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費用事宜分析

時間:2022-09-17 11:22:20

導語: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費用事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費用事宜分析

摘要:信用證實務中,由于國內外各銀行收費項目和標準不一,國際慣例對于費用的具體規定也無法面面俱到,信用證業務實踐中關于費用的爭議層出不窮。本文立足于銀行審單與信用證業務實踐,歸納總結了關于費用的一些常見問題,并列舉了銀行審單實務中發生的幾個產生費用糾紛的案例進行深度解析,以期起到指導實踐、防范風險的作用。

關鍵詞:單證實務費用;風險案例

1信用證實務中的費用介紹

信用證實務中,各業務環節相關的費用種類林林總總,如DISCREPANCYFEE(不符點費)、CABLECHARGES(電報費)、HANDLINGCHARGES(處理費)、ADMINISTRATIONFEE(管理費)、ACCEPTANCECOMMISSIONS(承兌傭金)、DISCOUNTCHARGES(貼現費)、REIMBURSINGCHARGES(償付費)、AMENDMENTCHARGES(修改費)、CONFIRMATIONFEE(保兌費)等。UCP600第37條a、b、c款都是關于銀行之間提供服務時費用收取的相關規定。電開信用證的MT700報文通常在71D/71B域規定相關費用的承擔方,如ALLBANKINGCHARGESOUTSIDEISSUINGBANKINCLUDINGREIMBURSEMENTFEEAREFORACCOUNTOFBENEFICIARY(開證行以外的費用包括償付費由受益人承擔);在47域規定不符點費等相關費用的扣收標準,如ADISCREPANCYFEEEQUALTOUSD60.00WILLBEDEDUCTEDFROMTHEPAYMENT(等值60美元的不符點費將從付款中扣除)。

2費用產生的原因

2.1銀行中間業務收費。銀行是提供有償服務的金融實體,信用證項下的各類國際結算費用成為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來源之一。在信用證業務的不同環節會根據相關的服務成本、產品特點、操作難度、同業收費標準等因素制定本行相應業務的收費標準,收取一定的費用,如信用證通知費、付款費、償付費、不符點費等。2.2因融資融信而產生的費用和利息。融資費用常見于含有貼現、遠證即付等融資條款的信用證,此類信用證中通常含有關于融資利率、費用等的規定。如果受益人接受融資安排,且信用證規定該融資項下的費用由其承擔,則對受益人而言就產生了相關費用和利息。此外,如果信用證加具了保兌,則保兌行要收取一定的保兌費,由于保兌費用一般較高,實務中要注意保兌費的承擔方;如果開證行在信用證中規定遠證即付等特殊融資條款,受益人若沒有融資需求,一定要在交單時明確此意愿,以防產生不必要的融資費用。

