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對貿易結構的影響
時間:2022-07-12 10:26:06
導語:中韓FTA對貿易結構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中韓貿易結構的競爭性。中韓FTA締結之后,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也做出了新的調整,中國與韓國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數額在不斷的增大,中國與韓國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上具有較強的競爭性,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貿易結構的變化,由勞動密集型逐漸轉向為技術密集型。而中國與韓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貿易數量下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與韓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競爭性日漸減弱。盡管如此,但是就當前中韓兩國的經濟發展現狀來看,中國和韓國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分工中還是處于不同的位置,中國主要生產、出口低附加值的產品,而韓國則正相反,其主要生產、出口高附加值的產品,如三星手機、LG電視等享譽世界。所以說盡管兩國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相似指數總體上逐步增加,但并不能改變兩國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競爭性的特征。2、中韓貿易結構的互補性。中韓兩國的資源特點存在有較大的差異,這也促使兩國在貿易結構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而貿易結構上存在的主要特點就在于互補性。在FTA締結之后,兩國的貿易交往更加的頻繁和自由,在貿易交往的過程中,二者可以針對產業上的技術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就當前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交流,并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方案, 這些行為對于兩國貿易結構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二者之間的互補性比較強,如上文中提到的我國技術密集型產品主要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而韓國則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
二、中韓FTA背景下兩國貿易發展的政策建議
1、利用中韓FTA改善對韓貿易結構。當前,中韓兩國的資源及經濟發展水平等都存在有一定的差異,就我國來說,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比較好,而韓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占據有一定的優勢,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互補性。然而,中國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由于技術因素的影響生產產品技術含量低,發展處于劣勢,貿易持續逆差。因此,筆者認為中國在發展對外貿易時,應當抓住FTA的優勢,積極的引入先進的技術,調整經濟結構,做好產業轉型,改善中國對外貿易的結構,尋找適合兩國良性貿易互補的新機遇,在對外貿易發展的過程中, 共同實現和擴大兩國的經濟利益。2、利用中韓FTA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在發展對外貿易時,造成貿易結構的失衡根本原因就是產業結構的失衡。中國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韓國則已經躋身發達國家,韓國經濟發展時間雖然不是十分長,但是其發展勢頭良好,技術密集型發展在亞洲地區占據較強的優勢,而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時間短,起步晚,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產業以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兩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有一定的優勢和劣勢。從我國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韓國優秀的發展經驗,承接韓國轉移的產業發揮自己在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產業上的優勢,盡可能的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提高國家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調整。3、利用中韓FTA擴大對外投資服務合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了,中韓FTA是當前我國涉及別國貿易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自由貿易協定。中韓兩國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積極探索多元化和高水平的合作,根據兩國當前經濟發展形式盡可能的實現貿易和投資一體化。如可以在一帶一路的基礎上,擴寬韓國對外投資向中國流入的領域,加強多種類型產業的合作,消除政治隔閡,加強政治互信,加強在聯合國、世界經濟貿易組織的活動中的合作,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共同謀求兩國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總之,中韓FTA的締結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使兩國經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貿易結構的變化對于國家產業結構的變化有著較大的影響。相較于韓國來說,我國的技術密集型產品生產雖然有所增加,但是其附加值比較低,市場競爭優勢還不是十分的明顯,在未來只有積極的做好轉型工作,創新和研發新技術,我國對外貿易才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影響效應研究[J].李楊,馮偉杰,黃艷希.東北亞論壇.2015(06)
[2]中—韓FTA的經濟效應——對雙邊貿易流的經驗分析框架[J].沈銘輝,張中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5(03)
[3]中韓自貿區建立對兩國經濟貿易的影響[J].江振龍,張曉靜.中國市場.2015(17)
作者:權瑩 單位:延邊大學
- 上一篇:跨境電子商務對對外貿易的影響
- 下一篇:APEC貿易便利化歷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