保監測力度,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
隨著國際貿易中對產品的安全標準的不斷提升,我國也應該積極響應,加大對進口產品的環保監測力度,從而應對我國進口貿易中出現的問題。首先,針對在一些資源消耗型產品的進口上面,我們應該積極進行環境評估,分析這些產品的使用對我國環境造成的影響,根據具體情況來斷定產品的合格性。比如說,在石油的進口方面,我們應該合理地控制進口量,從而防止這些產品的使用給環境造成危害。其次,在對易污染的產品進口上面,我們應該擁有一個完整的監測體系,根據我國的自身情況依照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安全標準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對一些會給我國環境帶來嚴重破壞影響的產品,我們一律不予接受。最后,針對一些國家將廢棄物轉移到中國大陸的情況。我國應該加大環保監測力度,嚴格執行國際安全標準,對那些給我過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產品,我們堅決抵制。同時在產品的環境危害評估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征收一定的環保稅收,以便處理產品在進口后的加工和制造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只有加大進口產品的環保監測力度,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才能保障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利益。
2.2把握出口產品的綠色質量問題,合理開采資源
出口產品的綠色質量問題一直是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心病。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我們在出口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應該把握產品的綠色質量問題,合理開采資源。一方面,應該大力加強綠色生產的力度,走綠色發展的道路。在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一個高效率、信息化、無污染、低消耗的工業發展模式,通過對國外優秀加工技術的引進和國內原料產品質量的保障來生產出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產品,這樣提高了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損耗嚴重的問題,同時也能夠積極應對國際貿易中的變化形勢。另一方面,應該加強產品出口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對一些地區在生產出口產品過程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環境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該積極采取措施來改善這種現狀。在一些稀缺資源的開采過程中,有關部門應該進行嚴格的監管工作,重視開采技術和程序的科學化綠色化,防止在開采過程中出現嚴重破壞環境和資源過度損耗的問題。在生物資源的出口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嚴格地控制生物資源的開采力度,對于一些瀕臨絕跡的生物資源,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來維護這些生物資源的生存環境,對違法的開采應行為應該進行嚴厲的懲罰。
2.3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增強我國環境貿易的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保障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應該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影響力。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責任和義務來推進國際貿易中的有效合作。針對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將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產品和活動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現象,中國應該積極提出抗議,并及時向國際貿易組織反映,以此來維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合理權益。我國在國際貿易中應該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理引進一些優秀的生產技術,幫助我國在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料損耗和環境污染程度。由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差距,使得在國際貿易的討論和談判中,發展中國家顯得很被動。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應當積極參與到國際貿易環境的合作討論和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來,了解國際貿易發展的最新動向和一些政策的潛在影響,表明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立場,以此來增強我國的對外貿易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我國應該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能夠積極地和發達國家一起制定出更加符合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目標的政策,以此來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的對外貿易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針對目前我國在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我國應該及時更新和完善對外貿易政策,讓我國的對外貿易能夠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進而提升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 上一篇:發展包容性提升調研報告
- 下一篇:沿海開發創新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