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下我國的對策

時間:2022-05-06 09:37:23

導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下我國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下我國的對策

摘要:伴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深層發展,工業化進程也隨之更為深入和多元,基于全球框架下的貿易環境也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和相互融合。全球范圍內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及氣候變暖,促使低碳經濟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點及焦點。而在此種背景及嚴峻形勢下,通過發展低碳經濟及將碳排放量縮減,已然成為全球范圍內各國所需迫切解決首要問題和當務之急,由于經濟發展可持續化和國際貿易低碳化在具體理論方面存在相依和相宜性,且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于各個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往往具有直接性影響和作用。本文通過對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所造成影響進行分析,以此就我國相應對策予以探析。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對策

從2008年召開的G8峰會可知,各國領導人就2050年之前將全球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于現今減少50%的目標予以達成,至此可見,無論是國家還是國際經濟層級,均能夠對低碳經濟所具有的重要性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和共識,在各國國內或國際性組織框架下,均將低碳經濟作為其整個經濟發展或職責達成的重要戰略性目標。低碳經濟時下已然成為社會關注之焦點,同時也是實現經濟增長新的突破口。

一、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影響分析

伴隨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及不斷融合,低碳經濟已然成為現時代背景下持續性發展的重要議題,且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重視和關注。基于新時代背景環境而言,WTO已經明確表態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及氣候變化,其認為開展自由貿易,將會通過多種方式對環境因素及氣候條件造成影響,而反之,則此種因素就會造成流轉狀況及自由貿易的開展變得更為復雜及惡劣,從而造成在國際貿易成本方面的增加。而對于低碳經濟而言,其往往和國際貿易存在緊密聯系,可謂密不可分及相互關聯。

(一)低碳經濟對多哈回合談判的影響

就多哈回合談判自身來講,隨著全球氣候的持續變化及低碳經濟的倡導,將對WTO在多哈回合談判無論是談判方向還是進程上均會造成阻礙及影響。針對低碳經濟而言,其中不僅包含有多種形式的生產要素,同時還包含有與之相對應的各種類型的競爭條件、需求條件及生產要素條件等,在各個要素之間以及相互協調融合進程中,還會造成各種問題和弊端。而此狀況便需所要開展的談判,對于時下低碳經濟在具體的戰略決策及方向上做出更加切合的調整和創新,以此達到對氣候變化予以適應的目的。在多哈回合談判當中相應環境及貿易方面的諸多議題,該談判的重要內容已然乃是氣候友好型產品。與此同時,此種產品在該談判所有清單當中,其所具有的地位及重要性軍十分突出和顯著,并在良好的內在價值方面得以很好的表現。伴隨當今低碳經濟的持續且快速發展,致使一些低碳產品以及與之相關的多領域服務因素,開始受到世界范圍內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而在具體的環境談判以及WTO貿易談判當中,其對于低碳產品所具有的具體位置及現行運行機制等均做出更為詳細的明確及闡述,從而對于此種類型產品在貿易當中所存在弊端給與了消除,其從根本上及深層次框架下,就貿易自由化方面的長遠目標予以實現。自從2007年以來對低碳經濟的不斷探索之后,最終獲取了超過54個目錄的有關環境產品方面的清單。自2014年以來,在世界領域內注入歐盟、中國及美國等14個重要成員,在環境產品等方面達成共識,并就有關環境產品方面的談判予以啟動。奧巴馬政府于2009年出臺了《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對美國大型溫室氣體排放源實施更具法律約束力的總量限額,基于2005年而言,美國2020年減少16%,而到2050年減少82%。此外,在法案中,能源效率計劃、清潔能源技術及可再生能源,其中還能夠呈現額外的減排,此種美國溫室氣體總減排量相比于2005年,到2020年將會減少27~33%,截止到2050年,減少幅度達到80%。

(二)低碳經濟對雙邊及區域貿易協定談判的影響

就低碳經濟而言,其不僅對雙邊貿易談判造成一定影響,且對于區域貿易談判同樣會產生相應影響。而基于多哈回合談判,在全部內容當中的非農業及農業方面,其在具體的談判進程方面則相對于其它類型更為緩慢。一些WTO成員國為了能夠更好的將進程速度予以加快,從以往在貿易上的談判,自貿易的自由化開始向具有區域性框架下的雙邊貿易予以轉變,而此種貿易發展格局還包含有諸多氣候因素。比如于2010年基于歐盟和韓國之間所簽署的歐盟-韓國自貿協定,其就對國際氣候基礎框架進行了規劃。就其對整個區域經濟方面所造成的影響而言,其主要表現在在具體的WTO貿易開展進程中,其所劃定的未來發展目標,以及現階段所需要完成的目標,均存在難以實現的狀況,并且在具體的發展進程方面也處于停滯或發展緩慢的狀況,此背景下,對更為便捷及簡單的方式予以尋求,并以此對一條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未來道路給與探索,即為利用區域性合作的方式為基礎,以此種模式實現共識的達成,并就這些國家在具體的多邊談判當中所存在的力量給與增強。與此同時,充分利用現有趨勢的貿易自由化,以此為基礎在服務環境及低碳產品方面的更好且更快發展予以實現。

