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
時間:2022-01-22 09:41:45
導語: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海南,是我國最大的一個經濟貿易特區,同時它也是我國最年輕的一個省份。雖然它的陸地占有面積最小,但是海洋面積卻是最大。一句“九死南荒吾不悔,茲游奇絕冠平生”讓海南迤邐風光享譽大江南北。如今的海南已經是一個旅游勝地;藍藍的天空,安靜潔白的城市,浪漫并且自由的風俗民情,許多豐盛美味的熱帶水果,讓人不禁的頃往,流連忘返。隨著海南省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將海南省建設成國際旅游省份是21世紀海南省發展的重要的戰略選擇。提升海南省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是必要的。
關鍵詞:國際旅游城市;旅游服務;旅游貿易;國際競爭力
一、海南省旅游概況
1.地形氣候。海南省位于我國的最南部,北方以瓊州海峽將海南和廣東分隔開來,西部與越南隔著北部灣相望,東部瀕臨南海,在南海中和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相鄰,最南點是曾母暗沙。陸地面積達到近34萬平方千米,其中戶籍人口902萬,但是常住的人口卻有911萬。省會城市是海口市,現轄4個地級市、8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在海南一般以山地和丘陵居多,它們占據全省的38.7%陸地面積,陸地的49.5%的面積為寬窄不一的階地或者臺階,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的周圍,其中在島嶼的中南部主要分布的是山地,西北、西南部主要是丘陵。環島的周圍地形為平原,占陸地面積的11.2%。地形的整體是從中部山體向外圍逐漸的遞降,最高點的海拔高達1867米,位于五指山的第二峰。在海南全年都是暖熱的,雨量充盈,干濕的季節明顯,并且風比較大,所以經常有風暴或者臺風出沒。在中部地區氣候氣溫相對較低,西南部地區氣溫相對較高,全年的各地均溫為23度到25度之間。全年沒有冬季。2.主要景點風光。“美麗的三亞,浪漫的天涯”。三亞是我國的旅游勝地。在那里可以感受到濱海的風光,浪漫并且自由的民俗風情。三亞的風景名勝主要有:亞龍灣,大海灣,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南山文化旅游區。除了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三亞外,還有擁有“椰城”之稱的海口、西海岸帶狀公園、東賽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五公祠、五指山等等旅游景區受到廣大旅客的歡迎。3.民俗文化在海南有30多個民族在這里定居生活。海南豐富多彩的社會風貌得益于古樸的、獨特的當地名族風情。黎族的生活習俗是最具有特色的;樹皮布、鉆木取火技藝、臨高人偶劇等都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是一個能歌擅舞的民族,民居在各支系也是各具特色的;在五指山的腹中地,杞黎主要是船型屋,潤黎以龜形屋為代表。當地人民還創造了豐富而有趣的口頭文學。4.旅游業發展現狀在2017年上半年,海南的入境旅客增加57.5%,接待的國內外的旅客總人數高達3千多萬人次,旅游的收入增長了22.8%。全省的旅游人數和旅游的收入保持者兩位數在增長。省委和省政府據“十三五”發展改革大局,正在加快打造“大三亞”一體化的旅游經濟圈;消除行政阻礙,發揮資源效應有效途徑,帶動經濟的發展。提出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方案在2007年被海南省提出,實施計劃幾乎已經高達十年,這一方針方案極大的推動了海南省的旅游發展。目前海南旅游業正在持續的發展。目前海南省旅游服務業發展現狀如下:(1)旅客人數快速的增加,國際上,旅游的發展潛力很大,服務業量比重增加。(2)產業的規模變大,旅游的收入增加,各個地區的服務發展不斷的在擴大。旅游服務在國民經濟中作用和地位越來越強,比重越來越大。(3)在全省的施工項目中對旅游服務貿易的投資比重進一步擴大。(4)旅游服務稅收在地方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比重。(5)各個地區的旅游服務業的重要拉動力還是傳統的服務業。雖然海南旅游業快速的發展,給當地帶來了經濟效益,但是在這種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缺陷與不足。(1)海南省的旅游資源很豐富,但是這些資源的優勢沒有得到發揮,深層次的文化要素建設有待加強。(2)信息在旅游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海南的旅游信息化還是停留在旅游網,辦公智能化等初級的領域。(3)游客不斷地增加,一些海濱區域超荷接待旅客,造成環境破壞。盡管海南的旅游經濟穩步地發展,并且取得了進步,但是和國際上其他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迫切地需要提升旅游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根據國際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海南島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如何提高旅游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本文著力探討分析的。
二、建設國際區域旅游業的特征和要求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迅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帶動了國際旅游的發展。國際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將旅游業的發展與建設相結合已經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現代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結構和產業結構合理化與高度化。縱觀國際旅游景區的行程,都很重視將旅游業和區域發展相結合,重視區域園林、綠化和區域特色的建設,最終形成各具風格的國際區域旅游景區,并且帶動和推進了該地區的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展望未來,建設國際化區域旅游景區已經成為區域發展重要的潮流。國際旅游景區不是自封的,不是主觀臆想的,是具備一定的基礎與條件逐步形成的。研究分析有名的區域旅游景區的特征和功能得出,盡管很多知名的旅游景點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經濟發展的國際區域旅游景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共同特征和要求:(1)國際區域旅游景區都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品具有鮮明的特色,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與美譽度,旅游產品功能和其他區域功能可以能夠突出服務國際社會。(2)國際區域旅游景區的區域經濟具有開放性,建設有發達的、較完備的國際經貿系統、制度,擁有完善的地區基礎設施,發達的現代化的交通設施、信息通訊等種國際交流手段,以及擁有國際一流的服務水準,能夠保持一定數量的外國機構、人員和一定規模的國際旅游者數量。(3)國際區域旅游景區具有較強的地區功能,經濟體系很完整、高度化的產業結構和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區域對外貿易依存度;人力資源很豐富,強大的科技實力以及區域的文化兼容能力和該區域對外輻射能力;外向型經濟在整個地區經濟中占據很大的比重。(4)國際區域旅游景區具備完善的旅游產業體系,旅游產品、資源、線路配套連續服務;旅游地區擁有完備的接待設施,優質而且高效的旅游服務;該地區的旅游業的服務和管理水平能夠達到國際旅游標準,而且能與國際旅游市場接軌;旅游產業不僅成為該區域的主導產業和創匯產業,而且在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5)國際區域旅游景區具備現代化,效率化的管理手段和機構;當地的社會秩序井然、治安情況好,區域與國際間的信息交流便捷、手續簡便;藝術開放性和自然性的國際旅游面貌,具有獨特的風格特色。
