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對對外貿易的影響及計策
時間:2022-12-18 02:44:02
導語:媒體對對外貿易的影響及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國還處于勞動密集型經濟發展模式,出口貿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體。隨著知識、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呈現出競爭力不斷提升的趨勢。其中媒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它不僅可以將國內的信息穿透國界,向全球輻射,實現國際貿易市場的拓展,同時也能夠在政府的主導下,實現媒體在國際貿易中的形象宣傳、政策推動,為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提供強勁的輿論氛圍。但是,應當看到,媒體是一柄“雙刃劍”,它能夠給我國的對外貿易助力,也將產生消極作用。
1.積極影響
(1)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可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世界范圍內,中文媒體所占比例較低,一般為英文媒體,因此,我國國內經濟環境,對外貿易政策,以及企業發展的情況、市場情況等,很多國外貿易商知道的并不多,而他們主要通過貿易實踐了解我國的情況。因此,發揮媒體的信息傳播作用非常重要。近些年來,我國重視利用媒體進行國際貿易的信息傳播,意在傳播我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形象,介紹國內經濟發展態勢,向國外開放市場信息,吸引了很多貿易企業的注意力,對推動經濟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宣傳平臺。同時,我國很多企業也注重在海外媒體宣傳我國的經濟貿易信息,利用國外本土媒體宣傳我國的產品,使得我國產品得到了國外消費者的關注。雖然在海外媒體的宣傳成本較高,但也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2)媒體良好的信息交流,促進了國內外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發展中,經濟信息的不對稱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瓶頸。而各國媒體通過信息交流的方式,可以打破這種瓶頸,實現貿易雙方或多方面的了解和互信。近些年來,我國媒體在經濟信息方面,大量轉載國外經濟信息,為國內客戶了解國際市場需求,明晰國際貿易政策,關注國際貿易動態,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不僅如此,國外的媒體也關注國內的信息報道,他們往往將國內各種媒體的經濟信息報道,經過不間斷的信息梳理,向本國民眾傳播。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國內媒體與國外媒體兩手,實現傳播合作,信息共享的越來越多,以經濟信息的合作、共贏為基調的國際媒體合作格局正在形成,這種媒體的合作,打破了傳統的信息閉塞,信息滯后的弊端,推動了媒體發展的國際化,也使國際經濟貿易信息的流動與傳播更加便捷,從而推動了國際經濟貿易企業的信息傳遞。
(3)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有利于解決國際貿易爭端。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在全球中的貿易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貿易量的擴大引起了貿易摩擦的增多,另一方面,國際貿易的發展也觸動了很多國家的利益。因此,當今一些西方國家,為了爭奪國際貿易中的強勢地位,無端挑起國際貿易糾紛,對我國貿易企業不斷進行貿易騷擾和貿易制裁。面對這種境遇,一方面,要規范我們的貿易行為,注重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另一方面還要通過談判、溝通的手段,利用國際貿易法規維護我國的貿易權益。同時,為了爭得世界人民的支持,我國還要在輿論宣傳上,開誠布公地將貿易糾紛中的真實情況介紹給國內外的民眾,為我國的貿易談判和貿易爭端的解決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堅持遵守國際貿易規則,依法維權,尤其是通過國際媒體宣傳我國的貿易政策和企業正當的貿易行為,必然會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會獲得良好的國際貿易發展的輿論環境。
2.消極作用
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重視輿論宣傳作用,同時,國外一些非法勢力甚至是敵對勢力,也在利用媒體,肆意歪曲我國貿易企業的經營行為。尤其是一些國家,利用我國媒體弱勢的地位,在宣傳報道中歪曲實施,蠱惑人心,在國際社會中破壞我國的國際貿易形象。形形色色的歪曲報道,不實報道甚至是“中國威脅論”的報道,充斥著國際媒體輿論環境,這對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極壞的影響,激起了國外一些民眾的恐慌,這種誤解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阻礙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公平競爭和正常發展。
二、應充分重視媒體的作用與影響,在國際經濟貿易中采取應對策略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國際經濟貿易全球化、一體化成為現實,各國間的經濟成為休戚與共的不可分割的整體,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對于我國來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爭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應當看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也對我國的國際貿易產生著阻礙作用。其中媒體作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工具和輿論工具,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必須充分利用它,趨利避害,使媒體為我國貿易發展所用,推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具體來說,當前,應當充分利用媒體,采取如下應對策略:
1.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宣傳陣地作用,為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國際貿易中外部環境的營造,可以通過外交途徑,增進國與國之間的了解、互信來實現,同時,也要重視發揮媒體的作用。我國要加強媒體建設,加強國內媒體與國外媒體的溝通,充分將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企業經營發展態勢,尤其是要把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向國際社會展示。要從樹立我國企業品牌和影響力出發,經過精心的媒體策劃,向國外消費者傳播本國的經營理念。要通過媒體向國外客商展示我國對外貿易中公平、遵守貿易規則的理念和決心,通過媒體向世界人民傳遞中國人民的信譽和決心。
2.重視媒體發展的國際化和合作發展。國內的媒體對世界的影響是有限的,必須突破國界限制和媒體語言的桎梏,加強我國媒體的國際化發展和國際化合作。要增設外文媒體,增加對外廣播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的對外廣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這與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地位不協調,與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不相適應。因此,必須增加電臺、電視臺、報刊的對外傳播力度,以提高我國媒體的國際化發展程度。同時,還要在廣播內容上進行革新,媒體宣傳應充分考慮受眾國家的民俗、文化、信仰,使媒體傳播的內容貼近國外受眾的心理需求,從而真正實現媒體信息傳播的契合度。另外,要加大媒體的國際合作力度,建立國際間媒體合作框架,實現媒體間的實際合作。應通過與國外媒體共享、交換經濟社會信息,促進國際經濟貿易信息的國際化發展,以媒體的國際化和合作發展,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3.提高媒體傳播素養,提升媒體傳播的國際影響力。作為國內媒體,應在國際化和國際合作中,提高媒體傳播的自身素養。媒體傳播要有大局觀念,要從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際貿易的公平出發,科學把握媒體傳播的素材和傳播標準,大力加強媒體的國際化水平。要增強媒體傳播中的預見性和前瞻性,要從為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出發,提高自身的媒體素養,掌握傳播技巧,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
作者:唐準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 上一篇:解析高等教育的鋼琴教學
- 下一篇:Photoshop運用與實踐課程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