二、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作用下的我國的對策

(一)積極參與WTO多邊貿易規則的相應制定

針對在多哈回合談判當中所涵蓋或涉及的各種議題內容,如若通過談判仍然無法達到有效共識,則會影響于整個國際貿易體系及格局。我國作為整個多哈回合談判的重要發起方,對有關環境產品及低碳產品方面的談判均做到了積極參與。歐盟在有關環境方面的談判過程中,同時還將環境服務予以納入,并就有關非關稅壁壘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此就影響了多邊貿易規則。至此,我國可依據此種背景,應對國內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的現實狀況進行積極探索,還應就自身所應該具有的相應發展環境進行積極探索,從我國的實際國情作為出發點,還要認真探究已經過去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十三五”發展規劃,對于我國發展更為有利的條款要積極爭取。此外,還應對服務清單及貿易清單進行綜合衡量,依據我國發展需要,就具有較好競爭力方面的環境產品給與積極探索,且還需在自由貿易的行列當中,將環境清單當中相應環境產品予以納入,并有效融入至我國市場當中。始終保證環境服務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利益,并以此為基礎在WTO多邊貿易規則具體制定方面,還要勇于積極參與,以此實現我國在內在競爭優勢方面的充分發揮。歐盟又推出“能源技術戰略規劃”,計劃在今后10年內再增加500億歐元作為研發氣候保護技術的經費,從而讓歐盟每年用于贊助氣候保護開發的資金達到80億歐元。根據歐盟的預測,未來幾年,高產量、低排放的能源新技術將擁有數十億歐元的市場。

(二)對區域貿易協定當中的相應規則予以注重

由于在多哈回合談判當中涉及有較多因素,知識整個談判的進程出現較為緩慢狀況。至此,我國應對區域貿易協定進行積極把控及需求,還應對相關TTIP及TPP談判當中所涵蓋的環境一體化方面的內容進行積極追蹤,在此過程中還應對有關歐盟及美國之間在已經完成簽署的環境條款的具體規定有效結合起來,以多種條件為基礎探索我國未來環境發展方向及條款,并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準備及應對工作。我國可依據本國國情就區域貿易及雙邊貿易予以積極開展,并積極尋找各方面的合作國家,以此為更好的發展低碳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具體的區域協定當中,還需要將環境問題及低碳經濟有效融入,以此實現我國在整體低碳競爭力方面的不斷提升。由于合作對象及國家國情存在差異性,可根據合作對象及國家的差異,就各種發展條件及措施進行制定,并將符合自身實際的低碳領域標準予以樹立,還應制定相應落實辦法,以此實現我國在低碳產品及環境產品方面的發展空間更好的擴展,最終實現協定中的互利共贏。

(三)對于低碳領域相關標準制定要積極參與

在對低碳領域相關標準方面的制定要積極參與其中,此過程不僅要對國際標準化組織所的具體的內容及標準進行充分重視,還要對其中的協同關系進行合理把控,在制定ISO相關標準時,可對諸如碳標簽、碳足跡及新能源等具有國際性的標準制定環節進行積極醞釀,以此實現我國在出口競爭力及產業競爭力方面的不斷提升。以此為基礎,還需要對培養標準人才方面給與足夠重視,此外,還需對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各方面的支持力量給與強化。就低碳領域而言,其實質為一個新型的空間范圍,我國可將低碳經濟發展現實狀況為依據,對在國際貿易當中的所存在的相互博弈進行探索,并通過培養標準化人才,以此對我國在此領域人才短缺狀況給與彌補。我國可對國際標準指定框架下的支持力度給與加大,并對出國審批流程給與開放,此外,還應對參與國際經費的使用限制進行開放,對外部專家在國際標準制定具體參與方面要給與鼓勵和政策支持。

三、結語

低碳經濟日益發展往往對于國際貿易規則產生相應影響,同時還會對國際貿易各個環節當中的各產業鏈造成影響,當就國際分析完成后,就我國在此領域框架下的應對措施予以探索,在國際貿易協定制定中積極參與,并對標準人才進行制定,實現我國在參與各種與低碳經濟相關標準制定的支持力度的增強。

作者:王旭坤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雪梅,王雙,韓光.基于低碳經濟的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時代,2011(14):44-45.

[2]陳康.低碳經濟下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及我國應對措施[J].江蘇商論,2011(33):38-38.

[3]湯碧.低碳規則對我國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2(10):53-54.

[4]唐衛東.低碳經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挑戰[J].中國市場,2010(2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