三、提升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和條件
參照國際區域旅游景區的特征和要求,考慮到國際旅游業的發展,提高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和條件如下:(1)海南省擁有很豐富的旅游資源。海南省位于中國的最南端,在我國是僅僅次于臺灣的第二大島嶼。它的氣候資源多樣,全年無冬季,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均屬于熱帶海洋氣候,在這里常年夏季,全年的平均氣溫在26度左右,降雨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海南,曾經的“崖州”,現今的天涯海角,空氣清新,碧浪白沙和當地的椰風海韻可以將俗世的煩惱帶走,煙消云散讓心涼得到清新安寧。美麗的沙灘、適合的氣候為海南帶來了海水浴場與避暑勝地,例如擁有椰島之稱的海口的五公祠、海瑞墓、府城鼓樓、東寨港紅樹林、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圓,又如美麗的三亞市的大東海、亞龍灣,海江市的鋪前灣、東寨港、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等地區風景名勝。除了這些還擁有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如文昌雞、海南粉、黑豆飯、海南蘿卜糕等。全省的建筑、服飾、食品、歌舞、節日、民俗風情等使得中外的游客趨之若鶩,流連忘返。海南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為海南提升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奠定了優厚的資源條件。(2)海南具有突出的地區位置優勢和擴大的對外開放度。海南省位于我國的最南部,北方以瓊州海峽將海南和廣東分隔開來,西部與越南隔著北部灣相望,東部瀕臨南海,在南海中和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相鄰,最南點是曾母暗沙。海南是大西南出的前沿,是開發利用南海的資源基地;與臺灣相對望,近靠香港澳門、珠江三角洲,靠外和東南亞相臨,有了香港經濟、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依托,有利于內引外連,促進經濟發展。海南靠近東南亞和東亞之間的國際深水航道海運便利,并且其周邊的南海是我國通向東南亞、非洲、歐洲的主要海上通道等等優勢給海南引進了大量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提高了海南在國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得海南作為國際區域旅游的地位和聲譽能夠迅速的遍布全國,走向世界。(3)海南旅游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旅游地區的基礎設施是發展國際旅游業的載體。面對挑戰和機遇,海南提出了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并且逐年的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2009年,國家印發了“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表的若干意見”后,海南省委、省政府根據其精神組織編制“海南島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促進了旅游的相關基礎設施發展,2015年便已經形成了海南島內“2小時旅游交通圈”。同時海南的電信、通訊業務也有了長足的發展。2016年海南實現了“全光網”的省建設目標,光纖寬帶的網絡覆蓋率提升至99.4%,擴增了鐵塔建設,建設數據中心和信息平臺,為海南的旅游經濟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四、提升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
為了確保海南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開發,充分的利用海南省的旅游優勢條件,提升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需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措施。(1)統一思想,提高旅游的認識。在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時刻的謹記市場、產品、產業、效益與發展的觀念,不斷地提高對旅游資源開發的全面綜合認識。根據旅游市場的需求優化資源開發;綜合規劃、宏觀引導旅游資源。(2)重點突出,科學規劃,獨具特色。從省內、國內、國際的對比中選用有特色并且有開發優勢和條件的旅游資源,重點開發,創出具有強大的競爭力的優勢特色旅游產品。(3)建立組織,區分責任,加強行業組織管理,不斷地改善旅游配套設備服務的能力。在保證海南游客持續的增長率的同時,要加強行業的組織管理,提高業務水平。(4)加快旅游公司的旅游業人才培養。伴隨海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人才的奇缺,面對國際市場的壓力,應不斷地加強旅游市場隊伍的建設,盡快培養、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業務熟練并且具有開拓精神的隊伍。從長遠出發,針對語言、文化背景等方面培養出有較強能力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
五、結語
提高海南旅游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一個長期性、持續性、系統性的工作。國家、地區均在傾注力量持續地做好這項工作。海南在發展國際旅游業的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科學合理的戰略和對策來提高在國際旅游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年鑒[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2001.
[2]劉小亮.旅游服務質量控制的三大要素[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2.
[3]顏實.基于感知服務質量差距模型的餐飲業競爭策略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3.
[4]薛秀芬,原哲.遼寧旅游服務質量管理模式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8.
[5]瞿華.服務質量管理模式與我國旅游企業質量管理創新探討[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9.
作者:莫海鵬 莊雪球 單位:海南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自由貿易區際聯盟建立思考
- 下一篇:國際經濟貿易跨文化交流思考