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對外貿易發展思路
時間:2022-07-12 10:39:46
導語:新常態下對外貿易發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出現高速、穩定、有序發展的和諧狀態,并且增長的速度要高于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從我國的進出口總額來看,我國實現了從貿易小國向貿易大國的跨越。開放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在新常態的背景下,研究對外貿易的發展是深化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提和保證,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新常態下為了應對國際經濟的新格局,我國還應該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積極的應對當前的挑戰,抓好對外貿易發展的機遇,同時還應該對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存在的問題有更加清楚的認識,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對外貿易不斷轉型,讓我國的企業在對外貿易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目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首先,貿易壁壘問題比較嚴重。在對外貿易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二者存在技術標準以及規定的不同,為此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此外,再加上我國出口產品整體來說附加值比較低,因此使得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能力比較弱。再從我國當前的企業來看,大部分的企業還沒有標準化的意識,基礎性工作比較弱,因而使得生產技術無法與國際接軌,導致與國際同行的標準不一致,最后使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難上加難;其次,反傾銷問題仍然揮之不去。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些國際組織與國家逐漸加大對我國商品反傾銷的起訴力度,這些對于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有著不利的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政治、經濟還有我國自身的原因。從我國市場來說,當前我國的市場并沒有完善的規范制度,并且市場行為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導致產品過程。而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低價傾銷的方法自保;最后,貿易順差依然居高不下。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使得我國對外貿易出現高額貿易順差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使得加工貿易逐漸向我國遷移。而我國為了促進就業則實行保稅政策。再加上我國人口多,市場比較廣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來華投資,這些都會使得國內的企業逐漸熱衷于開拓國際市場,促使貿易順差逐漸增長。
二、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特點
新常態主要是強調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縱觀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主要呈現的特點有:首先,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是進料加工。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初級階段主要是以來料加工為主,在多年的沉淀下已經變為進料加工為主。20實際80年代末,我國進料加工第一次超過來料加工,并且在對外貿易中占的份額逐年上升,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其次,我國對外貿易主要是集中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增速明顯。從我國的對外貿易地區分布來看,主要是集中在東部地區,珠三角一帶、福建一帶、以及山東地區,它們的共同點是具有比較好的地理優勢,這些都與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以及設立自貿區的好政策密不可分。另外,對外貿易增速逐漸放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的規模不斷的擴大,但受到十年前經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出現了起伏。從金融危機之前的情況來分析,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一直是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而在金融危機后,我國對外貿易則出現了緩慢增長的趨勢,對外貿易逐漸由高速到中速再到平穩發展,凸顯新常態的對外貿易發展特征。最后,我國對外貿易出口國家主要是以東盟、美、日為主。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出口市場逐漸在整體平穩的發展過程中優化。當前我國主要是以出口東盟、日本和美國為主。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是美國,同時它又是最大的亞洲產品出口市場。為此,我國能否獲得美國的產品進口對于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思路
(一)加快全球化高標準自貿區的網絡建設。完善我國對外開放的策略,并加快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自貿區的建設與發展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動力。對于網絡建設方面,要建設一體化自貿區網絡,將世界各個國家聯系在一起,建立一個開放性的市場,讓貿易壁壘逐步減少甚至是取消。從而實現區域內貨物、交通、服務等自由流動,促進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構建全球性高標準的自貿區網絡,促進世界各國互利共贏。當前世界上排名在前幾位的國家并沒有自貿區,我國同樣也是如此,甚至是被以美國為主導的伙伴排斥,這些對于我國發展出口貿易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為此應該積極的加快全球化高標準自貿區的網絡建設,構建中歐自貿區、中韓自貿區等。當前中、日、韓是東亞主要的經濟體,這三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所占比重較低,因而在經濟的壓力下,三個國家建立合作建立自貿區能夠促進三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慧及地區以及全世界,實現各個國家貿易發展。(二)培養我國更多高素質的對外貿易人才。為了能夠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加強培養更多專業性的對外貿易人才是當前的重點。同時,還應該加快對外貿易技術的轉移,并且國家要搶占全球品牌與營銷的高端市場,還應該不斷加強自身軟實力的建設。當前我國主要的外貿主體人員是我國的民營企業家為主,因此要不斷提升和開闊他們的國際視野,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還可以針對性的開展一些專業性的培訓,培養出更多懂管理、并且具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家。此外,高等院校也應該積極的發揮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以針對性的開展一些緊缺專業以及重點行業的技工進行培訓,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從而為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三)提升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水平。“一帶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充分依賴我國以及相關的國家已有的雙多邊機制,并借助相應的區域合作平臺,是我國對外開應該堅持的重要一步。這是因為這一策略順應了我國要素流動轉型以及產業技術升級,為我國經濟轉型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僅是給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而且也為我國周邊的國家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并促進我國與歐洲形成友好合作的關系,為中歐經濟的發展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有利于我國發展出口貿易。通過與周邊國家進行優勢互補,有利于擴大各個國家的貿易,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有利于各國逐漸擺脫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對于“一帶一路”涉及到的幾十個國家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我國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我國的工業產能優勢,讓更多的企業發展對外貿易,帶動我國更多的產品出口。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的對外貿易來說,應該盡快適應新常態經濟的需要,并且積極的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提高并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應對外貿形勢的改變,努力降低成本,促進對外貿易經濟本質的增長以及質量的提升。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現實的需要。在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應該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并且結合當前我國發展的國情進行分析,促進我國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國家政策,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穩步發展,同時還可以積極的應對國際復雜多變的環境,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代玉簪,王春艷.新常態下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思路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S1).
[2]李宜江.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8(2).
[3]侯本乾.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13).
[4]李萌.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問題研究[J].新經濟,2016(23).
[5]周睿.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變革趨勢的探析[J].中國商論,2016(24).
作者:鄒譯萱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
- 上一篇:農業經濟應對農產品貿易摩擦策略
- 下一篇: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