3可能引起費用爭議和糾紛的情況

3.1未按照信用證收費條款規定行事。當信用證含有明確的費用收取條款,但相關當事方由于操作不規范,未及時收取費用而產生問題,常見于轉通知信用證的情況,如以下案例。案例一:某日,A銀行(第二通知行)收到一筆轉通知信用證,其中明確規定:PLSRELEASETHISL/CTOTHEBENEFICIARYONLYAFTERCOLLECTINGOURADVISINGCHARGESOFUSD80ANDPLSREMITITTOOURACCOUNTXX(請僅在收妥轉通知費80美元并匯給轉通知行之后,再將信用證通知給受益人),且信用證規定開證行之外的一切銀行費用由受益人承擔。A銀行未注意到該類條款,在沒有收取轉通知費的情況下即將信用證通知給受益人。信用證效期臨近時,A銀行收到轉通知行追索轉通知費的電文。經聯系受益人,得知其已持信用證正本在另一銀行完成交單,此信用證已經執行完畢,受益人拒絕匯交轉通知費。按照UCP600第37條c款,“信用證或其修改不應規定向受益人的通知以通知行或第二通知行收到其費用為條件”。本案例中,信用證出現上述條款與該規定不符,但由于信用證可以對慣例條款進行修改或排除,則此種情況下信用證的規定是有效的。實務中,如果第二通知行未按照信用證條款規定行事,即沒有收取轉通知費就將信用證通知給了受益人,而受益人在事后不愿補交轉通知費,則第二通知行就可能面臨被追索轉通知費的問題。3.2信用證中規定了高額的不合理費用。此類情況常見于菲律賓的銀行開立的信用證,附加條款中有時規定“如開證行同意(ONAPPROVALBASIS)對不符交單進行承付,則將收取托收傭金(COLLECTINGCOMMISSION)”,但未明確規定收費標準,且實際扣收的費用高昂,不盡合理。如以下案例。案例二:A銀行收到一筆信用證,其中47域含有如下條款:ADISCREPANCYFEEANDISSUINGBANK'SCOLLECTIONSCHGS(FORDOCSSENTONAPPROVALBASIS)WILLBEDEDUCTEDFROMTHEPROCEEDSOFANYDRAWINGS(當基于開證行許可交單時,不符點費和開證行的托收費用將從支取的款項中扣除)。A銀行收到交單后按不符點出單,8天后收到開證行拒付電文,之后第二天收到開證行接受不符單據的電文,以及該筆業務項下的收匯款項,但被扣除了三千多美元的COLLECTINGCOMMISSION。A銀行立即向開證行發報交涉,指出其扣費過高,且信用證項下不應存在托收費用。經過長時間的多次交涉之后,開證行退回了部分費用。由此案例可知,指定銀行或交單行一定要認真核對信用證項下列明收匯金額的電文,特別要關注信用證中有特殊收匯規定的業務,如發現扣費不合理,一定要發報查詢,據理力爭,避免給受益人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損失。3.3銀行擅自加保并收取保兌費的情況。實務中,某些轉通知行對信用證擅自加保,借此向受益人收取高額保兌費用,而且規定即便是信用證未執行,受益人也應承擔此項費用。受益人通常難以接受這樣的收費規定,因此可能產生糾紛。如以下案例。案例三:P銀行(通知行)收到一筆由某外資銀行發來的MT710轉通知信用證,信用證40B域顯示:IRREVOCABLEADDOURCONFIRMATION,49域顯示:WITHOUT,47A域中包含如下費用條款:CONFIRMATIONCHARGESAREFORTHEBENEFICIARY'SACCOUNTANDSHOULDNOTBEWAIVED,EVENIFTHECREDITEXPIRESUNITILIZED(保兌費由受益人承擔且即使信用證未被使用,該費用也不能免除)。同時,信用證規定UCP600第37條c款不適用。P銀行在未收取相關費用的前提下將信用證通知給受益人,但受益人表示無法接受信用證中的費用規定,要求撤證。P銀行隨即按受益人指示發出了撤證電文,數日后收到轉通知行來報,稱由于受益人要求撤銷信用證,所以要求P銀行向受益人追索信用證項下的保兌費。P銀行遂聯系受益人收取費用,但受益人認為開證行和受益人都未要求轉通知行加具保兌,且其已撤銷了該筆信用證,不應承擔此信用證項下的任何費用。由于轉通知行堅持索要該筆費用,而受益人一直拒絕承擔,雙方陷入僵持。實務中,出口方銀行和受益人一定要特別關注加具保兌條款的信用證,如需加保,受益人須與保兌行確認相關流程和費用,并要謹慎制單,防止因單證不符被保兌行輕易拒付,失去保兌的效力且承擔了高額費用;如不需要加保,則應通過規范的方式明確告知相關方,避免承擔不合理的保兌費。3.4銀行間業務處理意見不一致引發費用認定不同。實務中經常存在指定銀行、保兌行或開證行審單結論不一致的情況,從而產生收匯金額是否扣除不符點費等相關費用的爭議。如即期(或假遠期)信用證中規定了第三方銀行作為償付行,指定銀行判定交單相符,則可能會在將單據寄往開證行之后即向償付行進行全額索償。然而,如果開證行收到單據后審核的結果與指定銀行存在差異,此時,償付行未扣除應由受益人承擔的不符點等費用,則可能出現償付行付款后又要求退回相關費用的情況。如果收匯款項已經入賬給受益人且受益人拒絕退回相應費用,則可能導致費用糾紛。因此,如指定銀行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即進行索償,應預先做好與受益人的溝通工作,防止出現受益人應退費用但不予配合的情況,避免糾紛。

4相關啟示與建議

4.1應關注信用證中業務收費環節存在的問題,防止因操作不當而出現費用爭議在實務中,銀行要重視信用證業務涉及的費用問題,不可疏忽大意。費用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結算糾紛,輕則導致銀行交涉費時費力,重則影響銀行與客戶以及行的關系,甚至造成損失,形成糾紛,影響銀行的聲譽。4.2銀行各參與方應明確信用證相關費用承擔方、發現爭議條款及時與當事方溝通如果在業務的初始環節就處理好信用證費用條款,往往能避免后續的潛在爭議。在進口開證環節,要嚴格按照國際慣例、本行規定和申請人指示確定合理的收費項目,明確收費標準和費用承擔方,避免規定不合理或模糊不清;在出口信用證通知環節,通知行要認真審核費用條款,對于模糊不清的要及時聯系開證行要求澄清,對于不合理的要向客戶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4.3銀行業務人員要加強培訓和學習,熟知特殊情況,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要重點關注存在特殊情況的信用證,如存在融資安排的、加具保兌的、經過轉通知和轉讓的、存在第三方償付行的、以及某些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對收費項目和標準存在特殊規定的等。在這些特殊情況下,往往涉及較多的費用項目,或是可能產生大額的費用,需要格外予以關注。要注意從業務中進行梳理和歸納總結,理清易引發爭議的常見條款和特殊情況,提前制訂相應的指引、規范,或是風險防范預案,定期在內部進行培訓和提醒,提高應對能力。

參考文獻

[1]ICC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ICCUniformCustomsandPracticeforDocumentaryCredits)2007年修訂本[Z].

[2]SWIFT報文標準使用手冊(MT標準-常用類)——中國SWIFT用戶協會[Z].

[3]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項下銀行間償付統一規則URR725(ICCUniformRulesforBank-to-BankReimbursementsunderDocumentaryCredits)ICCPublicationNo.7252008Edition)[M].

作者:劉萃軍 武春蓉 林禎乾 單位: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金融部國際結算總行單證中心(北京)出口單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