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茶貿易衰敗原因研究
時間:2022-06-01 03:34:05
導語:皖西茶貿易衰敗原因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民國皖西茶的輝煌時期
民國皖西茶出現于一個較為低迷的年代,當時的人們,飽經戰亂的騷擾,剛剛進入了平和時期,人們的經濟狀態都處于恢復當中,而茶這一飲品在這個時候又重新涌現到了人們的眼前。這個時候的茶是一種奢侈品,僅僅能夠供一部分達官貴人所享用,普通的老百姓根據沒有相應的經濟支持,因而對于茶,很難品鑒的到。但是皖西茶在這個時候,開始打破常規,實現了大規模種植和生產,并且以低廉的價格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在這樣的引導下,人們紛紛開始購買皖西茶,一方面用以在生活中品鑒,另一方面可以實現更加良好的貿易過程。皖西茶的貿易狀態在這樣的狀況下,如竹筍般地聳立出來。同時,在皖西茶的持續貿易拓展當中,與它產生交易的部門越來越多,民國政府也開始進行大量的貿易,直接推動皖西茶貿易進入了黃金的發展時期。但是,這樣的發展是十分短暫的,各種戰爭的不斷涌現,直接阻斷了茶貿易的健康發展,并且為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皖西茶也開始沉迷于自身的貿易形式和貿易特色,不愿意輕易地進行變動,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皖西茶貿易的衰敗。
2民國皖西茶貿易衰敗的體現
2.1貿易渠道被切斷。對于茶貿易而言,貿易渠道是核心的存在,如果失去了基礎的貿易渠道,那么茶貿易的產生尤為艱難,在困難重重的民國年間,皖西茶的發展已經是一個奇跡,但是,后期的發展狀態卻一落千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國時期的固步自封思想較為嚴重,一旦采用了一定的貿易模式取得了效果,那么便會死咬住這一種貿易模式,不愿意進行其他方式上的轉變。民國的現實狀況是處于持續的動蕩當中,想要在這樣的狀況通過唯一的貿易形式取得長久的利益是不可取的。民國皖西茶貿易的形式開始變得十分局限,不僅沒有人給予實際的關注,而且出現了貿易渠道過于單一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對于后期的茶貿易衰敗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戰爭持續發生的過程中,皖西茶貿易的原有渠道被切斷,無法向周圍實現茶資本的傳輸,而不同區域在失去了皖西茶的支持以后,迅速走向了全新的茶資源拓展,不再依賴于皖西茶這一種茶種。而在貿易渠道被層層切斷以后,皖西茶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創新,轉而依舊處于等待的狀態,它渴望在戰爭結束的時候,重新恢復這樣的貿易渠道,而在貿易渠道迅速減少的狀況下,民國皖西茶的固有資本不斷地減少,并且還需要支付原來的各種費用,很大程度上擊垮了這一茶貿易體系。2.2茶特色不再明顯。對于茶貿易而言,茶特色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只有擁有了一定的茶特色,才能夠為接下來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方向引導和實踐認知,但是,現階段的狀況卻是茶特色的打造不再明顯,之所以皖西茶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原因在于它在增加貿易渠道的過程中,開始不再注重茶特色的打造,反而盲目地認為,自身的茶特色已經十分明顯,而且許多人都對自身的茶特色有了較高的認可度,在這個時候僅僅需要拓展貿易渠道即可。這樣的想法一直維持了較長的時間,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了皖西茶貿易的衰敗。在皖西茶不再打造茶特色的過程中,人們的品味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拘泥于皖西茶這單一的茶種,轉而開始更多地涉及到其他茶種。在這樣的狀態下,皖西茶的發展不再順利,轉而失去了較多的特色。同時,其他茶種的崛起,對它的發展形成了致命的打擊,人們在擁有一定經濟的基礎上,更加愿意去品鑒其他的茶種,體驗那種新奇感,轉而對傳統特色的皖西茶不再具有貿易需求,相應的貿易渠道也在持續的縮減,整體走向了衰敗。
3民國皖西茶衰敗的原因分析
3.1貿易渠道過于單一。在民國皖西茶的持續拓展階段,它采用的貿易渠道始終是單一的地區貿易,直接通過馬車將皖西的茶葉轉移到另一個區域,而這樣的渠道維持是較為困難的,雖然在一些較為平緩的時期,這樣的茶貿易渠道不容易出現問題。但是,在后期的貿易拓展過程中,皖西茶的貿易范圍已經得到了擴大,而并沒有對自身的貿易渠道進行拓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茶貿易的健全發展。而且,真正到了戰亂的時候,皖西茶的貿易渠道迅速地被切斷,并且這樣的切斷是完全式的切斷,僅僅剩下皖西一部分貿易地區,與其他地域的貿易聯系完全終止。在缺少了一部分貿易區域的狀況下,民國皖西茶迅速地走向衰敗,基礎的貿易形式也變得十分匱乏,涌現出來較多的問題。并且戰亂直接損害了原來的皖西茶葉種植狀態,導致其固有的資本也不得不在這樣的狀況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皖西茶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完全的貿易轉型,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往的貿易模式留下了太多的詬病。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對這些漏洞進行修補,所需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并且已經不再局限在貿易渠道上,轉而開始涉及到貿易的固有資本和貿易聯系上。許多地域已經不再可能恢復原來的貿易聯系,這樣的狀態導致皖西茶的發展變成了完全的衰敗狀態,很難再煥發全新的生機。3.2貿易特色過于單一。民國皖西茶之所以在短時間的繁榮以后迅速地走向衰敗,與它的茶文化特色打造有著直接的聯系,很多茶文化的學者都認為,民國皖西茶的特色是不愿意進行打造的,因為它們在皖西茶的發展過程中嘗到了甜頭,獲得了一定的貿易效益,因而便盲目地認為所有的茶種都不如皖西茶的特色,因而不需要再進行深層次的打造,而這樣的想法存在相當大的局限性,不僅缺乏對其他茶種的真實認可。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與其他茶種的接觸,導致皖西茶的特色過于單一,人們很難對這一茶種產生較高的認可度。同時,民國皖西茶的貿易特色整體較為單一,所存在的問題也非常多,在后期的發展當中,本身的發展已經岌岌可危,沒有與其他茶種特色進行深層次的接觸,自身的問題變得相當明顯。人們的品味處于持續發展的狀態上,不可能長期沉迷于同一種茶種,而在持續的皖西茶特色下,它們開始積極追求全新的茶種。皖西茶的特色優勢在這個時候已經消失,皖西茶的貿易人群并沒有發現,而是盲目地繼續推崇,最終走向了衰敗。
4結束語
民國皖西茶的衰敗是必然的,新時代的茶企業發展,需要對它的發展進行正確的審視,分析其為什么會走向衰敗,并吸取其中的教訓,努力拓展自身的銷售渠道,打造不同的茶種特色,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參考文獻
[1]劉超.民國時期北川地區的茶葉貿易與區域社會關系研究[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7,34(01):53-57.
[2]陶長雨.試論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茶葉專賣政策[D].四川師范大學,2016.
[3]曹必宏.民國時期內地與西藏的邊茶貿易———以檔案史料為中心的考察[J].思想戰線,2015,41(01):89-96.
[4]徐立.民國時期皖西茶業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3.
[5]張玲.民國時期安徽茶業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1.
[6]康健.茶業經濟與社會變遷[D].安徽師范大學,2011.
[7]陳沛杉.民國時期西康邊茶貿易及其意義[D].四川師范大學,2010.
作者:萬強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茶葉貿易英語翻譯優化路徑
- 下一篇:國際貿易風險及防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