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研究

時間:2022-10-30 08:56:11

導語: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研究

“互聯網+”概念解析

所謂的“互聯網+”實際上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即對傳統行業經營模式的一種技術性轉化,并在轉化的過程中創造新的業務模式。“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與融合的過程(寧家駿,2015),是一個系統性概念,涉及到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乃至互聯網金融等各個方面。“互聯網+”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梁海紅,2016;孟妍、王亞民,2016)、物流管理創新(郭金勇,2015)及經濟發展(方巍巍,2017)等方面。”互聯網+”促使信息更加對稱(孫韜,2016),搜索成本大幅度下降,交易效率則大幅提升。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一輪互聯網創業浪潮正在形成(辜勝阻等,2016),“互聯網+”背景下國內創新創業的熱情有增無減。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使得創新創業活動十分活躍,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金融行業的變革。在運用互聯網技術方面,英美等國早就走在了前列,美國的《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及《網絡空間國際戰略》(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ISC),英國高校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ISC)的《JISC2010-2012戰略》、《信息經濟戰略2013》等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旨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我國在2017年3月份了《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進一步表明國家對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高度重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許多行業將會發生巨大變化,生產經營形態會發生革命性變革。數據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新經濟的到來,充分把握數據時代機遇,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有望獲得新的突破和機遇。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評價商貿流通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商貿流通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由社會再生產的中間環節變成中心環節,由末端行業變成先導產業(任保平,2012),成為支撐相關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商貿流通業與消費市場和物流運輸市場密切聯系,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生活起居離不開商貿流通業的支持。我國商貿流通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對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有賴其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傳統的發展方式分析,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勞動、資本和技術的大量投入。如表1的統計,勞動貢獻率(1997-2014)平均值為8.97%,而資本的貢獻率達到了79.49%,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為77.23%,這種貢獻率結構與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方式相吻合。在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影響下,企業發展依靠投資主導,結構性失衡問題比較突出,這點在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從統計分析數據能夠看出,無論是勞動、資本還是技術進步都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貢獻巨大,且貢獻率處在不斷的增長當中,技術進步和資本的貢獻率基本持平,這與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1997年至2001年技術進步貢獻率為53.42%,2001年至2005年資本的貢獻率超過技術進步(70.81%),表明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逐漸由勞動密集型產業演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商貿流通業傳統的發展方式在創造企業利潤的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問題:一是傳統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業依靠單一進銷差價盈利模式獲得生存,盈利模式單一,增值服務相對缺乏,經營方式較為粗放;二是依賴簡單重復的物流實現貨物跨區域的運輸,交通線路規劃不合理、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凈利潤微薄;三是企業庫存管理經驗性因素過多而技術性因素相對不足,容易出現產品積壓和資金周轉困難;四是傳統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領域的企業融資難問題制約其發展。

“互聯網+”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

(一)“互聯網+”的動力之源分析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經營方式被優化,價值鏈的主導模式被重構(宋瑞,2015),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加高效快捷,交易成本逐漸降低,服務效率在不斷提升。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用戶規模達到7.31億,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提升了2.9個百分點。充分尊重行業發展規模,擁抱信息技術變革,利用互聯網生態創造新的價值是商貿流通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選擇。如圖1所示,“互聯網+”帶來了信息技術的變革,使得經濟參與主體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和快捷,參與網絡交易的各方積累了原始的數據資源(見表2),通過運算便可轉換成新的生產要素。數據資源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在信息基礎設施(云+網+端)上實現高效傳遞,并通過各類算法模型進行信息匯總分析,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輔助商業決策。信息基礎設施的廣泛建立為分工形態提供了平臺,使得不同主體之間能夠實時進行協同合作與分工。“互聯網+”催生出新生產要素,與資本、勞動等傳統經濟發展要素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增長的影響要素。信息時代里信息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要素,而在DT時代(數據時代)里各類數據構成了新的要素,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出現能夠將各類無關數據轉換成有價值的信息,從中挖掘商業價值和商業機會。(二)互聯網渠道運用分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商業生態產生了系統性的變化。眾多企業開始逐漸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業務推廣,在國內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市場規模正在進一步擴大。根據CNNIC的調查,2016年我國企業選擇互聯網作為營銷渠道的比例為38.7%,較上年提高了4.9%,手機渠道2015年為10.5%,2016年為10.6%,電視渠道2016年為17.6%,通過戶外廣告營銷的比例為28.7%,占比要低于互聯網渠道,整體而言借助互聯網進行營銷推廣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推廣模式。表3統計的是我國2010年至2015年間網民數量的增長情況,網民數量的大量增長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生態基礎,是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關鍵。表4所統計的是我國企業開展互聯網營銷的比例,2011年互聯網營銷占比24.2%,這一數據到了2016年已經增長為38.7%,增長趨勢明顯。就商貿流通企業而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多數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領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行業變革,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表5的統計能夠看出,企業開展在線銷售和在線采購的比例逐漸增加,2016年在線銷售比例達到45.3%,而在線采購比例為45.6%,增長幅度較大。從企業采購、銷售、物流到消費者購物等各個方面,互聯網技術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是“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銷售環節而言,互聯網技術使得精準營銷模式得到大幅度推廣,企業獲取客戶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取客戶的成本也越來越低,對市場的分析能力逐步提升。互聯網技術也使得物流配送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對庫存決策和物流路線規劃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對消費者而言,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便捷購物,充分做到“貨比三家”,提高了購物消費的效率,大大方便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變革方向

(一)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互聯網+”時代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要素的互聯網經濟呈現爆發性趨勢,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的快速崛起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支持。正是在這樣一個創新不斷、革新不斷的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擁有了更多的機遇和轉型的可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是商貿流通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抉擇。商貿流通企業轉變發展方式,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具體而言包括對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運用。由于我國商貿流通企業以往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在技術開發和人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障礙,這就要求商貿流通企業在現階段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推動企業自身技術水平的提升,通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企業自身實力的提高。(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的業務形態,對傳統融資模式形成一種有益補充,商貿流通企業融資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商貿流通業能夠通過互聯網金融拓寬融資渠道,通過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化解融資難題,并能拓展新的業務范圍和業務空間。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民主化、公平化的金融形式,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的金融生態,打破了傳統金融的壟斷地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商貿流通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和業務模式,商貿流通業能夠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是商貿流通業破解融資難題的重要選擇,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促使金融市場格局發生變革,進而構造一個良性的金融生態環境,為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支持。結論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活動越來越活躍,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有了新的方向和可能。在傳統的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商貿流通業在盈利模式和經營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已經失去內在的優勢。轉變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方式,需要結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積極革新技術,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企業創新活動,并充分運用互聯網金融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通過對“互聯網+”問題的研究分析,能夠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趨勢做出基本的判斷,互聯網經濟會以爆發性趨勢不斷推動市場變革,進而改變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方式。

作者:洪長青 單位:武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